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河南的著名山脉,嵩山、老君山、白云山等无疑是广为人知的,而在郑州市境内,伏羲山同样拥有着不小的名气。伏羲山,旧名五指岭、浮戏山,作为嵩山的余脉,其山体东西延伸,长达五十多公里。它西临嵩山,北接巩义、荥阳及郑州市郊的邙山,南达登封、禹州的颍水北岸,东越新密、新郑直至径山。在这片名山辈出的河南大地上,伏羲山以其独特的红色而令人称奇。
在这片土地上,石峰、石柱、石芽、石笋组成了壮观的岩石森林,仿佛一座座精美的盆景。伏羲山的红色石林,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独特表现。这种地貌通常由地下水长期溶蚀岩石而形成,而伏羲山的红色石林,则因岩石中富含铁质等矿物质,经过氧化作用后,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虽然在我国云南、贵州两省,红色石林分布较多,但多以灰色为主,像伏羲山这样“红皮肤”的石林则显得尤为罕见。更为难得的是,这种石林的石质坚硬,难以风化,历经千万年仍保持着原有的形态。
关于伏羲山为何呈现红色,当地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天地塌陷,女娲为拯救苍生,淬炼出彩石补天。而伏羲山,便是补天剩余的小部分彩泥所化。在红石林景区的中心,有一座伏羲广场,大理石柱上雕刻着伏羲与女娲的雕像。女娲伸臂高举彩石补天的姿态,显得神圣而庄严。
红石林的一侧是悬崖,从这里眺望平原上的新密市区,视野极佳。新密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地方。其名字“新密”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存在一个名为“密国”的小国。密须氏是黄帝的后裔,属于那个时代的古老贵族,原封地在甘肃平凉灵台县。他们先后归附于殷商、周以及郑国,最终在此地扎根。“密”这个地名,已经沿用了两千五百多年。
在山脚下一个名叫“萧鱼”的小村庄,其名字甚至被写进了《左传》、《谷梁传》和《公羊传》。公元前562年,“诸侯伐郑,会于萧鱼”,这是新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当时,鲁襄公在此会见了曹国、晋国、莒国、卫国、滕国、齐国、邾国、杞国、薛国、小邾国等十个国家的国君,共同商讨攻打郑国的策略。这场讨伐战争历经九个月,最终以郑国战败告终。诸侯伐郑之后,不到百年,中原的战争愈发激烈,随着赵、魏、韩三家分晋,春秋时代正式进入了战国时代。可以说,伏羲山的红石林,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辉煌时刻。
伏羲山岩石之所以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主要是因为岩石中富含铁质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在地下水长期的溶蚀和氧化作用下,逐渐显现出了其独特的红色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雨后或日出日落时分,伏羲山的红色石林更加引人注目,为到访的游客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观赏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