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清单的编制与实施说明》征求意见稿下发。未来,北京市中小学将以《说明》为工作指导,制定出符合标准、具有区域学校特色,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的劳动教育“清单”。在真实情境中让学生真劳动、会劳动、爱劳动,北京中小学劳动教育将迎“升级版”。
北京市房山区长沟中心小学开展课间菜园养护员实践活动。
与时俱进 劳动理念有创新
“菜苗今天有没有长大一点儿?需要浇水了吗?”北京市房山区长沟中心小学三年的小娜如今特别期待课间,因为学校开展了课间菜园养护员实践活动,她可以去见见自己牵挂的“菜园里的朋友们”,给它们浇水、拔草,每天看着菜苗长大。学校利用校园劳动基地,针对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展菜园养护员实践活动,让他们在15分钟里快乐地开展劳动实践,课间休息的同时也收获更丰富的劳动实践经验。
随着课间时间优化调整,房山区中小学及时调整,很多学校将课间活动和劳动育人结合起来。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中心小学通过前期调研,把“中式面点师课间来帮厨”作为劳动课食育课堂的延续,按照月份设计主题活动,如9月份活动主题是“中秋节制作玉兔”,10月份活动主题是“国庆福袋”,11月活动主题是“丰收的味道——南瓜花馍”。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国栋表示,后续,学校会重新装修食育课程场地,引进操作机器和工具,争取在课间15分钟,让更多的感兴趣的孩子参与到其中,还要寻求有经验的家长志愿者帮厨,做好校家社协同育人。
“劳动教育并不是上几节劳动课、开展几次劳动实践那么简单,而是要义教阶段的学生逐步实现从学会自立自强到懂得通过劳动给他人和社会做奉献,成为高素质且受人尊重的劳动者。”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四级调研员张燕表示,东城区提出“课间劳动3分钟”的倡导,借助3分钟劳动引导教育从“重课堂教学”向“重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构建”转变。学生在这3分钟的劳动内容很简单,擦黑板、准备教具学具、收发书本作业、管理多媒体、倒垃圾、班内楼道值周、图书角管理乃至午间分餐等,形成班班有劳动“清单”、人人有劳动责任岗的局面。“小切口大文章,小任务大育人,让劳动教育在日常落位,在细节彰显,最终形成学生的劳动自觉。”
一校一策 劳动内容更适切
“71.2%的家长反馈孩子缺少吃苦耐劳意识;63%的教师认为学生缺少创造力和奋斗精神;90%的以上的学生未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等劳动活动。”这是北京印刷学院附属小学对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家长和任课教师进行劳动课程问卷调查的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上,师生一起制作盆栽。
为改变这一状况,学校利用硬件设施先进、专业教室功能齐全的优势,开设多彩实践园课程,为学生开辟了一片田园,每班同学守护一块责任田。同时,社区和学校附近公园也为学生预留种植区。学校还邀请劳动教师团队、专业护理人员、专家资源等来进行指导。学生参与种植的全过程,经历作物种植、护理、采摘、烹饪等活动,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
“我们引导学生从劳动中体验生活新的乐趣,培育一种新生活方式,获得持续创造好生活、新生活的能力。”学校校长马静表示,从学生的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和与大自然的接触出发,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传承和发扬劳动精神。
北京市教委对“劳动教育清单”提出任务要求,明确“清单”任务要有“整体性”和“适切性”,即学校要根据劳动教育内容,设计并列出具体劳动任务。劳动“清单”要注意区分学段和层次,易于理解与实施,确保任务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水平。
无论纵向贯通,还是横向拓展,劳动教育课程需要注意学段衔接、学科协同,教师、家长、社会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如幼儿和小学低年级体现生活化、趣味性,小学高年级体现情境化、操作性,初中阶段体现自主化、合作性,高中阶段体现社会化、服务性。
北京市东城区光明幼儿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家庭劳动教育方案,比如指导幼儿和家长共同制订“我的周末劳动计划”,鼓励幼儿在园分享周末的劳动内容和完成情况,通过活动帮助家长提升科学育儿的能力。活动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赞同和支持,家长自发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幼儿在家参与家务劳动的画面。光明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任晓燕说道:“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参与家庭劳动的兴趣及愿望越来越强烈,家长对家庭劳动教育的认识也有所提高。”
通过多年对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苏曲光认为,学校应依据自身的文化底蕴、地域特点与资源优势,制订独特的劳动教育方案。“不同学段的适切性劳动教育是因材施教的体现,也能让学生在不同阶段习得不同的生活生产技能,体会学以致用,体验科技魅力,生成创新思维,这更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实现五育融合。”她表示,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以“一校一策”为基,以“适切性”为要,以“教联体”为翼,推动劳动教育与五育融合,必将助力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收获幸福。
人大附中实验小学开展劳动特色主题实践“乐享立冬时,巧手送暖阳”活动。
打造“教联体” 劳动场域有延伸
此外,北京市教委还强调,学校还要创新思维,开拓视野,动员协调社区和社会相关单位,开发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共同支持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打造劳动教育“教联体”。学校可以邀请家长研究制订劳动教育“清单”,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劳动教育观念,为孩子创造劳动实践机会。
多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已形成“多方协同”劳动保障机制。自2009年起,史家小学建设了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设有21间特色劳动工坊,率先在区域内实现劳动教育资源的共享。随后,为了在教育内部形成合力,学校还联合北京二中、北京国际职业学校、北京昌平职业学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了协同大中小学、融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劳动教育创新发展共同体,协同发展。多举措为学生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劳动教育环境。
张燕表示,高中教育阶段,践行“融合育人”理念,以“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将尝试实践和深度思考结合起来,加深对“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幸福”等的理解。“融合”强调用系统思维建构育人的策略,学科教学是融合育人的基本途径。
当下,北京市很多区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结合社会资源特点,借助特色课程和特色社团,借助特色活动和特别体验,鼓励学校开设生涯课程,鼓励学校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课程,鼓励学生走进各种社会场域,将个人劳动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如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发挥地处房山大学城的区域优势,借助北理工金属激光选修课、中医药大学指导的金银花中草药种植课程等,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支招
家庭劳动教育需父亲提供高质量陪伴
张俊(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是开展家庭教育最适宜的场景,它在塑造孩子性格、培养能力和加强亲子关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在家庭劳动中,相较于母亲有独特的优势。他们倾向于在劳动中引入不寻常、不可预测且带有冒险元素的内容,且往往涉及大肌肉群和力量型的劳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勇气和探索精神。如竞技或团队劳动,这有助于孩子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发展。
对母亲来说,更可能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如清洁、清洗、修理、烹饪等。母亲要通过鼓励、支持和为父亲提供机会,促进父亲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指向即便孩子的家务劳动不那么完美,母亲也表扬孩子的努力。父母共同为孩子提供了全面发展的环境。通过家庭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孩子在学业和品德上的成长,还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好管理方面的三个提升
尹春彦(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劳动课程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学校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一是优化管理理念。校长理念要新,要跟上时代步伐,勇于实践创新。在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的过程中,把检查、评价弱化,对各项工作多一些激励表扬,发现教师们的闪光点,取长补短;
二是转变管理方式。通过扁平化管理全面统筹,将理念层级制、沉浸式深入教研组、班级工作中。在作业设计、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课题研究等方面精细化管理;
三是提高管理效能。学校管理者要对政策要求等实施方案准确、透明、有序地传递落实,并使管理多一些柔性和弹性。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王小艾 苏珊
编辑:张秋颖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李继君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