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全军各大野战军都进行了改编,除了番号改为一、二、三、四野,兵团也正式成为一级编制机构。
第二野战军出了一档子怪事,各兵团、各军的排序,居然和之前中野时代完全不一致,顺序全乱了。这在四家野战军中可谓独树一帜。
二野共辖3个兵团。
每兵团下辖3个军,从第十军起,到第十八军,共9个军。
每军3个师,从第28师起,到54师,共27个师。
以下是二野各兵团、各军师和中野时代的对应关系。
第三兵团
第十军:原中野二纵,原4旅改称28师,原6旅改称29师,皖北独立师改30师。
第十一军:原中野三纵,原7、8、9旅依次改称31、32、33师。
第十二军,原中野六纵,原16、17、18旅依次改称34、35、36师。
第四兵团
第十三军,原中野四纵,原10旅、13旅和豫西军区武装依次改称37、38、39师。
第十四军,原中野四纵,原11旅、陕南22旅、豫西军区武装一部(包含淮海战役起义的国军110师)依次改称40、41、42师。
第十五军,原中野九纵,原25、26、27旅依次改称43、44、45师。
第五兵团
第十六军,原中野一纵,原1、2旅和豫皖苏军区独立旅依次改称46、47、48师。
第十七军,原中野十一纵,原31旅、32旅和冀鲁豫军区独1、3旅和独立支队,依次改编为49、50、51师。
第十八军,原豫皖苏军区等部队改编,原一纵20旅改称52师,军区独立旅改称53师,独2旅改称54师。
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们对比一下其他野战军。
西野改一野,军的顺序与原纵队一一对应。
一、二、三、四、六、七军,依次为西野时期的一至七纵。
华野改三野,军的顺序亦与原纵队顺序对应。
二十军——原一纵
二十一军——原二纵
二十二军——原三纵
二十三军——原四纵
二十四军——原六纵
二十五军——原七纵
二十六军——原八纵
二十七军——原九纵
二十八军——原十纵
二十九军——原十一纵
三十军——原十二纵
三十一军——原十三纵
三十二军——胶东军区最后一次出的主力,即著名的胶东四出主力的第四波部队。
三十三军——原渤海纵队与张克侠起义部队59军合编
三十四军——原江淮军区34旅、独立旅与何基沣起义部队合编
三十五军——原鲁中南纵队和吴化文起义部队合编
东野改四野,亦基本对应。
三十八军——原一纵
三十九军——原二纵
四十军——原三纵
四十一军——原四纵
四十二军——原五纵
四十三军——原六纵
四十四军——原七纵
四十五军——原八纵
四十六军——原九纵
四十七军——原十纵
四十八军——原十一纵
四十九军——原十二纵
五十军——滇军曾泽生六十军改编
五十一军——国军张轸起义部队改编
众所周知,番号、序列可不止于简单的数字,蕴含了部队的传统、荣誉,每个大单位排序第一的纵队,都不简单,哪怕不是绝对的战力第一,也至少是前二。比如东野一纵,虽说二纵不服一纵,战斗力有的一拼,但其他纵队哪个拉出来也不敢说和一纵平起平坐。
同时,番号、序列最好保持稳定,否则会给指挥协同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野为什么要把部队序列打乱重来呢?
笔者试作推想。
首先是第四兵团的三个军,应当是照顾了陈赓兵团的传统。
陈赓兵团在中野时期原辖四纵、九纵和民主建国军三十八军,后来三十八军撤编,改为陕南和豫西两个二级军区。改编之后,四兵团的三个军基本都还是原班人马。这倒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兵团的三个军,强要归纳,也有一点点规律可循。
1947年7月刘邓大军南下,带的主力纵队只有一、二、三、六纵,二、三、六纵的排序基本上按照刘邓大军时期的顺序。
最令人不解的是一纵的拆分。
五兵团的十六军、十八军都有老一纵的成分,再往上溯源,一纵是最初的老一纵和七纵合编形成的,这两个纵队都是冀鲁豫军区部队升级的主力。十一纵也是冀鲁豫军区部队。
也就是说,五兵团的三个军,主要源流都是当年冀鲁豫军区出来的。带上后开辟的豫皖苏军区部队,可算作是以老带新、以强配弱。
然而不管怎么说,把一纵从原来的老大,放到老末,这个滋味怕是不太好受。
内中还有没有别的原因?笔者还未深挖,敬请各位方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