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1月22日电(陈晨)为培养高素质航运人才,推进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11月18日至19日,上海海事大学组织研究生赴天津开展航运科考活动,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的10位研究生代表登上世界最大集装箱船之一“HMM GDANSK”号(韩新格丹斯克),走访韩新海运(上海)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和天津克运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实地了解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
在天津港停留期间,研究生们登上正靠泊在天津港装卸货物的“HMM GDANSK”号,在船上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办公室、驾驶台以及机舱等场所,亲身体验了其先进的运营模式和技术细节,对集装箱航运行业的运行机制、船队管理以及如何降低运营成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艘旗舰级巨轮船长399.9米、宽61.18米、深33.2米,以其惊人的运载能力著称,可装载23964个标准货柜箱。参与此次科考的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制定了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例如船舶余热回收技术、压载水处理工艺以及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等前沿课题。
对于此次航运科考的收获,来自商船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的张生辉同学高兴地说:“有幸登上了‘HMM GDANSK’,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实地考察让我对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在航运领域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船舶设备的更新必须紧跟技术前沿,感受到了技术落地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联系。这种经历不仅增强了我的实践能力,也为我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视角。”
据悉,本次实践学习安排是上海海事大学与韩新海运(上海)有限公司开启校企深度合作的活动之一。去年12月20日,双方在上海海事大学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自去年达成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已在多个层面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特别是在研究生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韩新海运还特别在上海海事大学设立了专项奖学金,旨在激励和支持那些表现卓越的学生继续追求更高层次的知识与技能。此外,上海海事大学积极与其他业界领先者如振华港机、中远海运集团以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等建立类似的产教融合基地,共同探索更为有效的教育模式。学校通过引入“双导师制”,即由校内外专家共同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有效提升了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严格的考核体系确保了整个培养过程的质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