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34位功臣中,朱元璋杀死30个,剩下的四个人是谁?

世人皆知朱元璋是个"杀功臣"的皇帝,却不知这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在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身边共有34位开国功臣,这些人都是跟随他南征北战、打江山的得力干将。然而,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最终却只有4人得以善终。有人说这是朱元璋残暴,有人说这是权力的游戏,但真相究竟如何?这四位幸存的功臣,又是凭什么在血雨腥风中平安度过?他们与其他功臣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尘封的历史,解开这个令人费解的谜团。

一、开国功臣的陨落

洪武二十四年的一个深夜,京城南郊传来一阵阵哭声。原来是蓝玉的家人在为这位曾经的开国功臣收殓尸首。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这位征战沙场的名将还是朝廷的梁国公,谁能想到他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人常说"朝里无人好做官",这句话用在明朝开国之初再合适不过了。就拿蓝玉案来说,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案子。这位征战一生的名将,前脚刚在北方打了胜仗,后脚就被告发谋反。朱元璋一怒之下,不但将蓝玉满门抄斁,还连带株连了三万余人!

这还不算完,就在蓝玉案发生的前几年,另一位开国功臣胡惟庸也落了个同样的下场。胡惟庸是当朝丞相,位居百官之首,可谓位极人臣。可就在洪武十三年,他突然被告发谋反。这一案子一查就是三年,株连人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之多!

再说说李善长的结局,那可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这位当年跟随朱元璋起家的老臣,不但是开国功臣,更是朱元璋的老师和谋主。可就在洪武十三年,他却因为"知逆不报"的罪名被下狱,最后在狱中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令人感慨的是冯国公冯胜的遭遇。这位曾经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大将,因为与蓝玉交好,也被牵连其中。朱元璋派人审问他时,他只说了一句"臣死不足惜,只望皇上以后善待功臣",就咬舌自尽了。

颖国公傅友德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位征战沙场的猛将,因为蓝玉案被牵连,最后在狱中服毒而亡。据说他临终前还在喃喃自语:"我傅友德一生为国征战,没想到到头来却落得这般下场。"

这些功臣的命运,就像是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一个倒下,就会带倒一大片。洪武年间的京城,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胡惟庸案,后是李善长案,再到蓝玉案,每一个案子都像是一张大网,网住了无数朝廷重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案子之间还互有牵连。就拿临川侯胡美来说,他不但涉及胡惟庸案,还被牵连到了蓝玉案中。定远侯王弼本来没什么事,却因为替蓝玉说了几句话,也落得个满门抄斁的下场。

这些功臣倒台的背后,往往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曹国公李文忠,他是朱元璋的妻弟,按理说应该安全无虞。可就因为替下属顶撞了一次上司,最后也难逃一死。淮安侯华云龙就更冤了,仅仅因为私藏了一些元朝宫中的物件,就被朱元璋下令处死。

二、四位幸存者的共同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朱元璋杀戮功臣的血雨腥风中,四位功臣却能全身而退,这绝非偶然。他们分别是武定侯郭英、信国公汤和、平西侯沐英和长兴侯耿炳文,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

郭英的为官之道堪称典范。据史料记载,他在朝廷任职期间,从不炫耀功劳,也不结党营私。有一次,其他大臣们都在朱元璋面前夸耀自己的战功,唯独郭英默不作声。朱元璋问他为何不说,他只是躬身回答:"臣不过尽本分罢了。"这种谦逊的态度,让他在朝廷中始终保持着低调的处事风格。

汤和则深谙"急流勇退"之术。在他位居高位时,突然以年迈为由请求致仕,回到了老家安徽凤阳。这一举动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智慧。他选择在功高位重时主动退出,而不是等到树大招风。据记载,当时有大臣劝他留任,他只说了一句"功成身退,方为智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沐英的生存之道更为独特。作为朱元璋的养子,他从不参与朝廷政务,而是专注于军事。洪武年间,他多次率军出征,但每次凯旋而归后都立即交出兵权,从不恋战。史料记载,有一次朱元璋问他为何不留在京城,他回答说:"臣习惯了边关生活。"这种主动远离权力中心的做法,为他赢得了安全。

耿炳文则是靠着过硬的军事才能立足。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但在朝廷中却极少发言。据《明史》记载,即便在朝会上被点名询问,他也只谈军务,从不涉及其他政事。有一次,其他大臣询问他对朝廷政策的看法,他只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臣只管打仗。"

这四人与朱元璋的私人情谊也很特别。汤和是朱元璋的老乡,两人年轻时就相识。史料记载,每次汤和回乡,朱元璋都会派人送去慰问品。沐英则是从小被朱元璋抚养长大,与朱元璋的感情近似父子。郭英和耿炳文虽然没有这样的私交,但他们都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四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善于远离权力中心。沐英长期镇守云南,耿炳文常年驻守边关,汤和选择致仕归乡,郭英则刻意淡泊功名。他们或主动请命外放,或选择告老还乡,将自己置身于朝廷纷争之外。

在日常生活中,这四人也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据史料记载,他们都过着相对简朴的生活,不像其他功臣那样广建豪宅、广蓄姬妾。洪武年间,当其他勋贵都在建造豪华府邸时,这四人的府邸却是朝廷中最朴素的。即便是位居高位时,他们也从不炫耀财富,不结交权贵,始终保持着谨慎低调的生活作风。

三、四人在朝廷中的特殊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四位功臣在朱元璋的朝廷中各有其独特的位置。他们不但在军事和政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以特殊的方式维持着与朱元璋的关系。

武定侯郭英在朝廷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他负责管理皇帝的禁卫军,这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职位。据史料记载,每当朱元璋微服出巡时,郭英都会亲自带队护卫,但从不打扰皇帝的行程。有一次,朱元璋夜访民间,遇到一群醉酒闹事的青年,郭英的卫队及时出现化解了危机,却没有打草惊蛇。这种既尽职尽责又不越权的表现,让朱元璋对他越发信任。

信国公汤和则是朱元璋的智囊团成员。在朝廷重大决策时,他往往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洪武十年,朝廷讨论是否出兵征讨云南时,大多数大臣都主张立即用兵。但汤和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应当先修整军备,等待合适时机。事实证明他的建议是正确的,这次等待为后来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沐英作为朱元璋的养子,主要负责镇守云南。他在当地推行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既安抚了当地少数民族,又巩固了明朝的统治。据记载,他允许少数民族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同时又把汉族的先进农业技术引入当地。在他的治理下,云南地区不但没有发生大规模叛乱,反而成为明朝的稳定边疆。

耿炳文则是朝廷的重要将领。他常年驻守边关,但与其他将领不同的是,他从不干预朝廷内政。有一次,其他将领联名上书反对某项政策,只有耿炳文没有参与。当朱元璋问起原因时,他回答说:"边关将领只管守土卫国,朝廷政务自由朝廷大臣商议。"这种严守本分的态度,让他在动荡的朝廷中保持了独特的地位。

这四人在处理与其他官员的关系时也很有特色。据史料记载,当其他功臣互相串联拜访时,他们却很少参与。即便是在朝会上,他们也只说分内之事,从不对其他部门的事务妄加评论。这种做法虽然让他们显得有些"不合群",但却避免了卷入各种党争。

在军政大权的处理上,这四人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智慧。当其他功臣都在扩充私人势力时,他们却主动交出不该掌握的权力。比如郭英在管理禁卫军时,从不私自调动军队;沐英在云南地区虽有重兵在手,却始终以朝廷命令为准;耿炳文即便在边关掌握重兵,也从不擅自行动。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人在朝廷各种重大案件中都保持着清白。当胡惟庸案、李善长案、蓝玉案等重大案件发生时,其他功臣纷纷被牵连其中,而他们却能独善其身。这不仅仅是运气,更是他们谨慎处事的结果。据记载,每当有大案发生时,他们都会主动向朱元璋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四、四人的后代命运

这四位功臣的后代命运也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功臣家族的轨迹。他们的子孙虽然继承了爵位,却都没有在明朝的政坛上兴风作浪,而是延续了先辈们谨慎低调的作风。

郭英的后人在明朝初年就选择了淡出政坛。据《明史》记载,郭英的长子郭通在继承爵位后,主动请求离开京城,到江南经营农田。二子郭晟虽然留在京城,但只是担任一个不起眼的小官,从不参与朝廷政务。到了第三代,郭家的子孙更是远离仕途,专心经营家业,成为了当地的望族。

汤和的后人则继承了他"急流勇退"的智慧。汤和的长子汤勖在继承爵位后,就以身体不适为由告老还乡。二子汤宪虽然在军中任职,但始终保持低调,不求升迁。据史料记载,当时有人劝汤宪利用父亲的声望谋求高位,他却说:"先父遗训,贵在知足。"这种态度让汤家在明朝初年的政治风暴中得以平安。

沐英的后人则继续镇守云南。沐英的儿子沐晟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和职责,继续在云南推行其父的政策。在他的治理下,云南地区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沐家的后人世代镇守云南,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政治现象。他们专注于经营自己的封地,不参与中央政治,这种做法让沐家在明朝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