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润童心,文化共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技术等,这些文化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非遗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历史。保护和传承非遗对于维护文化身份和促进社会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浙江省杭州市时代小学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中的各个环节。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时代小学开展“非遗润童心,文化共传承”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劳动实践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深入了解非遗文化,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当好非遗传承人。
一年级组:巧手捏面塑·童心绘漆扇
非遗故事:
面塑艺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现代面塑以糯米面为主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用手指和简单的工具,牙签、压板等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漆扇源于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文化,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大漆”,在我国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漂漆扇子,融合了古老的大漆工艺与折扇形式,通过大漆的特殊开色过程,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和艺术效果,每一把漆扇都是独一无二的。
非遗体验:
巧手捏面塑
课堂上,非遗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面塑的起源、传承、制作材料以及制作技法,展示了类型多样、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耐心地讲解制作面塑作品的过程和方法。
面塑的主要制作技法——搓和压。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小心翼翼地捏面塑,用竹签把面塑成品固定起来,一条栩栩如生的可爱小龙就做好了。小小的面团,经过大家的巧手,变成一只只鲜活灵动的面塑作品,大家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沉浸在满满的收获与喜悦中。
童心绘漆扇
非遗老师给同学们结合材料讲述了如何制作漆扇。
漆扇是使用漆艺中的“漂漆”技法,利用了漆不溶于水的特质,以点、甩、弹、划 等手法在水面绘出图案效果,这样制作出的扇面,都是独一无二的。
同学们纷纷开始动手制作,小心翼翼地搅拌水面,将扇面浸入水中等大漆附着后快速拿起扇子,一个个色彩鲜艳的团扇就制作成了。同学们以漆为笔,以水为墨,绘出了穿越时空的炫美。
非遗传承:
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开拓了眼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让文化的传承与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完美结合,引导大家成为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使者。
二年级组:剪纸·衍纸
非遗故事:
衍纸,又名卷纸艺术,是一种用纸雕刻、剪纸等技艺制作而成的民间艺术形式。剪纸作为一种创意性强、简单而实用的纸艺艺术,风格绮丽,兼具宋韵和现代之美。
非遗体验:
剪纸:传承英雄精神
在开始剪纸前,老师向同学们展示刘胡兰的画像,让大家仔细观察刘胡兰的面部特征、发型等。同学们用剪刀沿着画好的轮廓小心地剪。从边缘部分开始,如先剪头发的外轮廓,剪刀要平稳地移动,确保线条流畅。在剪面部时,更要格外小心,保持五官的完整性。同学们小心翼翼的一刀又一刀的剪着,时不时进行细微调整,用剪刀小心地修剪不平整的边缘,使刘胡兰的肖像剪纸更加完美,生动地展现出刘胡兰的英雄形象。
衍纸:观察身边生物
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了衍纸的特点,以及制作手法。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制作属于自己的衍纸蜻蜓。同学们挑选喜欢的颜色,用衍纸笔将衍纸松松地卷成水滴状,用镊子小心地捏出翅膀的弧度,再卷出圆形的头部以及水滴状的身体,最后将8个零部件组合成一只完整的蜻蜓。同学们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发挥了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体验到衍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非遗传承:
以剪代笔,纸上生花。剪纸、衍纸文化为同学们传递了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在校园活动和日常学习中,我们也要致敬和弘扬工匠精神。一份份作品体现出同学们在制作时追求高品质的耐心和恒心。
三年级组:西湖绸伞
非遗故事:
西湖绸伞,是一门杭州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以竹作骨,以绸张面,小巧玲珑,风格典雅,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2008年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体验:
西湖绸伞第三代传人小宋老师娓娓讲述着西湖绸伞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大家听了非遗传人的介绍,亲手摸了摸绸伞,区分绸伞与油纸伞不同,了解到西湖绸伞根据功能有许多品种。同学们还通过图片了解到西湖绸伞需要选择淡竹制作成伞骨,一共要经过18道大工序,上百道小工序才能完成。
一把完整的绸伞还需要配上珍贵的丝绸,再用刺绣、刷花等工艺为装饰。今天同学们就要来体验“三花”这一工艺,用画笔描绘伞面。同学们,左手拿伞右手拿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认真勾勒伞面。本来朴素的伞面,经过同学们的巧手,一朵璀璨夺目的“西湖之花”便在他们手中绽放,跃然眼前,熠熠生辉。
非遗传承:
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西湖绸伞的制作过程,还亲手尝试了制作体会到了这些技艺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同学们都希望代表着杭州文化的西湖绸伞可以在一代代人手中传承下去,继续发扬非遗手艺的魅力。
四年级组:土布笔袋
非遗故事:
土布,亦名“粗布”“家织布”,是劳动人民传承数千年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土布的织造工艺繁杂无比,从采棉纺线直至上机织布,其间要历经72道工序,且全部为纯手工操作。土布质地坚实且耐用,有着冬暖夏凉的特性,穿着起来既舒适又健康环保,故而深受大众的喜爱。
非遗体验:
看似简单的笔袋装饰,若想做得精美可容不得丝毫马虎。同学们先是精准裁剪,而后用细密齐整的针脚进行缝制,再利用不织布和拼布图纸精心构思设计,最后用胶棒把不织布粘贴到笔袋上,一件令自己满意的“非遗大作”便大功告成。
一块老旧的土布,经过测量、裁剪、固定、缝合等工序后,笔袋的模样便逐渐呈现出来。非遗项目走进校园,以美育为切入点,让孩子们在实践与创新中去认识非遗、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非遗传承
土布笔袋制作活动让孩子们置身于真实的情境里,亲手实践并多方互动,近距离地学习非遗传统技艺,领略其独特魅力,感受匠人精神。相信在孩子们的传承与创新之下,源自古朴文艺的非遗土布将会展现出全新的魅力与光彩。
五年级组:雕版印刷
非遗故事:
公元7世纪,在杭州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雕版印刷术悄然诞生。它不像今天的打印机那样“咔嚓”一下就能出成品,而是需要匠人们一刀一刀地在木板上细细雕琢,每一笔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从古至今,杭州雕版印刷的产品历来以“选材精良、刻工精巧、印刷精美”而著称。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历经了1500多年的风雨洗礼,却依然熠熠生辉,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非遗体验: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美育的深度融合,五年级师生迎来了一场文化与技艺的盛宴——“雕版印刷”活动。此次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杭州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捷成和他的团队,引领师生们共同探索雕版印刷的奥秘,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活动伊始,黄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生动的讲述方式,徐徐展开了一幅雕版印刷技艺的历史与文化长卷。从雕版印刷的历史渊源到工艺流程,从选材到雕刻,再到印刷,黄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让大家不仅了解了雕版印刷的艺术魅力,更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深远。
随后,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拿起宣纸、鬃刷,体验了雕版印刷这一传统工艺。经过涂墨、铺纸、刷印等一道道繁琐的工序,缤纷的色彩与多样的图案碰撞到一起,一幅幅精美的雕版印刷作品便呈现在眼前。一印一刷间,古人的智慧尽显。孩子们手捧着自己亲手印刷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与喜悦。
非遗传承:
此次活动,让五年级师生获得了宝贵的教育体验,大家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技艺,也体验到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更是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领略了厚重的历史与璀璨的文明,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更加深挚的热爱和敬意。一颗关于非遗文化传承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六年级组:天竺筷
非遗故事:
天竺筷以其独特的杭韵风情,傲然挺立于非遗的璀璨星河之中。这不仅仅是一双筷子的故事,而是穿越岁月长河,历经二十多道精细工序,匠心独运的结晶。每一道流程,都是对美的极致追求,对传统的深情致敬。非遗传承老师,仿佛一位时光的引路人,不仅带来了这承载着历史温度的天竺筷,更将那份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坚守,悄然播撒在同学们的心田。
非遗体验:
体验课上,同学们围坐一圈,眼睛里闪烁着对未知探索的光芒。当一双双天竺筷被轻轻置于手中,那份沉甸甸的文化分量,让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亲手体验了烙花这一古老技艺。当同学们亲眼目睹自己亲手烙花的天竺筷逐渐显现出独一无二的图案时,小礼堂内瞬间被一阵阵惊喜与赞叹的声浪所淹没。有的同学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与周围的伙伴分享着每一个细节,那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有的则小心翼翼地捧着筷子,细细端详,仿佛在欣赏一件自己亲手雕琢的艺术品,心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赞叹。更有同学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份特别的体验带回家,与家人共享这份来自古老技艺的温暖与美好。
非遗传承:
这场关于天竺筷的体验之旅,不仅让同学们领略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与美妙,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让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