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货,对于当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言,显得尤为可贵。如果一个专场的拍品,不仅都出自名家大师之手,而且几乎件件都是首次现身,品质、来源等都没得说,那一定会让各路买家心花怒放。
春去秋来,又到了一年的收获季: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将开启秋拍模式。中国嘉德2024秋季拍卖会“千寻——重要私人藏近现代绘画珍品”专场堪为特立独行者。除了名家云集,生货则是这个专场的另一大特色,无异于为即将到来的秋拍敷上了一层极为靓丽的暖色调。
该专场的158件拍品是清一色的绘画作品,年代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洋洋洒洒一个多世纪,既有流传有绪的名家旧藏,又不乏权威著录的加持。更为重要的是,历来在拍场上“叫座”的不少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家亦比比皆是,从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吴湖帆、于非闇、溥儒,到刘海粟、唐云、程十发、朱屺瞻、陆俨少,再到谢稚柳、启功、徐邦达……这些大师个个都是当今市场上的“呼风唤雨者”,他们的一件又一件作品也绘就了一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
虽说只是一个专场,但徜徉百余件拍品之间,仿佛踏上时空穿越之旅。这些作品从风格技法到绘画语言,无不展现着那个时代的特质。
这批拍品贯通南北画坛名家高手,又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各家艺术创作成熟期作品为主,其品质之高、面貌之全可想而知。比如本场拍卖图录封面拍品——张大千《青城第一峰》为艺术家1945年创作的经典之作。彼时,张大千年富力强,有着充沛的创作能量。而作为蜀人,钟灵毓秀的青城山则是影响张大千山水创作的重要名山。一幅山水画,在近80年后成为艺术家创作生涯的见证,也让今人看到了那个年代的独有气息。
事实上,中国画蕴含着千年以来所形成的强烈价值感和文化自信。无论是从个人风格到流派特色,还是从外在艺术表象到内在美学思想,都不难寻到中国文化的基因。在这个专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是如何呵护传统中国文化,并用自己独到的方式来阐释。如于非闇的《国香》,构图奇崛,一丛兰花置于宣纸上端,细笔双勾轮廓,纤毫必现。着色极为细致,却不失自然生机,笔法有高古游丝描之细劲,铁线描之圆厚,更增添了画面的情趣。国香之下题两列瘦金书,于非闇于此详述画中兰花由来、栽种方法、所承器皿、开花情形等等,不难看出艺术家因“玩”而对物象“体察入微”,也凸显了传统的中国文化。而曾熙的《独占人间第一春》,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梅花,绘出中国画特有的意境。这样的画作在专场中还有不少,既可人又有趣,定让人爱不释手。
千寻专场也不乏恢宏巨制。如《海上二十八家繁花卷》,近7米长的手卷,堪为该专场中的鸿篇之作。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的这幅手卷,张大千、黄宾虹、吴待秋、赵云壑、郑午昌、吴青霞等28位大家的笔墨云集一卷,殊为难得。诸名家就卷随写,萱草百花,细逐空香,笔墨自如,尽显腕底风神。通卷满目琳琅,各尽其妙,阅后让人不禁击首称赞。此卷受画人为李博亭、丁筠碧伉俪,博亭擅画梅竹,筠碧亦擅花卉,二人常联璧作画。此手卷也正是二人画坛交游的有力见证。
专场以“千寻”为题,其含义颇深。首先是发掘,这些艺术精品往往被藏在深闺中,被慧眼发现,又经一番梳理与研究后,呈现在公众面前,定会引起更多的人去发掘每一幅画作背后蕴藏的故事、艺术价值。其次是珍视,藏家历经千辛万苦才寻到的宝贝,很值得更多人用心去欣赏与品味她们。再者则是非凡,这158幅绘画历经岁月洗礼,仍熠熠生辉,足以体现了藏家非凡的收藏眼光与品位。在致敬这位私人藏家的同时,我们不妨开启购藏模式,把这些高品质、高价值的绘画之作归为己有,这不失为一种“寻”,也让千寻的意味更为深远。
这场“千寻”之旅,到底可以寻到些什么?我们不妨在此先睹为快——
张大千《青城第一峰》
94厘米×46厘米 1945年作
估价:28万至38万元
出版:
1.《海上名画》第83页,上海文物商店,1984年版。
2.1986年《张大千张善孖画选》挂历,5月份,科学出版社。
3.1987年《张大千张善孖画选》挂历,5月份,上海画报出版社。
4.《海上名画续集·下卷》第97页,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5.《铄古灿今—张大千书画特展》,第38-39页,淡江大学,2022年版。
6.《艺术新闻》第48页,2023年1月。
7.《大观月刊》第160期,封面内页,2023年1月。
这是张大千艺术造诣达到巅峰的生动见证。此画仿佛是一扇时空之门,透过题识,我们能看到大千在颐和园与友人畅谈青城山之景后,灵感如泉涌般创作的画面。精妙的构图和技法运用,让作品充满了空灵之美,1946年在上海举办的“张大千画展”上一经亮相便备受瞩目,如今再现拍场,依然散发着耀眼光芒。
张大千《秋江垂钓闲居图》
132厘米×51.5厘 米 1948年作
估价:22万至28万元
出版:
1.《铄古灿今—张大千书画特展》第40-41页,淡江大学,2022年版。
2.《典藏古美术》(第363期),第121页,2022年12月。
3.《艺术新闻》第51页,2023年1月。
张善孖《虎啸出疏林》
125厘 米×52厘米
估价:8万至12万元
出版:
1.1986年《张善孖,张大千画选》挂历,封面,2月份,科学出版社。
2.1987年《张善孖,张大千画选》挂历,封面,2月份,上海画报出版社。
3.《海上名画续集·上卷》第187页,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张大千、黄宾虹、吴待秋、赵云壑、郑午昌、吴青霞等《海上二十八家繁花卷》
17.5厘米×695厘米 1933年作
估价:25万至35万元
此卷汇集张大千、黄宾虹、郑曼青、郑午昌、吴待秋、商笙伯、谢公展、吴青霞、张大壮等彼时沪上画坛名家佳笔,像是一场沪上文艺界名人雅集。受画人李博亭、丁筠碧伉俪均为彼时海上画坛的活跃人物,李曾参加1928年由赵半跛、谢公展发起的“秋英展览会”,此会云集彼时海上文艺界一众闻人。丁筠碧则是中国第一个女子书画团体——中国女子书画会的最早参与者之一,该团体集合了李秋君、陆小曼、萧淑芳、陈小翠、顾清瑶、唐冠玉、吴青霞、潘玉良等当时几乎所有女子书画的好手,在上海画坛轰动一时。
曾熙《独占人间第一春》
107厘米×39厘米 1929年作
估价:3万至5万元
吴昌硕 王一亭 《古香》
91厘米×32.5厘米 1923年作
估价:5万至8万元
吴昌硕将书法的金石韵味融入绘画,笔触雄浑豪放,描绘的梅花枝干苍劲有力;王一亭则发挥其细腻灵动的画风,所绘山茶花娇艳欲滴。二者融合,使画面既有古朴苍劲之美,又有灵动洒脱之韵,体现了海派书画融合创新的特点。这幅作品背后承载的是当年沪上文化、学术、商业各界交往的美好回忆,是友谊与艺术交织的璀璨画卷。
于非闇《国香》
114厘米×31.5厘米 1956年作
估价:8万至12万元
金城《枝上鸠》
108.5厘米×48厘米 1924年作
估价:3万至5万元
在这幅画中,金城用细腻的笔触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鸠鸟的形态、羽毛纹理栩栩如生,树枝的走势和质感古朴典雅,画面疏密有致,色彩搭配和谐自然,完美地展现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韵味,也体现了金城在绘画艺术上的独特追求。
陈之佛《茶花翠鸟图》
112.5厘米×31.5厘米 1948年作
估价:6万至10万元
陈半丁《临金冬心醉葵图》
122厘米×54.8厘米 1908年作
估价:6万至10万元
画面中的钟馗形象,在保留古朴稚拙之感的同时,线条更加流畅自然,生动地展现出钟馗醉态下的洒脱随性。背景的留白处理营造出空灵氛围,突出了主体人物,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艺术张力,宛如一首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交响曲。
齐白石《瑞喜多子图》
124.5厘米×34厘米
估价:15万至25万元
齐白石 徐悲鸿 《可以泄露的天机》
101厘米×34.5厘米 1948年作
估价:15万至25万元
这幅画是齐白石、徐悲鸿深厚友谊的艺术结晶。齐白石以他那成熟时期特有的精简笔墨绘出三只墨蛙,大胆豪放的用墨尽显其绘画风格。徐悲鸿则轻挥画笔,添上几丛薄如蝉翼、清透嫩绿的蒲草。二者相互映衬,宛如两位老友在艺术的舞台上共舞,每一笔都充满了默契。
谢稚柳《深谷奔流图》
137厘米×68.5厘米 1986年作
估价:18万至2 8万元
出版:
1.《八家山水画选集》图版18,集古斋有限公司(香港),1989年版。
2.《侨岷华园藏画》第300-301页,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台北),1994年版。
3.《海上名画续集·下卷》第178页,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此作四尺整纸,色墨浓丽,苍翠高华,是画家晚年难得的落墨重彩佳作。本篇设色浓丽,虽为一纸翠绿,看去又条理分明,浓淡之间交错递进,墨与色相得益彰,诸般色彩落在最合适的键位上,在视觉上形成最舒适的观看体验。
白蕉《兰香浮影》
128.5厘米×34厘米
估价:5万至8万元
钱松喦《巫峡秋涛图》
127.5厘米×66厘米 1943年作
估价:12万至18万元
出版:《海上名画续集·下卷》第 95 页,东方出版中心,2008 年版。
本幅为钱松喦壮年时拟南宋李唐笔意所作。画写两岸夹江、江船行过、山势巍峨、丛麓茂密,高士临江观景于崖上小院,怡然自得。这又是一件完完全全的传统笔墨,山石勾勒皴擦,披麻斧劈间用,山间丛树兼用圈、点、染、勾多种画法画出,显示出钱松嵒于传统技法的了然于胸,浓浓古雅书卷之气满溢纸端。
王雪涛《双吉图》
136厘米×67厘米
估价:8万至12万元
启功《鹤林图》
101厘米×33厘米 1942年作
估价:8万至12万元
此图以意拟倪云林之《鹤林图》,并参迂翁雨后空林图设色之法,展现出启功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这幅作品在艺术传承的长河中犹如一座灯塔,为研究启功的艺术历程指引方向,同时也见证了绘画艺术在传承发展中的坚韧与活力。
江寒汀《双清好合》
132厘米×65.5厘米 1944年
估价:5万至8万元
吴青霞《百雁图》
105厘米×33.5厘米 1934年作
估价:3万至5万元
作此图时吴青霞24岁,组织画面、排布景物、骨法用笔已显大家风范。本幅于三尺竖条上写芦苇丛当,芦雁成群,远山如黛,近水渺渺。百雁约分四组,各安其位,不见一丝纷乱。岸渚芦苇以浓淡水墨中锋画出,起笔轻而收笔重,用笔迅而稳,干湿浓淡交替施用,不拘泥于细节,一派野逸之趣。
马晋《松荫三骏图》
53厘米×94厘米 1925年作
估价:5万至8万元
赵叔孺《龙马精神》
109厘米×38.5厘米 1932年作
估价:3万至5万元
姚华《佛手清供》
50.5厘米×54.5厘米
估价:3万至5万元
姚华的笔触细腻而精准,佛手、菊花、蜜饯果实、茶壶这些元素的组合,使画面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清供之景又透着禅意,几案上的物品仿佛是对尘世喧嚣的一种超脱,在这一方小小的画面中,观者能感受到宁静与美好,体会到前人对生活艺术的追求。
图丨中国嘉德拍卖提供
编辑丨赵玉国
校对丨子毅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中国收藏杂志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国嘉德2024秋季拍卖会
“千寻——重要私人藏近现代绘画珍品”专场
预展时间:11月26日至29日
拍卖时间:11月30日
展拍地点:北京嘉德艺术中心
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音频及视频号讲述的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创造无价
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全年12期 订阅价480元
邮发代号2-688 订阅热线1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