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赵新春 杨晓伦
"唐突西施"是个成语,出自于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的"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意思是不能为了突出无盐,因而贬低了西施。后来这句话演化成 "唐突西施"这个成语,泛指冒犯或贬低了美好的人或事物。而说这句话,就是东晋汝南安城人周顗。
周顗(yǐ)(269年-322年),字伯仁。他的父亲周浚,字开林,以才思知名,初仕曹魏,封射阳侯。西晋因伐吴有功,封武城侯,为安东将军,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卒于任上。身有军功加上他的侄女、堂弟周恢的女儿嫁给了司马炎的儿子、清河王司马遐,他家完成了由低等士族向高等士族的逆袭。
周顗的母亲李络秀也是汝南人,是周浚的妾室。她的家族社会地位不高,但她却是一位很有主见的奇女子。为了给家族找个靠山,不顾家人反对,自愿嫁给周浚为妾,生下了三个儿子,就是举家南迁后她引为自豪的周顗、周嵩和周谟三兄弟。长子周顗就是《世说新语》里被世人认为"嶷如断山",像断崖一样高峻挺拔的"周侯",出生于晋武帝泰始五年(269)。人长得帅,气质好,正气凛然,年纪轻轻就在一众士族弟子中有很好的声誉。
周顗的母亲虽是妾室,估计是周浚无嫡子或嫡子夭亡,他一死,20岁的庶长子周顗便承袭了爵位,成为武城侯。两年之后的公元291年,八王之乱爆发,天下大乱。直到307年,东海王司马越拥立司马炽为帝,改元永嘉,才算结束。周顗在八王之乱时依附司马越,是司马越之子镇军将军司马毗的长史。永嘉之乱中司马毗被石勒擒杀,周顗投奔琅琊王司马睿,为军谘祭酒,是司马睿非常信任的人。司马睿登上帝座,作为心腹,周顗出为宁远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试图用他平衡王澄、王敦及陶侃等新兴军阀势力。只是因为杜弢之乱,时势更革而事有不逞。
虽然在不少人眼中周顗就是个酒蒙子,有"三日仆射"名号,甚至几次因酒罢官,一次还因为酒后吐真言,说司马睿治下的当世无法跟尧舜的盛世相提并论而差点被被杀,但周顗正气凛然的特质和人格魅力,一直成为司马睿平衡"王马共天下"关系的底牌。王家两大实力人物王敦从小见他脸热,他说王导我腹中足以容纳像你这样的人数百个而王导也不以为意。
关于周顗,他的同时代人和后世都有很高的评价。甚至杀他的王敦都说"周顗、戴渊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而最终杀他只是因为王敦手下吕猗说的"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唐人房玄龄等人修纂的《晋书》称:"伯仁凝正,处腴能约""以高才雅道,参豫畴咨。及京室沦胥,抗言无挠,甘赴鼎而全操,盖事君而尽节者欤!顗招时论,尤其酒德,《礼经》曰‘瑕不掩瑜’,未足韬其美也。"
作为大臣,周顗也没有辜负晋元帝司马睿的信任。在王敦举兵作乱,他始终站在朝廷一方,并挺身而出担任护军将军一职,担当起了建康防御总指挥的职责。在王导祈请他向皇帝请求保护他一家人性命时,他依然归美朝廷,最后却因为王导的不理解而丧命,留下王导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假惺惺。所以说他假惺惺,是因为王敦举兵成功想用周顗,分别就三司、仆射职位向王导咨询时,他均无言。王敦说"若不尔,正当诛尔"时,他又无言。他才是打心眼最想害死周顗的人。
周顗是东晋时,汝南安城周氏的代表人物,与他相关的还有"空洞无物""新亭对泣"等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