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黄叶铺满整条路,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时,就是“拔根儿”的好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拔根儿”是一种北方孩子在秋冬季节常玩的游戏。两人各执一个落叶的叶柄,也就是“根儿”,将其交叉勒住,抓住“根儿”的两端用力向自己的方向拉拽,能将对方的“根儿”拉断并保持自己的“根儿”不断的一方胜出。月初在北京龙潭湖公园还举办了“第二届老北京‘拔根儿’大赛”,角逐“千年根儿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上,“拔根儿”是中国传统民间游戏“斗草”的一种。斗草又叫“斗百草”,以草为比赛对象。斗草分为武斗和文斗。武斗就是“拔根儿”,斗草的韧性。文斗是比赛看谁采摘的花草种类多,有时候还要将花名、草名对应起来,如狗耳草对鸡冠花,不仅考植物知识,还比拼文学素养。

明代绘画大师陈洪绶的《斗草图》中就描绘了五位侍女文斗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斗草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中国画中蕴藏了大量历史文化知识,是可以直观看到的中国人的文化传承与精神故乡。

“让孩子看懂中国画”系列中,作者不仅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讲解中国画的绘画特点和赏析技巧,还能让孩子在赏画的过程中,轻松学习不少隐藏在中国画背后的鲜活历史和多样的人文知识。

下面分享书中讲到的4个有趣的中国画小知识,看看你都知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孩子看懂中国画”系列

张洋 著

“复古风”爱好者乾隆

在这幅《乾隆帝写字像》中,乾隆穿得比较休闲,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服饰有了解的话就会发现,乾隆玩了一把“复古风”,穿的是汉服,就像今天的人穿汉服或唐代服饰等古装拍照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帝写字像》 故宫博物院藏

在古代,这种怀旧情怀被称作“好古”,“好”读作“hào”,意思是喜爱古代的事物。好古常常与书画、器物的鉴赏、收藏联系在一起。

乾隆好古是出了名的。作为九五之尊,乾隆坐拥皇室收藏的历代书画名作、文物宝藏,热衷于鉴赏、品评和整理编目优秀作品。

《清人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描绘的正是乾隆皇帝欣赏古物的真实情景。画中,乾隆皇帝周围摆放着皇室收藏的画轴、器物、盆景、书籍等珍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屏风左侧摆放的是青铜器新莽嘉量,是西汉与东汉之间,王莽建立新朝时颁布的量器。历史记载,它出土于乾隆元年,刚好能与它出现在这幅画中互为佐证。屏风右侧摆放的是明朝宣德年间的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

这两件珍贵古物分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有机会的话,你可以去亲眼看看,感受与乾隆皇帝共赏同一珍宝的奇妙。

皇帝的“证件照”

有些皇帝的画像就像他们的“证件照”一样,身着正装,表情严肃,我们把这样的画像叫作“朝服像”。

朝服指的是封建时代君臣上朝时所穿的礼服,也是古人在重要场合穿戴的服饰。身份高贵的太后、皇后、大臣等都有他们对应的朝服。

《乾隆皇帝朝服像》中,乾隆穿的这种黄色龙袍是皇帝专有的。一般来说,龙袍上有九条龙,象征皇帝是“九五之尊”。除了龙纹,还有从古代沿袭下来的十二章纹样,以及山海纹、祥云、蝙蝠等祥瑞装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时候,皇帝以外的人的衣服上也会用到龙纹样,区别在于龙爪的数量。清代时,民间有“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皇帝穿五爪龙的“龙袍”,其他皇族和臣子穿四爪龙的“蟒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孝贤纯皇后朝服像》及其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的“云旅游”

今天我们依靠虚拟现实、直播等先进技术,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云旅游”。事实上,古人也有他们的“云旅游”方式,那就是“卧游”。

“卧游”催生了山水画。魏晋时期的文人喜欢到山水中去体悟自然所蕴含的哲学和智慧,可是苦于古代交通不便,难以出门远行。于是,逐渐出现了以欣赏山水画来替代真正出游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卧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溪山行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最早使用“卧游”这个词的,应该是南北朝时的宗炳。宗炳特别喜欢四处旅游,游山玩水。但后来他生病了,年纪也越来越大,没办法继续像以前那样到处游玩,因此他想了一个办法:将游历过的风景画在房间的墙壁上,自己坐在房中欣赏。再后来,又发展出山水画屏风,不仅能起到同样的观赏作用,还更加方便移动和更替。

鹤的吉祥寓意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被称为“祥瑞”,也就是俗话说的“好兆头”。鹤经常出现在中国花鸟画中,就与它是一种祥瑞动物有关。

神话中的仙鹤,指的是丹顶鹤。传说中,仙鹤是仙人的坐骑,与龟一样,是长寿之王。因此,中国画中经常把龟和鹤画在一起,或将鹤和松树画在一起,都具有延年益寿的寓意

将鹤与鹿、梧桐画在一起,取其谐音,表示“六(鹿)合(鹤)同(桐)春”,指全天下都像春天一般,具有万物欣欣向荣的吉祥寓意。

明清时期,官员的朝服上都有一块方形的图案,叫“补子”。补子上绣有不同的动物,以显示不同的官职。一品文官的补子上绣的就是仙鹤。所以,仙鹤图样有时还与高官身份联系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康熙文官一品对鹤纹刺绣补子

图片来源:公众号@服装数字图书馆

“让孩子看懂中国画”系列是送给孩子的趣味艺术通识课,包含《状貌写神的人物画》《寄情寓意的花鸟画》《可居可游的山水画》三册。作者用孩子能读懂的语言,导览式解析画作,从古画到历史人文全方位了解中国艺术,足不出户游览各地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系列将孩子作为欣赏绘画的主角,书中美术老师小张带着一对姐弟——小笔和小墨,穿越时空,在画中游览,和130多位名家对话,欣赏290多幅中国画代表作,一起交流看画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解,作者还绘制了200余幅独具特色的卡通插画。插画既减轻了看中国古画的沉重感,又能将画作结构、画作细节更直观地呈现给孩子,便于他们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讲解中国画时,美术老师小张会提出一些儿童能理解的问题,帮助儿童学会自己看画,发现画面欣赏的要点。

比如,在讲解《清人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时,作者借着小笔和小画两个卡通人物的口吻,提出赏画时值得注意的细节。这幅图的屏风上挂着的肖像画是谁?想象把这幅肖像画向下平移,会发现坐在榻上的乾隆帝似乎在照镜子。原来屏风里画的也是乾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中出现的一些孩子比较难懂的概念或字词,都在“画里有话”板块得到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看画”,书中还设有互动板块,鼓励孩子边看边动手自己画,亲身感受画画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勤砚提到,让孩子看懂中国画,就是看懂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让孩子看懂中国画,就是看懂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跟随小张老师和小笔、小墨,开启你的奇画之旅吧!

责任编辑:冯炜茜

责任审校:童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