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从预测到干预,听马长生教授分享近期研究及房颤消融治疗要点
整理:医学界会议报道组
审核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马长生教授
房颤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方法来预测和预防。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团队在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Plasma Proteomic Insights for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Predictors and Potential Drug Target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的文章,探究了房颤预测与干预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及靶点。“医学界心血管频道”荣幸邀请到马长生教授对该研究进行解读,并分享房颤消融治疗的新进展。
图.研究截图
新研究:预测房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与干预靶点
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研究利用UK Biobank的血浆蛋白质组学数据,在纳入的38,784例无房颤病史且基线数据完整的受试者中对2923种循环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IV型胶原蛋白α1链(COL4A1)以及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Ret(RET)在队列分析中与房颤显著相关,RET蛋白被确认为可药物靶向的分子。
马长生教授介绍,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基于血浆蛋白质组学技术,识别了多种可能与房颤发生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特定蛋白质的水平与房颤风险存在显著关联,而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还验证了这些标志物与房颤之间的因果关联。
“这些数据为房颤的早期检测和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是在精准医疗方面,所鉴定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患者风险分层,从而采取个体化的预防策略。”马长生教授说。此外,这些标志物作为潜在的药物靶点,有望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推动房颤治疗从“控制”向“预防”转变。
图.队列研究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
(A)发现队列;(B)验证队列;(C)孟德尔随机化结果
规范管理流程,
提高房颤消融手术安全系数
房颤射频消融术是房颤重要的控制心律的方法,同时,随着其适应证的进一步扩大,对其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颤导管消融的严重并发症包括死亡、需要穿刺引流或外科处理的心脏压塞、卒中、左心房-食管瘘等,其安全性高度依赖医疗单位和术者的经验水平,而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导管设备的快速改进,最近5年,国内外的房颤导管消融术并发症显著减少。
在房颤导管消融领域,北京安贞医院始终走在国内和国际电生理领域的前列。马长生教授提到,要提高房颤导管消融的安全性,术前精准评估是基础。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为每位接受房颤导管消融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对左心房结构的评估。
对合并其它心血管疾病或非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会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的术前准备方案。对于高风险患者,术前会进行抗栓方案调整,必要时安排麻醉科会诊评估,确保整个手术过程的风险最小化。马长生教授介绍,在手术中,其团队会采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结合实时超声成像技术,使导管定位更加精准。实时监测导管的接触压力是术中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可以有效控制消融的深度和范围,避免心肌组织的过度损伤。
此外,术中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神志、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并发症可能。术后继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便在出现并发症时及时处理。同时,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为患者安排了定期随访计划,包括心电图、超声检查和症状监测等,评估术后效果和复发风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心房颤动术后管理中,人工智能(AI)和远程监测技术提供了新的手段来提升效率和患者体验。马长生教授说道:“我们可以利用AI对患者心电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识别潜在复发的早期信号。例如,通过心电监测设备收集患者的日常数据,并结合AI算法,能够对心率及心律异常、心律进行精准预测,从而快速响应。”
此外,通过智能手机应用或可穿戴设备,患者可以便捷地上传日常监测数据,使社区医生能够随时获取患者的实时信息,进行个性化调整和干预。远程监测和AI的结合不仅提高了社区管理效率,还显著改善了术后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多途径辅助心血管疾病治疗更科学、更精准
最后,马长生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后续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心血管内科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
马长生教授介绍,其团队正在计划联合国内顶尖心血管中心共同开展多中心RCT研究。这些研究将帮助获得更具广泛适用性的临床数据,从而制定更科学的治疗策略,推动心血管内科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多中心RCT不仅能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推广性,还将提高中国在全球心血管病治疗领域的学术地位。
▌2.AI辅助医生诊疗
同时,针对AI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巨大应用潜力,马长生教授的团队正在开发并优化一套基于AI的辅助诊治系统,旨在通过对大量临床数据的分析,为医生提供智能诊治建议和风险评估。这一系统将帮助医生更快速地识别房颤患者的特定病情及并发症风险,尤其在筛查高危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等方面,AI的辅助作用将极大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和精确度。
“未来,我们还希望将AI诊断应用到患者的术后管理和远程随访中,以提升患者的长期依从性和疗效。”马长生教授说道。
▌3.改良手术技术以降低房颤导管消融复发率
房颤导管消融术的复发率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马长生教授团队正着力于改进现有的消融技术,以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写在文末
在近期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上,公布了备受关注的PROMPT-AF研究,该研究由桑才华、蒋晨阳、董建增、马长生教授领衔,科学验证了“改良2C3L”术式相比传统治疗方案(肺静脉隔离)的优势,标志着中国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房颤的临床治疗水平将跨上新台阶。
专家简介
马长生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
现任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市心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主任
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慢病远程与智能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Circulation副主编,PACE主编,Europace、JICE、Circulation AE、CMJ等国内外30余种学术期刊编委。
北京市科委心血管领域“领衔专家”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北京学者”“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高层次卫生技术领军人才”“推动北京创造的科技人物”,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900余篇(其中SCI收录243篇),主编《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图谱》、《介入心脏病学》等学术专著多部,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责任编辑丨 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