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对于解决基层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问题,缩小城乡卫生健康服务差距,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针对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且布局不均,部分病种市域外就诊率较高,医保资金运行压力较大等问题,山西省运城市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率、多维度、全方位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蓄势赋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必须从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网络、健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机制、兜牢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加强支持性政策保障力度四个方面下功夫,积极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要高位统筹,上下贯通,合理配置优质医疗资源。着眼全方位扩容、均衡性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强市县两级龙头医院,积极打造县域医疗次中心,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不断壮大优质医疗资源总量,形成“市优、县强、乡活、村稳”的分级诊疗格局。目前,运城市有三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40家。市中心医院作为承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连续3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稳居“A”级别,位居山西省地级市医院之首,并获批4个国家级、9个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在该市13家县级医院中,9家县级医院被纳入国家首批“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县医院名单;2023年,成功创建8个县域医疗次中心,2024年又遴选12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创建工作。
二要政策激励,“推拉”结合,不断健全下沉帮扶机制。要让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性下沉,仅靠情怀是不够的,既要有“推下去”的硬性机制,更要有“拉下来”的利益驱动。
运城市中心医院牵头成立医共体、医联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城市医疗集团,辐射带动市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促进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全覆盖。13个县(市、区)均成立以人民医院为龙头、整合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域内唯一法人的医疗集团,强化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共享帮扶。卫生健康部门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强化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考核,确保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落得下”。
三要能力再造,供需匹配,切实兜牢基层服务网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农村大量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向城区集聚,使得农村人口进一步减少而老年人占比进一步提升。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突出一般头疼脑热救治、急危重症识别、疾病预防和全人群健康管理等工作,让农村居民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近5年来,运城市推行“县管乡用”和“乡招村用”,共计为县、乡医疗机构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091人,采取公开招聘、派驻帮扶、统筹调剂、岗位培训、学历提升“五个一批”方式,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目标,大学生村医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中坚力量;扎实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累计培训在岗村医15864人(次)。运城市通过新建、改扩建、回购等方式,实现行政村集体产权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市财政投资2000万元连续两年共遴选200个村卫生室,按照星级达标工程、功能完善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进行改造提升。该市做实家庭医生签约,不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居民的黏性,让下沉的优质医疗资源“沉得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得住”。
四要部门联动,破立并举,持续完善支持保障政策。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能局限于医疗机构硬件设施以及医务人员短期到下级医疗机构坐诊、查房和规定性帮扶等,还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打破现有影响下沉积极性的政策规定,使下沉措施有法可依、健康发展。
编制部门须建立落实编制动态管理机制,使下沉人员到受援医疗机构任职时,能够“名正言顺”、做到人编岗一致。财政部门要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减轻医院运行压力,助力医院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需探索建立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薪酬分配机制。医保部门需研究在县级医疗集团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付费的背景下,优化调整DRG费率,选择部分无并发症或合并症、医疗费用相对稳定、各级别医疗机构都能开展的病组,按照低级别医院费率计算病组支付标准,倒逼高级别医疗机构主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想方设法将治疗难度较低的患者留在基层,合力提升县域内就诊率、基层就诊率。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统筹发展全局,综合各方利益,既突出公益导向,又尊重市场法则,持之以恒、稳妥有序推进,才能以经济、可持续的投入产出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信息来源:健康报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