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2022年9月,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瞬间掀起全球舆论风暴。德国、丹麦、挪威等国展开了漫长的调查,而就在真相仍扑朔迷离之际,德国《明镜》周刊一篇评论文章公然宣称,“北溪管道被炸,对德国来说是一件好事。”这一言论不仅荒谬至极,更暴露出德国在所谓“盟友关系”下被摆布的无奈与屈辱。
文章作者试图为“北溪”管道爆炸正名,称德国不应为此事感到愤怒,因为俄罗斯经“北溪”出口的天然气一直遭到美国、波兰和乌克兰等德国“盟友”的反对。这种论调颇具讽刺意味——德国一方面在经济上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另一方面却在政治上被迫迎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将“盟友”的利益置于本国能源安全之上。所谓的“盟友”不仅没有为德国提供更好的选择,反而在能源问题上处处施压,甚至不惜直接破坏关键基础设施。这样的盟友,究竟是合作伙伴还是披着外衣的“经济劫匪”?
文章进一步辩称,失去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反而推动了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然而,这一说法很快被“世界能源统计”的数据戳穿。目前,德国超过77%的能源消耗仍依赖化石能源,而能源净进口占比依然高达69.8%。所谓的“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不过是一个美化现实的借口罢了。事实上,德国在“北溪”管道爆炸后的能源困境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剧。德国的企业和家庭被迫面对高昂的能源账单,而整个欧洲则陷入能源短缺的泥潭。所谓的“盟友”给出的解决方案,无非是将价格更高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强行塞进市场,进一步加重了德国的经济负担。
更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北溪”爆炸的幕后黑手,美国和乌克兰的嫌疑早已无法掩盖。今年8月,《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援引乌克兰方面的消息称,爆炸是由乌克兰官方实施的,且行动耗资约30万美元。这一切操作背后是扎卢日内下令执行的精准行动,乌克兰人员甚至伪装成“出海游玩”的游客,用一艘小型游艇成功接近目标实施爆破。这一细节不禁让人深思:乌克兰作为“盟友”,为何会对德国的能源基础设施下此毒手?
答案很明显,乌克兰不过是美国在这场代理人战争中的一枚棋子,而“北溪”管道的爆炸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早在2006年,美国外交官便公开反对德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指责“北溪”是对欧洲能源安全的威胁。然而,真正的威胁并非俄罗斯,而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的霸权主义逻辑。通过破坏“北溪”管道,美国一举实现了三个目的:第一,切断俄罗斯与欧洲的能源联系,削弱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第二,迫使德国等欧洲国家高价购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将经济利益直接装入华盛顿的口袋;第三,进一步挑拨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确保欧洲在对俄制裁问题上继续保持一致。
对于德国而言,“北溪”管道爆炸的背后,不仅是一场能源危机,更是一场对其国家主权与独立性的重大打击。德国作为欧洲的经济引擎,本应在能源问题上掌握更大的话语权。然而,在美国的多重压力下,德国不仅失去了经济上的自主选择权,还被迫充当美国反俄战略的“先头部队”,在损害本国利益的同时为美国充当打手。这样的局面,德国真的能称之为“好事”吗?
从更广泛的国际视角来看,“北溪”事件还揭示了美国霸权对全球秩序的破坏性影响。美国一方面高喊“民主与自由”,另一方面却用阴谋与破坏维持其全球霸权。欧洲长期以来以盟友关系为借口,将自身安全与经济利益寄托于美国之下,结果却一次次沦为美国战略图谋的牺牲品。德国“北溪”事件不过是其中一个缩影,而类似的操作在中东、亚太等地区早已屡见不鲜。
对于中国而言,“北溪”事件提供了深刻的教训。首先,中国必须警惕类似的外部干预和破坏行动,加强对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尤其是在能源、通信和交通领域。其次,中国应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更加平等与多元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避免陷入单一依赖的困局。最后,中国需要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强有力的声音,揭露霸权主义的本质,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全球能源新秩序。
德国《明镜》周刊的那篇文章试图用一种荒谬的逻辑将“北溪”管道爆炸合理化,但这只是为掩盖深层次问题的一次失败尝试。德国的能源困局不会因“盟友”的背刺而解决,而欧洲的独立性也无法在美国的操控下实现。对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而言,“北溪”事件的真正启示在于:唯有摆脱霸权主义的桎梏,追求真正的自主与合作,才能避免沦为下一次被“炸掉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