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支持川东北经济区以工业振兴引领高质量发展”,达州如何主动作为,扛起川东北工业振兴重任?

11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达州专场现场,达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磊表示,达州将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不断完善有利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力争到2029年实现达州工业经济全面振兴。

“‘以工业振兴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是不久前,达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聚焦的主题。”梁磊说,这既是对标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达州市委历次全会围绕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系统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而言,达州主要从三方面推动工业振兴

强化整链推进机制。围绕“四大”资源开发利用和重点产业发展,建立以市领导为重点产业链“链长”、重大产业项目为产业链“链主”的“双链”协同推进机制,通过“抓链主带配套、抓重大促中小”,推动能源化工、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轻纺服饰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优化园区发展机制。系统构建市级统筹、县级主导的园区发展新机制,推动各级各地园区错位互补、特色化发展。出台用地、用能、简政放权等支持措施,让每个县(市、区)都打造一个高能级高质量的产业发展阵地。积极推动达州高新区、达州东部经开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更好发挥“双园驱动”引擎作用。

深化要素保障机制。切实抓好土地、资金、能源等关键要素配置改革,全面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加强“政银企保”合作,完善用电、用气直供和天然气留存就地转化利用等机制,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产业工人、巴渠工匠,持续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形成多层次人才梯队,实现人才引领创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融互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达州先后引进落地百亿级工业项目10个,总投资1380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新增产值约2000亿元,创税约120亿元。”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启文介绍,当前,达州正以这些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产业融圈强链发展。

目前,达州的重大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赣锋锂业一期和蜂巢能源一期已经竣工投产,赣锋锂业二期预计本月底竣工投产,年底前,达钢搬迁升级项目、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一期、星空钠离子电池三个项目也将建成投产;美联新材料、玖源新材料两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将于明年陆续建成投产;11月20日,总投资126亿元的北京中基导电炭黑新材料产业园已正式开工;下月初,总投资185亿元的国电投清洁煤电综合利用项目也将开工建设;金海马化工新材料项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

“2023年,达州市园区贡献了全市84%的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已成为全市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丁良权介绍,达州实施“双园驱动”发展战略,以各省级开发区为载体,以各类特色园区为支撑,以园区布局引领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夯实了达州现代产业集群的“四梁八柱”。

目前,达州拥有1个省级高新区、5个省级经开区和3个省级化工园区。2023年,达州市园区建成面积达37.67平方公里、营业收入达2142.35亿元。

“我们将以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调整全市开发区布局,划清四至边界、明晰产业定位、提升功能配套、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园区能级。”丁良权表示,达州将从四方面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方耀 供图 主办方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戴艾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