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即将下台之际,突然撬起中美贸易基石。

近日,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发表2024年度报告,称鉴于中国持续以制造业为发展重心,并“迫使其他国家吸纳其过剩产能”,建议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成员

所谓“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就是最惠国待遇。该“待遇”长期有效,不需要像最惠国待遇那般每年审查可行性。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相关法案,中国2001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对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于次年1月1日生效。

可以说,这一条约是2000年中美谈判的成果,也是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发展20多年的一个助力。然而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越发难以接受,开始找各种理由毁约。

一旦美国政府采纳这一建议,中国的贸易地位将降至与俄罗斯、朝鲜、古巴等国家相同的水平,美国国会也将重启对中国贸易行为的年度审查。同时还意味着,中国商品将被迫适用于美国非最惠国关税税率,为42%,这将重创中美经贸。

就在USCC发布这份报告前几天,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提议,对中国的贸易地位进行重新谈判。

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和他的团队就放出消息,一旦上台,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60%。如今拜登即将下台,美国众议院和美国国会接连行动,大有为特朗普对华加税扫清障碍的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朗普已决定对华加税

实事求是地讲,取消“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以及对华加征关税提议,美国国会官员不止一次提及,两党议员都希望对华更强硬,特朗普提名的国务卿卢比奥,更是将给予中国贸易优惠视为“最灾难性决定”之一。事实果真如此吗?

数十年来,美国制造业的外流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但仅将此归因于对华开放贸易大门,显然过于简单化。美国制造业外流的现象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当时,美国国内制造业利润率相较高附加值的金融及科技产业明显偏低,资本自然流向盈利更高的领域。

这一趋势初期主要受益者是亚洲的日本和韩国,而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成为新的产业承接地。当前,则又有转向东南亚国家的迹象。

而美国放弃低利润制造业后,借助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从中国进口了大量实物产品。许多美国议员有意忽视这一点,还营造出一个“受害者”的形象,说白了都是为了自己的政治诉求。

因此,通过加征关税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更像是一种政治口号。美国税收政策中心指出,如果特朗普依据其提出的关税政策实施,那么到2025年,普通美国家庭的税负将平均增加2940美元,税后收入下降2.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或是为特朗普铺路

进一步分析,美国本土无法生产的产品,依赖进口是必然选择。因此,加征关税并不能减少对这些产品的进口,只会使国内消费者承担更高的成本。而即便制造业成功回流,这一过程也需时间积累,不可能在短短四年任期内完成产业自给自足的转变。

拜登在其任内,也不是没想过解决这个问题,还制定了诸多促进国内制造发展的计划,但效果仍不显著。如今临近下台,希望为下任提前扫清障碍,可事实是美国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简简单单靠加税就能解决的。

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政客们需要跳出狭隘的保护主义框架,重新评估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而不仅仅是以邻为壑、构筑“小院高墙”,结果只会损人害己,破坏全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