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我被叫去开家长会,女老师笑着对我说,这下你跑不掉了!
青青会讲故事
2024-11-22 14:40江西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周先生,这次你可跑不掉了!"女生笑意盈盈地看着我。这一刻,往事如潮水般涌来;九年前,我还是个在供销社混日子的小职员,如今却在这间教室里,遇见了改变我一生的人。谁能想到,一次家长会,竟成了命运的转折点?
01
1988年的春天,我还是个刚满二十五岁的年轻人。
那时候,在县城供销社工作是多少人羡慕的"铁饭碗"。记得去报到那天,我穿着一件略显褪色的蓝色中山装,提着个印着"蝴蝶牌"的旧皮箱,忐忑地站在供销社大门口。看着墙上"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我心里既自豪又紧张。
每个月工资虽然不多,但胜在稳定。单位还分了一间十五平米的宿舍,虽然简陋,但对我这样的农村小伙子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待遇了。
每天早上七点半上班,下午五点准时下班。日子过得规律而平淡,就像一潭死水,看不到任何波澜。早上到单位,清点货物、接待顾客、记账,一天下来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晚上回到宿舍,看看《参考消息》,听听收音机里的评书,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要不是谢大娘的那次说媒,我可能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了。
"志成啊,阿姨给你说个好姑娘呗?"那天中午,我正在食堂吃饭,谢大娘突然凑了过来。
谢大娘是我们单位的老职工,平时就爱给人牵线搭桥。我本想推辞,但架不住她的热情。
"张家村的张玉凤,今年二十三岁,在纺织厂做工。人长得漂亮,性格也好,跟你特别般配!"
就这样,在谢大娘的撮合下,我见到了张玉凤。
那是个周日的下午,春光正好。张玉凤穿着一件淡蓝色的碎花连衣裙,扎着马尾辫,气质温婉。一开口说话,声音轻柔,带着几分羞涩。
我承认,我是一见钟情了。
恋爱长跑一年后,我和张玉凤结婚了。
婚礼很简单,就在供销社的食堂办的。虽然简陋,但我们都很开心。张玉凤的父母虽然对我这个供销社的小职员不太满意,但看在女儿喜欢的份上,也就同意了。
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幸福。我每天上班,张玉凤在纺织厂做工。虽然生活不富裕,但过得还算安稳。
1990年,我们的儿子周磊出生了。那是个寒冷的冬夜,我在医院的走廊上来回踱步,当听到婴儿的啼哭声时,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看着襁褓中的儿子,我和张玉凤都笑得合不拢嘴。
"你看,他多像你!"张玉凤望着孩子,眼里满是幸福。
"哪里像我了?明明像你!"我笑着说。
那时候,我们以为这样的幸福会一直持续下去。
02
可是,随着周磊的出生,家庭开支陡然增加。
奶粉、尿布、儿童用品……每一样都要钱。我的工资勉强够买奶粉,张玉凤因为要照顾孩子,不得不辞去纺织厂的工作。一家三口就靠我那点工资过活,日子越发捉襟见肘。
"志成,咱们不能这样下去了。"一天晚上,张玉凤抱着熟睡的周磊说,"你看人家李师傅,下海做生意,现在都买电视机了。"
"可是……"我犹豫着,"供销社的工作多稳定啊。"
"稳定有什么用?连儿子的奶粉钱都快掏不出来了!"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我不是嫌你挣钱少,可是你连试都不敢试,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晚都在重复。我能感觉到张玉凤的失望,但我实在不敢冒险。那时的供销社工作,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来,我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
一天深夜,我被哭声惊醒。
张玉凤抱着周磊,坐在床头抽泣。"志成,我真的撑不下去了。"她哽咽着说,"你看看隔壁王嫂子家,电视机、洗衣机都买了,我们连个冰箱都买不起。"
"再等等吧,等我在供销社混出点资历……"
"等?等到什么时候?"张玉凤突然提高了声调,"你就知道等!我爸说得对,你就是个没出息的!"
这句话像把刀子一样扎进我的心里。但我知道,她说的是事实,那些年轻时的理想和抱负,都被"铁饭碗"磨得差不多了。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张玉凤和周磊都不见了。桌上留着一张纸条:"我要回娘家住几天,想想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屋子里突然变得空荡荡的,以前觉得狭小的房间,现在却显得特别大。我一个人坐在小方桌前,看着儿子喝剩的半罐奶粉,突然就哭了。
张玉凤走后,我度日如年,每天下班后,就坐在床边发呆。
半个月后,她托人带来一纸离婚协议。
"玉凤说了,她不要任何财产,只要你每个月给孩子生活费。"送来协议的是她堂妹张锦秋。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张锦秋。她比张玉凤年轻两岁,刚从师范学校毕业,说话直来直去:"姐夫,你这样下去不行。守着个铁饭碗,把自己和别人都耽误了。"
我苦笑着签了离婚协议。当天下午,我就递交了辞职报告。
同事们都说我疯了,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要。科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小周啊,你是不是太冲动了?现在外面工作不好找,要不再考虑考虑?"
我摇摇头:"科长,我考虑得很清楚了。"我知道,是时候改变了。
辞职后,我去了县城,先是在一家电器店当学徒。那时候,家用电器正开始普及,市场需求很大。
老板是个做了十几年生意的老江湖,看我肯学,就手把手教我。我每天起早贪黑地学习产品知识、销售技巧。
半年后,我已经成了店里的销售能手。每个月的提成,比在供销社的工资高出好几倍。我开始省吃俭用,把钱存起来,想着有朝一日要开自己的店。
03
1993年,我用积蓄开了自己的小店,创业初期很艰难,但我咬牙坚持下来了。渐渐地,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
到了1995年,我的电器店已经是县城最大的几家之一。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在县城买了套房子。每次路过供销社时,我都会想起那个"铁饭碗",心里却已经没有了留恋。
这期间,我一直按时给儿子寄生活费,但从没见过他。有时候路过文具店,看到那些小学生用的书包和铅笔盒,就会想起儿子,不知道他现在长高了没有,学习成绩好不好。
1997年秋天,我接到儿子周磊学校的电话。
"周先生,您儿子在学校打架了,请您明天来一趟。"
第二天一早,我提前半小时到了学校,推开教室门的那一刻,我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