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刀9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题要:重庆望江厂,为朝鲜前线的“万岁军”生产功勋炮。今年11月30日,这场血战已过去74周年......

1950年11月30日,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为追击南逃美军,一路穿插到松骨峰。

松骨峰位于朝鲜价川以南、龙源里以北,是军隅里通往平壤的公路咽喉。

为守住松骨峰,38军将士主要以轻武器对抗重装备。

战斗惨烈,悲壮撼人。

中华儿男,血性昭然!

最终,38军以决绝的英雄气概,取得阻击战决胜的奇迹。

作家魏巍在70多年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已详述松骨峰。不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要说的是38军在松骨峰阻击战和穿插突进中,除了轻武器,还有少量无后坐力炮,即国内仿制的美M18型炮。

这炮可不是美军送的,是重庆望江厂生产的。

望江厂位于长江铜锣峡出口的郭家沱,离广阳岛不远,是一个不起眼的山沟沟。它前身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第50工厂。

再早,它叫广东潖江炮厂,由陈济棠创办。

抗战爆发后,工厂奉命西迁重庆,全厂机器设备2000吨,先沿粤汉铁路至汉口,后经卢作孚川江抢运入渝。

600多员工迁徙了整整一年,才抵重庆郭家沱。

1945年,在厂长李式白任上,曾“偷”过美军一门无后坐力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炮是美国海军少校戴维斯1914年研制出来的,但没受到重视。直到1945年美军攻打太平洋日军盘踞的硫磺岛时,才大量列装。

因为它太有实战价值:身量轻,可平射,威力大,1200米的射程可穿透75毫米钢板,炸日军碉堡、装甲车和坑道,分分钟搞定。

美军将它命名M18型。

抗战结束后,美军一个观察组携炮来到重庆50兵工厂,在工厂旁长江上的广阳坝试炮显摆。

那时中美联手抗日,是战略伙伴。

李式白,1923年同济大学工学院毕业,曾留学德国,一见这炮,眼热心跳。

他想留下这门炮,美国大鼻子却用鼻子哼了一声,哪里肯给?

那就把它偷过来!

所谓“偷,就是悄悄测绘:该炮长1.55米,有28个零件。50厂的工程师只用一晚上,就将它精细测绘完毕。

那天夜里,有少将军衔的李式白(当时兵工厂厂长都有军衔)亲自接待美国人。不胜酒力的他为让工程师们能顺利“偷”炮,大醉;美国人也喝高了,浑然不觉。

此后,50厂根据美军图纸仿造出该炮,命名为57毫米无后坐力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二野18军进军西藏时,它就在昌都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朝鲜战争打响后,为给前线供炮,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贺龙和工业部长段君毅,三天两头蹲在望江厂,督促生产。

据统计,1950年至1953年,望江厂共生产无后坐力炮4000门,炮弹100多万发,为抗美援朝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解放军报记载,在抗美援朝松骨峰阻击战和整个二次战役中,望江厂生产的无后坐力炮,帮助38军等部队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军大肆推行“刺猬战术”,以坦克为依托,掩护步兵作战。

当时志愿军的反坦克武器主要是手榴弹和炸药包,直接暴露于敌坦克的炮火威胁之下。

加强志愿军反坦克武器装备迫在眉睫。

危急关头,望江厂受命负责批量生产57毫米无后坐力炮,以最快速度交付给志愿军前线部队。

与此同时,望江厂的工人师傅与军代表组成战地服务团奔赴前线,在坑道里办起培训班,手把手教官兵们使用57毫米无后坐力炮。

松骨峰阻击战中,志愿军第38军用57毫米无后坐力炮对美军造成重创,美军丢下上千辆坦克和汽车落荒而逃,志愿军完成了切断美军退路、合而围歼敌人的军事目标。

前方捷报接连传至巴渝大地,望江厂的工人们备受鼓舞,他们一边加紧生产,一边又紧张地开展新型无后坐力炮的研制。

但美军也不是傻子。

多次交手后,美军发现自己的坦克被志愿军57炮摧毁,多在1公里距离内。于是,了解该炮技术性能的美军很快退到1公里有效射程之外。这样一来,美军坦克依然可以攻击志愿军,却不受火力威胁。

关键时刻,战地服务团就地攻关,他们通过改进瞄准方法,将炮上射表和象限仪分度表结合使用,使57炮在3公里距离内也能瞄准,且命中率不受影响。

随着57毫米无后坐力炮越打越响,志愿军涌现出许多反坦克英雄:

五圣山阻击战,志愿军第26军战士徐忠使用无后坐力炮击毁敌坦克7辆,荣立特等功;

1951年秋季防御战役,志愿军第68军203师607团战士郑玉田,用14发炮弹击毁敌坦克8辆,被追记特等功;

1951年10月,志愿军第68军204师612团战士胡连,在文登公路伏击美军坦克,使用无后坐力炮一天击毁敌坦克4辆,荣立特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说它是功勋炮,一点不过。

当二次战役结束时,司令员彭德怀在给38军的嘉奖电中,写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后,又叫回电报员,

加了一句:38军万岁!

伤痕累累的38军将士,听到这一声“万岁”时,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的望江厂

70多年后的暮春,我走进当年的50兵工厂。

满眼皆绿:香樟、苦楝、皂角树像一柄柄巨伞遮天蔽日。一排排车间年辰久远,不少竟是穿逗结构;衰败的屋檐下,鸟雀啁啾进出——所有的老车间寂静无声。

那些当年苦斗的老兵工呢?

他们还在。但差不多都安睡在郭家沱的后山上了。后山松林遮天,拨开乱草,可见墓碑累累,上面的籍贯天南海北。

碑下的他们头枕大山,山下,是日夜奔涌的长江。

70多年了,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曾是中国脊梁?

(图片来源于网络,谨示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