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广州站站城产居一体化地区控规

优化及专项规划》

通过市规委会审议

记者从规划部门获悉了

广州站地区历史文化保护

和传承的详细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站南广场改造效果

本次规划提出,

下阶段将恢复广州站南立面设计,

重点保留“广州站”及“统一祖国振兴中华”11个大字

留住广州站情感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月,广州火车站全景。 (摄影: 董天健 钟志辉)

首个火车站

承载城市发展珍贵记忆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广州火车站作为华南交通的咽喉

承载了无数人的情感与记忆

广州站南立面设计,出自中国近代建筑先驱林克明之手。他在广州留下了一批扛鼎之作,堪称近现代岭南建筑的“祖师爷”。

城建记忆,生生不息。近一个世纪以来,从林克明、佘畯南到莫伯治、何镜堂等,一批建筑大师以融合现代理念和岭南传统的设计为城市立传,从一个侧面见证和反映了广州城市的巨大发展。

广州火车站背后的设计师

广州火车站1960年开建,在1974年4月正式运营。它作为华南交通枢纽,承载了无数人的情感与记忆,也见证了珠三角的巨变。

林克明负责了广州火车站的总体设计,他巧妙地将摩登风格建筑与岭南园林相融合。建筑外观轮廓简洁、雄伟庄重,带有一定的苏式建筑特征,而内部设计充又分考虑了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

如主楼内部利用岭南传统建筑的室内庭园布置,车站内设有绿化景观、金鱼池和小桥,小花园里种着桄榔树和竹子。站楼内形成了阴凉的小气候,在岭南炎炎烈日下,为候车的人带来几分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70年代,广州火车站候车厅内景。 (图源: 羊城晚报)

1986年,广州市委决定在广州火车站悬挂上“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巨幅标语。一直到今天,这幅标语还保留在车站大楼上,成为广州火车站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建站之初,广州火车站一度成为广州的新景观地标。 而在广州站周边,中苏友好大厦(后广交会流花路展馆)、东方宾馆(羊城宾馆)、友谊剧院等相继拔地而起。 它们均为简洁明快的现代建筑风格,在上世纪70年代组成了全新的城市景观。 这一建筑群于1985年入选“羊城新八景”,享有“流花玉宇”美称。

中苏友好大厦也是林克明的力作。这座典型的苏式风格建筑轴线清晰,古典对称,大气舒展。1957年,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就在这里举办。如今,中苏友好大厦作为流花展贸中心的5号馆,继续肩负着商贸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苏友好大厦。(图源:广州日报)

东方宾馆前身是羊城宾馆,在1961年由林克明主持设计。羊城宾馆外观典雅大方,是当时广州为数不多的高级宾馆之一。

1972年,东方宾馆进行扩建,由佘畯南主持完成。这次扩建创造性地运用了架空层的设计理念,将流花湖公园的湖光山色引入宾馆内部,让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片引领时代的建筑群拔地而起,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广州流花地区成为广东面向国际的窗口。

而此次广州火车站的最新规划,将充分挖掘现状34处历史文化资源、11处城市情感要素,通过流花路与广州历史中轴线串联和呼应,共同延续城市历史记忆。

林克明与广州近代中轴线

中国近代的建筑史上,一直有“北梁南林”的传说。这位与梁思成齐名的岭南建筑师,就是林克明。

林克明出生于1900年,早期留学法国,回国后积极从事城市建设工作,还创办了南方高等学校第一个建筑系——广东省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克明。(图源:公众号“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一生中,他为岭南留下了数十座标志性的琼楼玉宇,赋予广州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学样式。

从海珠桥起,沿海珠广场、广州市政府、中山纪念堂一直到中山纪念碑——在12公里长的广州近代中轴线上,如珍珠般分布着一批近代岭南风格建筑,其中多处都隐藏着林克明的手笔。

上世纪30年代,林克明担任中山纪念堂的建设工程顾问,主持该项工程的审核和现场监理,直至纪念堂竣工。

在此之前,28岁的林克明就主持设计了中山图书馆(现孙中山文献馆)。这是他留法归国后在广州的首个负责设计项目,也是第一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小试牛刀。

近代中轴线上的广州市政府办公大楼,原为广州市府合署。90多年前其始建时,就面向社会征集设计方案。林克明主导的方案融合了中式建筑文化和西方结构技术,在竞标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而得以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市府大楼全景鸟瞰。

市府合署从外观上看,富有中国传统建筑韵味。别具匠心的是,屋顶的琉璃瓦采用黄色,以区别于中山纪念堂的蓝色屋顶,这样既标显了自身,又凸显了纪念堂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地位。

科学馆,在人们的印象里都是科技风的。而位于中山纪念堂西侧的广东省科学馆,琉璃绿瓦、飞檐滴水,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特色,它也出自林克明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科学馆。

科学馆的轴心与中山纪念堂平行,高度也控制低于纪念堂总高。建筑形式采用改良过的中国风格,专门设计较小的屋顶并配衬屋檐装饰线,以配合中山纪念堂的建筑风格。

新老地标延续城市记忆

用建筑讲述故事,塑造城市灵魂。为近现代广州城建留下浓墨重彩的,除了林克明,还有莫伯治、佘畯南、何镜堂等建筑大师。

佘畯南和莫伯治搭档,为广州设计了爱群新楼、广州宾馆、白云宾馆、白天鹅宾馆等经典建筑。

莫伯治的作品深受岭南传统建筑与庭园的影响,他在上世纪50年代设计的北园酒家、泮溪酒家、南园酒家,曾受到梁思成的高度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园酒家。(图源:越秀区国家档案馆)

佘畯南在林克明的引领下,与莫伯治在同一时期开始了岭南现代建筑风格的探索。佘畯南主持设计的广州友谊剧院富有南方风格,更创造性地通过廊与绿化组织庭园空间,来解决观众休息活动问题,成为中国剧院建设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1983年佘畯南与莫伯治合作设计的白天鹅宾馆,是中国内地首家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将现代主义建筑与岭南传统庭园空间巧妙结合,特别是其中庭的“故乡水”,情景交融,激起海外游子无尽思念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天鹅宾馆中庭的“故乡水”。(图源:珠江经济台)

上世纪90年代,由莫伯治与何镜堂共同主持设计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为评价为“传译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文化”。21世纪以来,何镜堂凭借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设计赢得了国际声誉。

建筑是城市地标,也是城市情感的寄托。它们在保护与使用中找到了平衡,让广州这座两千年老城焕发出新活力。

广州市府合署,经过“绣花功夫”般的修缮,依旧屹立在广州市府前路,成为市政府办公大楼。

白天鹅宾馆经过升级改造,在保留历史气息的同时,也全面提升了设施,成为节能减排的典范。

流花路展馆在完成历史使命后,变身为广州流花展贸中心,成为集中小型专业展会、时尚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中心。

建筑是设计师与城市对话的桥梁,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也预示着未来。建筑与设计师相互成就,共同编织了城市的文化肌理,让城市因设计而生动,因人而有温度。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