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开国上将张宗逊诞辰116周年

他出生于陕西渭南,曾在叶挺麾下冲锋陷阵,参加过北伐、秋收起义,其戎马生涯跨越了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在相当长的革命岁月里,他因多次担任护卫毛泽东同志的安全而被尊称为“禁卫上将”,二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他还分别在贺龙、彭德怀两位元帅的部下担任重要职务,在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他凭借沉稳的性格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圆满完成了剿匪和围歼国民党军残余的任务,为解放西北地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开国上将——张宗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国上将张宗逊

护卫毛泽东保卫党中央

1908年,张宗逊出生于陕西渭南一个富裕农民家庭。虽生逢乱世,但慈爱的父母还是尽可能给了他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和接受教育的权利。从私塾到小学再到职业学校,系统的教育奠定了他较高的文化水平,也擦亮了他认知的眼睛,从小就心怀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并受叔父张浩如的影响,早早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1926年,18岁的张宗逊考入黄埔军校,编入第五期入伍生二团二营五连,并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继蒋介石1926年在广州制造“中山舰事件”,又于次年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汪精卫在武汉也向革命群众举起屠刀,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此时,张宗逊因退出国民党仅保留共产党员身份,也被列入“黑名单”。当听闻共产党在南昌发动武装斗争后,张宗逊决计奔赴南昌,却因国民党军的重重阻挠和围追堵截而行程受阻,错过了南昌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张宗逊参与其中,并正式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员。他率领连队连续战斗十来天,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初步展现了他指挥作战和管理部队的才干,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

起义军在三湾改编后,张宗逊被调到特务连任副连长。特务连的主要任务是护卫毛泽东和团部,专门护卫毛泽东的安全。这一殊荣令张宗逊倍感激动,也倍加珍惜,因为他早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就曾多次到农民运动讲习所听毛泽东讲演。这一时期,张宗逊与毛泽东形影相随,动则并肩作战,歇则同宿一屋,经常是毛泽东睡在铺板上,张宗逊等打地铺睡在跟前,不离片刻。

因长时间跋涉,毛泽东的草鞋早已磨烂,他的脚也因受伤而行动困难。年轻执拗的张宗逊见状坚持要用担架抬着毛泽东走。而毛泽东不想因自己的伤而影响行军速度,坚持要自己走。二人几番争执不下,毛泽东只好退一步说:“你给我弄个拐杖,我自己慢点走行吗?”张宗逊这才同意。多年以后,毛主席还会拿这件事调侃张宗逊,而张宗逊事后也说:“我一直觉得毛委员是读书人,不擅长途行军,没想到他竟能如此经得住艰苦,令人佩服。”

除护卫工作之外,张宗逊还担负着一个重要任务,即收集情报。当时尚无侦察机构,更无电话、电台。对外界情况的掌握,主要就是靠收集报纸和打探消息。一天,张宗逊拿给毛泽东几张旧报纸,上面登有朱德等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汕头地区活动的情况,毛泽东看后非常高兴,并决定派人去联络,由此才引出了半年后的朱毛会师井冈山。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长征。红一方面军主力撤出中央根据地,张宗逊由红军大学校长调任中央纵队任参谋长。在彭德怀的直接指挥下,他率部强渡湘江、攻克遵义、四渡赤水、夺占娄山关,屡建奇功。

过湘江之际,红军遭国民党军队层层围堵,敌人还设置了重重封锁线。张宗逊带领红四师在敌人的封锁线上撕开了一个缺口,方便大部队渡江、转移。在大部队整体撤离时,后续部队仍遭到了敌军的追赶。为了守住湘江江面,张宗逊率部与敌军激战三天三夜,近一半的战友因此牺牲。终于,红军于12月1日成功渡江。

张宗逊曾详细回顾了当时的作战部署:“中央纵队除党中央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外,还有庞大的运输队,负责运输档案、图书和印刷设备,甚至印钞机。行军时,红三军团在右翼,后面是红八军团,红一军团在左翼,后面是红九军团,最后面是红五军团,掩护着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宗逊奉命率领红军大学前往陕北保安。刚一到保安,张宗逊就急忙去见毛主席,毛主席见到张宗逊也很是高兴,风趣地说:“张宗逊,你倒好,革命把你由南方送回了家。”张宗逊听了后心里暖暖的,时隔近十年,主席竟还记得自己是陕西人。

1937年1月6日,毛泽东任命28岁的张宗逊担任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该单位其性质与工作职能,类似于现在的军委办公厅加总参作战部外加机要局、警卫局和管理局。张宗逊到职后,毛泽东指示他立即筹划把军委机关由保安迁往延安的事宜。张宗逊率警卫团一部及先遣人员星夜赶到延安,划分了各单位驻地,布设了警戒,制订了迁移方案,返回保安呈请毛泽东审定并下达各单位后,便跟随毛泽东由保安向延安开始转移。

红军进驻延安后,毛泽东任命张宗逊兼任鄜县甘泉警备司令,负责收编该地区的地方武装、清剿土匪和建立人民政权。张宗逊的工作很快取得了成效,为延安创造了比较安全稳定的环境。从1937年1月至7月间,张宗逊跟毛泽东同住在延安城内凤凰山前的一个院子里,直接协助毛泽东和军委总部的首长处理军务。

多次与毛泽东近距离相处,为张宗逊深入了解毛泽东革命思想提供了便利。通过日常的点滴交流,毛泽东教会了张宗逊许多革命的道理,比如,干革命一定要和农民结合起来,充分重视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红色政权一定要发动群众等,张宗逊不仅大长见识,特别是对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兼听各方意见和辩证分析问题的工作方法有着深刻的印象,这些积累促使其日后开展大量党建工作和军事上、政治上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抵御“大扫荡”平定大西北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发动了向中国的全面进攻。毛泽东率红军将领发表声明,号召全国军民奋起抵抗。按照国共两党协商,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的部队,整编为八路军,辖三个师,每个师辖两个旅,共六个旅。贺龙指挥的红二方面军整编为第120师,贺龙任师长,原所辖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分别缩编为第358旅和359旅两个旅。经过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反复协商确定,张宗逊担任358旅旅长,接替贺龙对该旅进行直接指挥。

1937年秋,张宗逊率部由陕西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奔赴抗日前线,创建晋绥解放区,并转战于华北大地。张宗逊率358旅与兄弟部队相配合,在吕梁山、五台山、大青山和冀中平原,广泛开展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屡战屡捷,消灭了大量日伪军,为晋西北地区的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在历次战役中,张宗逊专挑武器最多、骨头最硬的日军来打,一则这种军队都是日军主力军队,二则能从中缴获更多武器,他因此获得了“缴获大王”的称号。

1938年,张宗逊用伏击战的策略率358旅在山西五台县滑石片歼灭日军一个加强大队,歼灭敌109师团第135联队蚋野大队长以下700余人,俘敌21名,缴获炮6门,机枪30余挺,步枪340余支,还有战马、电台等若干。

1940年6月,日军出动两万兵力发起“夏季扫荡”,企图将晋西北根据地摧毁,以达到进一步进攻陕甘宁根据地的目的。发现日军行踪后,张宗逊拿出了作战方案,并主动请缨,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将孤军深入的敌军全部消灭。获准后,张宗逊当即调动部队将敌人包围起来,经过三天两夜的激战,不仅彻底歼灭了敌军,还缴获了一批重要武器物资。此役沉重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向外界证明了陕甘宁根据地固若金汤的防御力。

作为野战主力部队,358旅一面全力回击日寇的侵犯,另一面也随蒋顽军的动向而随机调整作战状态。1943年3月,蒋介石公然叫嚣“解散中国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并调集盘踞在西安的胡宗南所部十多个旅,妄图攻占陕甘宁边区,“闪击”延安,一举消灭中央首脑机关。

1945年7月21日,胡宗南的部队突然袭击了陕甘宁边区南端关中地区淳化县的爷台山等地,侵入边区宽一百多里、深二十多里包含41个村庄的地区。毛泽东立即通电国内外,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挑动内战的阴谋,并组成爷台山反击作战指挥部,任命张宗逊为司令,统一指挥358旅及附近的部队共8个团,执行收复失地的任务。张宗逊指挥所部经过周密的准备,采取正面牵制、两翼包抄战术,激战一昼夜,全歼入侵之敌。毛泽东在8月13日的延安干部大会上,对这次作战大加褒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初,在付出71万人的代价后,蒋介石不得不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授意胡宗南率领15个旅闪击延安。毛主席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撤出延安,在陕北迂回,相机歼敌。

党中央撤出延安之后,陕甘宁所有武装改为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兼政委,张宗逊任副司令兼第1纵队司令。在彭德怀和张宗逊的领导下,西北野战军取得了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镇战役三战三捷的战果,初步稳定了陕北战局。

8月中旬,在著名的沙家店战役中,张宗逊在与36师交战时将第一纵队的全部主力集结起来,进行了一天一夜的持续作战,最终吃掉了敌军两个师,取得了大的胜利,其能力与决心为我军创造了有利的战斗条件。此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企图全歼西北野战军的狂妄计划,我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反攻。

在解放大西北的历次战役中,张宗逊助彭德怀指挥所部先后攻克西安、兰州、银川、西宁等大城市,歼灭了长期盘踞西北的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的主力部队,促使新疆的国民党军起义,解放了占全国国土总面积四分之一的大西北。

1950年10月,彭德怀赴朝鲜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后,经毛泽东批准,由张宗逊代理西北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司令职务,主持西北战区的工作,他指挥所部圆满完成了围歼国民党军队残余和剿灭土匪的任务。

1952年10月,毛泽东任命张宗逊担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分管军训和人民武装等方面的工作。1959年,他随彭德怀率领军事友好代表团,对波兰、蒙古等国家进行了访问。每到一个国家,张宗逊都认真参观部队建设和军事院校的建设。张宗逊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考察,收集到了大量资料,学到了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宗逊的书法作品

1962年,张宗逊在召集有关领导在南京编写战术教材期间,偶然发现该领域的奇才——南京军区12军连长郭兴福,他立即向中央军委打报告,希望可以推广郭兴福在战术训练中摸索出的教学法。该情况在逐级上报过程中获得了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最终得以在全军推广,掀起了大练兵运动。此后,全党对军事训练高度重视,全军上下掀起了军事训练的新高潮,军政素质获得了很大提高,解放军军事训练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张宗逊先后在1955年和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以及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9月14日,张宗逊逝世于北京。《人民日报》在悼念文章如是评价其光辉的一生:他“为我军建设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为解放大西北,巩固和发展大西北作出了重大贡献”以及“为我军后勤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本刊记者 邓丽君 吕月华

责编:卡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