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4》麦琳传来人们口诛笔伐的“疯女人”。这一场真人秀完美达成了娱乐至死的目标。

仅仅一些剪辑过的片段呈现的是真实的麦琳吗?值得存疑。

全网讨伐她,不就是集中网暴吗?

妥妥的恶意。

网暴是恶意的集中体现,《恶意心理学》谈到网暴外,攻击、欺骗、偏见、歧视同样是恶意的体现,它们都会通过语言传递给别人。

作者冈本真一郎是一个心理学家,专注研究语言在沟通中对人心理造成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传递中的双方

信息传递需要沟通,沟通有两方,一方将信息传递出来,另一方接触信息。一旦双方传递出的信息遭遇扭曲,误解就会产生,甚至造成争吵。

另外,在沟通中,语言信息只是其中一方面,更多的时候非语言信息传递出的信号同样重要。

人们通常通过表情、语气、肢体语言来判断说话人的情绪和意图。一旦说话人面部带有不耐烦的心情,人们自然会消极的理解话语。

作者将交流意图区分为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中间需要通过明示和推理的方式传达给对方。

信息意图就是传递信息的意愿,交际意图是想要沟通的意愿。

明示,即为直接表达。推理,则复杂得多,通常说话人会处理一下语言,不直接将意思表达出来,转换过意思之后,全凭听话人的解读判断。

比如:我需要你帮忙,这是明示。

如果方便的话,希望你能帮一下忙。这是推理方式的表达。

更进一步,之前,小张就挺喜欢帮助人的,可惜他离职了,现在组里也就你这样一个年轻人了。这是一种寓意的表达方式。

说话人没有信息意图也无交际意图时,需要听话者自己辨别。说话人没有传达任何意思和意图,全凭听话人自己去理解。这种情况下是否有恶意,值得商榷。

一旦说话人有传递信息的意图,但他无交际意图时,如果说话者用暗示的方式来传达隐含的意思,那么听话者就需要辨别是否有恶意。

比较明确的情况是,说话人有传递信息的意图,同时有交际意图,并且用明示推理的方式传达寓意。这个时候听话者就要从寓意中辨别。这一类的话,通常会隐含恶意,不仔细辨别,容易被欺骗。

最后一种情况就非常明显。说话人有信息图,有交际意图,并且用明示推理的方式表达明确意思。这种恶意听话人会直接接收到。

根据作者提供的四种交流意图,听话人需要自行辨别恶意。如果实在吃不准,可以将对话告诉亲友,通过他们的判断来做参考。

恶意的原因:认知偏误

书中所谓的恶意其实是一种非常广泛的观念,如歧视、性骚扰、偏见等都算。形成为恶意的原因多半就是认知偏误,即偏见。

偏见对于人的话语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列举了一些偏见。如刻板印象、态度。

首因效应很难改变,第一印象非常的根深蒂固,容易在人的脑海中里留下深刻印象,哪怕后面有证据证明与之相反,也不容易改变印象。这就就形成了刻板印象。

晕轮效应本来是指最好的品质扩展到总体评价中,然而现实是恶劣品质也能影响到整体评价。

归因谬误也会造成偏见,不对原因做全面的分析,因为几个要素就归结出一个理由,从而形成了一种偏见。

对麦琳的厌恶难道不是一种信息筛选后的偏误结论吗?节目组挑选片段,进行剪辑,呈现出一个“有问题”的麦琳。如果播放完整片段,还会有这种“疯感”吗?

另外,人还有隐藏性的偏见,这种在潜意识中的边界,不用去察觉,可能都意识不到。

其实歧视分传统歧视和现代歧视,传统歧视就是自古以来的偏见,而现代歧视是现代社会下产生的新的偏见。

比如传统的歧视认为黑人是劣等人,现代的歧视认为:我们不应该种族歧视黑人,现实情况是我们已经优待了他,他们经济状况不好是不努力导致的。

结语

不要以为《恶意心理学》是描述恶意阐释的机制,或是告诉人们为什么会产生恶意。相反,它更偏重在信息沟通中的恶意传递问题。

同时作者提到了互联网沟通的特征,比如同步性和非同步性。另外对于性骚扰,专门一章来讲述,为什么加害者无法听懂受害者的委婉拒绝,反而认为受害者是喜欢这样的。

其实在日常生活的沟通中,信息不会是百分百传递,总有一些损耗,这是自然而然的。而恶意的产生通常伴随着信息扭曲,这种扭曲是说话人故意制造的。

回到麦琳这件事上,节目组挑选那些博眼球的片段通过剪辑制造的扭曲信息。试问做真人秀节目就不需要道德伦理了吗?

【文/云玖弋】

【声明:玖弋阁 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

玖弋阁,一周一书评,更多新书更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