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就是那个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那个胡适之,那位新文化运动的领头人物。很多人在看过觉醒年代后都会对他有所了解,20世纪初他从美国归来,笃信无政府主义,他的回国为中国带来一场旋风,也带来了一场革命。他拉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的浪潮。
这也是个为爱痴狂的男人,他可以为爱寻觅一生,他一生的爱情,被文坛人形容成一个太阳和三个月亮,这种形容真的可行吗?他为什么坚持谈学术不谈政治?是什么铸造了胡适的性格,又是什么让胡适大彻大悟痛改前非?今天我们来讲讲这个复杂的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先生。
在如今这个思想开放兼容并包的社会中,胡适先生似乎并没有被年轻人追崇提及,他仿佛走下了神坛,回到了平凡的现实。在胡适的幼年跟青少年时期,有两个地方对他的影响相当大,一个是台湾,一个是上海。他是安徽绩溪人,幼年学于私塾(shu二声),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然后留学赴美,这个就很有意思了啊。
这个庚子赔款官费生,其来源大家一眼看清了,就是庚子赔款,1900年,也就是旧历的庚子年,清朝没打过,义和团运动此起彼伏,庚子之乱被残酷镇压,清政府向八国联军低头割地赔款,并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让中国人民背上了4亿5千万两的白银债务,而且还有0.4%的年息,趁人病要人命不过如此。不过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时任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据理力争,极力指明赔款不实,要求各国退还虚报赔款。
与此同时,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见了罗斯福一面,称美国可以将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以此作为津贴资助中国学生去美留学。罗斯福同意了他的建议。为什么美国人会同意这个提议呢?这是因为罗斯福看到了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士给他的备忘录,上面写着,哪一个国家能够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在精神和商业上取回巨大的收获。
他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利用青年赴美留学,用美国的思想改造他们,使他们成为以美国精神支配中国的新领袖。而胡适就是这一类赴美留学子弟,他在美国的老师是约翰·杜威,实用主义的理论建厦人。
在觉醒年代中,胡适只谈学术不谈政治的理论给人的印象很深,事实上,不只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自始至终都没有脱离这个想法。1958年胡适回到台湾,接任中央研究院的院长,在院长交接典礼的那一天,蒋介石亲自来到会场主持交接典礼,按照惯例就请蒋介石先上台致辞,结果蒋介石这样说道,身为中央研究院的院长,胡适之应该负起政治上的责任,要领导学生们。
胡适在台湾出生,后去上海读书,他母亲卖了首饰给他买书供他念学,胡适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胡适母亲嫁给他父亲是做填房的,因为前面两任都过世了。胡适母亲嫁给他的父亲其实很受气,太平天国的旧思想,吃饭都是男人先吃,男人饭量大,吃完以后,剩下的饭根本都不够她母亲吃的,于是只能泡水煮稀饭,女人们只能救着稀饭吃。
他母亲在胡家十分受委屈,连买块豆腐都要记账。母亲充满苦痛,但她时刻念叨着,你父亲是个文人,你一定不要辜负了他的期望,做个优秀的人。为了给母亲更好的生活,也为了完成父亲的期望,胡适来到了上海求学。
到了上海,他首先念的是梅西学堂,又去念城中学堂,他在城中学堂接触到了梁启超的思想。梁启超和康有为的戊戌(wu四声xu一声)变法给胡适一个很大的影响。梁先生说。咱们民族没有功德心。这句话胡适深以为然。而后,胡适转学到中国公学,他的英文基础就是在这里奠定的。
后来胡适又转学了,这时期他的生活状况每况愈下,那段时间他过的噩噩混混,每天就是打牌、喝酒,还逛窑子。后来有一天他喝的烂醉倒在路上不省人事,被警察关进了监狱里,后来出狱后他回到家照镜子,他想到,我怎么会成这个样子?这还是我吗?这对得起我母亲的期望吗。从此后他痛改前非,赶赴北京参加庚子赔款留美考试,也就是那时的清华学堂。在那场考试中,他英文只考了60分,物理和数学只是平平,但他国文是一百分满分,文学成绩十分优异,因此被择优录取,总成绩排名第55名。一个月后,胡适就背上行囊赶赴美国留学了。
到美国后,他进入康奈尔大学,开始了他11年的背井离乡生涯。在那里,他需要了自己最重要的女人之一,威廉斯,她既是胡适的红颜知己,也是胡适的精神导师。尽管威廉斯没有受过什么高等大学教育,但是充满艺术气质的她,却给了接受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胡适,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向。胡适在他的日记里说过,他经常跟威廉斯讨论国际局势,世界的变动,甚至讨论到妇女的问题,就是中国传统的妇女该如何变成一个独立的人格,胡适甚至和她谈心,说家里有媒妁之言,婚姻无法自主,对那场注定到来的包办婚姻,胡适很是厌恶,因此在美国,威廉斯给了他很大的安慰,对胡适来说,这个异乡女子就像是逐梦路上的一盏明灯。
1915年,他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认识了杜威老师。就是这个老师,让新文化的生命,在胡适身上诞生了。杜威这个人,口才不是特别好,讲话很谨慎,一个字一个字地斟酌,胡适就非常仔细地沿革了他老师谨慎这一点。但是杜威讲话非常有逻辑性,而且很有系统,而且他的学问有对应的理论,这是中国的学问中缺乏的一点。后来胡适回到北大去教书,他之所以能够风靡于北大学生之间,靠的就是他的研究理论。
在杜威的文学思想理论下,他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国内外文化的巨大差异,一次次的演讲,一次次的思索,让胡适慢慢领悟到。如今的中国文化如果要进步,那就必须要改变,那又该如何改变,又应该改变些什么呢?他觉得文言文很容易陷入富丽堂皇的假相中,心不对口,如何词能达意?所以他就提出一个想法,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应该用白话文?
所以在1917年的时候,胡适就在新青年,投了一篇文章,名叫《文学改良刍议》。这篇鼎鼎大名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作之一,放在今天来看,它不够合格,但放在那个时代,简直如一声炸雷,炸在了中国文坛土地上,炸在了陈独秀等急于改良的文人们心中。
至于胡适是因为什么回国的,他对新文化运动的想法到底如何,回到国内后,他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女人,她们又给了他怎样的改变,我们留待下期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