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乡愁》之174

“拜年”系列之一

关于钱,有这样一个经典的解释:这个东西,可以缓解夫妻关系,增进朋友感情,有效拥护亲情,治疗脾气不好的,治疗没事找事的。

反正有啥治啥,唯一不好的就是——总断货。

关于人性,也有一个非常好的解释:千万不要从物质层面和感情层面去试探人性,因为这样会让您失望的。

有信仰的人或许会好点,但有时连上帝也是无法拯救的。

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价值观混乱的年代,有时候人性是不堪一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最盼着过年。

过年时,偶尔会有新衣服穿,有时候会多少有点压岁钱。

那时候的压岁钱很少,从一两角钱到五角,再到一元、两元,都让孩子们欢欣不已。

快过年时,家家户户都拿出了压箱底的东西,来准备过年。

在生产队的时候,尽管家家都穷得要掉渣了,但饺子多少是要包一点的。

有次在六姨家,过年的时候白面实在不够了,六姨就找了点高粱面,和白面掺在一起,凑合着做面皮;没有肉馅,就包了红萝卜馅的饺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人家的饺子煮出来,锅里是一堆胖嘟嘟、白生生的白面水饺。

但那次六姨家的饺子煮出来,一锅都是红色的高粱面的水饺。

尽管不怎么好吃,但毕竟是过年了,饺子还是要吃一顿的。

打扫完屋里的灰尘,用扫帚划拉掉屋角的蜘蛛网,剩下的还要买几张门神、年画。

到腊月二十三日吃灶前,去“请”一张木板印刷的花花绿绿的灶王爷。

贴在黑黢黢的厨屋里灶台的上方,祈盼着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再去集市上花五分钱买一张红纸来,自己或请人写两幅春联,贴在屋门和院门上。

所以,那时候的春联是各种字体都有,也是剪裁得七长八短的纸张。

有的人家买的红纸不够了,还想着多写一副对联,就将红纸剪裁得很窄。

但不管怎么样,有红纸写的对联,还是会给破家里带来一些喜庆气氛。

那时候,很多前辈们都不识字。

请人写的对联,有时候还会将春联上的字写错了,惹得很多人驻足笑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有一年,家族的一个大爷不会写字,买了张红纸,请家族的一个爷爷写了几幅对联。

那位爷爷是个老学究,动辄将鬼谷子的话挂在嘴边:“事变而能治效,穷而能达,措身立功而能遂者,可深交……”

他的那套“之乎者也”,不但唬得我们一群孩子一愣一愣的,即便是大人们,也都是听得云里雾里的。

等大年初一拜年的时候,很多人到大爷门前时,都站住脚看对联,看完了还捂着嘴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爷很得意,对大娘说:“这字写得,还得说是咱大叔。恁看,几家的对联都是别人写的,大家路过的时候看都不看一眼。就咱家的对联,人人过的时候都要站住看,明年还是要请大叔再来写。”

大娘也是没文化的人,就跟着哼着哈着地,说:“老将,明年喊咱大叔写对联的时候,想着揣包烟过去,别口水蘸吐沫地劳烦人家,人家的笔墨也是钱啊!”

大爷点着头,连声说:“恁这话,也在理。”

改天,大爷出去门口站着时,一个年轻人经过,和他打招呼后,立住脚看对联,看完也是笑。

大爷仔细看年轻人,见他笑得有些邪乎,就拉住问:“小子,笑啥呢?说给恁大爷听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人嘴快,说:“大爷,不对茬啊,恁家对联的横批写错了。”

这句话把大爷说得一愣,摇着头说:“对联是俺大叔写的,他老人家一肚子的墨水,咋会写错!恁丑(欺负)俺不识字啊?”

年轻人说:“大爷,恁老人家仔细瞅瞅横批,是几个字?”

大爷抬头看了半天,才发现横批只有三个字,心里顿时一慌,也感到有点不对劲了。

扯住年轻人说:“小子,咋回事,恁给俺说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人说:“大爷,这两边的对联没啥毛病,问题就出在横批上。大爷爷要写的是‘助人为乐’,是四个字。但恁瞅瞅,现在就只有三个字,成了‘助人乐’了。怪不得俺听说,很多人到恁门口就乐,三个字的横批,肯定逗人乐啊!”

这下,顿时有点“张飞画扇子,愁死齐白石”的感觉了,大爷脸上挂不住,嚷着要去找那位大叔理论。

年轻人说完了,才感到后悔,早一溜烟地走了。

最后,还是大娘扯住大爷说:“老将,别去理论了,大年下的,别整不素净。”(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