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半百老英雄
又当部长又当兵
山高水深何足惧
手举马灯照万人

这是红军女战士李坚真写的一首山歌。歌词中描述的对象,正是长征途中的林伯渠

林伯渠是我党少数几个从20世纪初就从事革命活动的老一辈革命家之一,他见证了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并为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在波澜壮阔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林伯渠更是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伯渠

因在财政经济方面出色的能力,林伯渠在长征途中担任红军总供给部长兼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主要负责筹粮筹款,保证部队的粮秣供给。一路上,他每天都带上“五件宝”和红军指战员一起,艰难行军。他是长征的亲历者,也是长征的记录者,他在枪林弹雨中写的日记,也成为我们从不同角度探究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奇迹的一面窗口。

近日,红船编辑部对话了林伯渠外孙齐放,齐放向我们娓娓道来外公林伯渠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让我们对这位跨越了两个世纪的革命先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敬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伯渠外孙齐放

长征路上的五件“宝物”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决定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向湘西战略转移,从而拉开了波澜壮阔的长征序幕。这一年,林伯渠已经48周岁了。

“通常而言,我们纪念长征,主要讲的是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的那支部队,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历经两万五千里的艰苦征程,最终抵达陕北。外公参与了长征的全程,在长征之前,他任瑞金苏维埃共和国财政部长。长征初期,他被任命为红军总供给部部长,并担任罚没征收委员会主任,主要负责红军的行军、筹钱、筹粮、筹服装等工作。”齐放讲述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外孙:林老长征时的五件宝

齐放还特别提到,外公林伯渠在长征途中随身携带了五件“宝物”,分别是:一根棍子、一双草鞋、一个粮袋、一盏马灯和一个军挎包。这五件“宝物”自长征开始便一直伴随林伯渠左右,直至长征胜利结束。对他而言,这几件看似普通的物件就是无价之宝。

“当时中央机关和军委机关编为两个纵队,其中中央机关和政府机关等编为中央纵队,代号‘红章纵队’。队伍中包括了很多老干部,其中就包括外公。实际上,前面和后面的部队对这一支队伍保护得很好,只有几次跟国民部队有过摩擦,长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走路,而且走得非常快。虽然没有在战斗中遇到特别大的危险,但是他有一个很痛苦的事情,有痔疮,一天走那么久的路,痔疮会经常犯,导致严重的出血等情况,他都得自己处理。快50岁的人长途跋涉,痛苦是可想而知的。”齐放回忆道。

在长途的夜行军中,林伯渠年纪大,身体也较弱,自然比年轻同志更容易劳累和疲乏。但他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从不说苦。而那根几乎不离身的棍子,在长征途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由于白天有国民党的飞机来轰炸,所以他们多半是白天宿营,晚上行军,经常在漆黑的夜里走山路,而且每天的行军里程大概至少70里路。很多山路蜿蜒崎岖、又湿又滑,外公就拄着那根拐杖赶路。它最有意义的地方是过草地的时候,草地上遍布沼泽,稍有不慎,人就会掉下去,外公走在队伍前面,用那根棍子探路,辨别哪些地方可能隐藏着深不可测的沼泽,以免队伍成员陷入险境。所以说那根棍子在长征的途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齐放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伯渠在长征中的用品

据齐放介绍,每次行军时,林伯渠总是提着一盏小马灯,或前或后的照顾着同志们。他不仅是在险隘难行的路口,举灯照耀着让同志走过去,叮嘱大家小心,还交代后面的同志要注意险路。每到黑夜,每遇溪流隘口,他都要用小马灯为大家照明,引导大家安全通过。

“他的小马灯从不个人占用,一定要把光亮照向大家。”红军女战士李坚真曾用山歌唱道:“年过半百老英雄,又当部长又当兵。山高水深何足惧,手举马灯照万人。”以此表达怀念林老的感念之情。

这盏马灯记录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很多故事,林伯渠对这盏马灯也是深怀感情,他曾写下《记长征马灯》这首诗,以此纪念这段经历。后来,这盏马灯被捐赠给当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长征马灯的诗

至于军挎包,是红军顾问李德赠送给林伯渠的。在长征的艰辛岁月里,林伯渠身兼红军总供给部长与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的重任,肩负着筹粮筹款的艰巨任务。为了便于其开展工作,李德特地赠予了他一个精巧的德国制造牛皮公文包。

“从长征开始的时候,外公就背着这个军挎包,包里装了一些重要文件,他的日记,还有一枚中华苏维埃财政部的铜印。后来在穿越草地之前,那枚铜印在松潘附近的藏区不慎丢失了。直到80年代,有一户藏民翻修房屋时,意外发现铜印从梁上坠落。这户人家将这枚铜印视为珍宝,不管生活多么艰辛,始终未将其卖掉。如今,这枚大印存放在瑞金财政部的展览馆中,见证着那段峥嵘岁月。而外公背过的军挎包,同样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

作为长征的亲历者,画家黄镇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长征中的所见所闻。林伯渠手提马灯的形象印在黄镇脑海里,长征途中,黄镇为林伯渠画过一幅素描,取名《夜行军中的老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镇在长征中所画林伯渠《夜行军中的老英雄》

画中,林伯渠身穿红军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胡须很长,面容清癯,颧骨突出,头发花白,左手提着马灯,右手拄着拐杖,昂首挺胸、阔步前行。长期的长途急行军,令林伯渠日益消瘦,但革命热情和斗志并没有消减半分,体现了林老坚定地革命意志。

“实际上,组织为照顾他的身体,给他分配了一匹马。但是外公坚决不搞特殊,不享受特殊照顾和待遇。警卫员看着他步履蹒跚,多次劝他骑马前行,他始终不肯,而是用马来驮背包和文件。他还风趣地说:大家都用两条腿走,我现在已经多了一条‘腿’了,为什么一定要用四条腿呢?他坚持自己走路,拄着拐杖、绑着腿、穿着草鞋和红军们一起爬雪山过草地,走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说到这些,齐放情不自禁地述说了自己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外孙齐放:总供给部部长 长征是宣传队

为筹集粮款“约法三章”

在长征途中,林伯渠任总供给部部长,任务是负责筹款、筹粮,保证部队的供给。在彼时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此任务显得尤为艰巨。但他一路克服重重困难,为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战士筑起了一座“可移动粮仓”,以他严谨细致的专业态度,照亮了漫漫长征之路。

那么,如此艰苦,又缺乏后方支持的长征途中,林伯渠是如何解决队伍吃饭问题的?齐放向我们讲述了其外公的这段经历。

“我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尤其是部队行军打仗,走到哪里吃饭都是一个大问题。刚开始长征的时候就由外公担任总供给部部长,总供给部当然不光是解决吃饭问题,还要提供各种给养,比如服装、武器、弹药,包括医药,以及部队行军打仗所需要的所有东西。”

齐放提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只是做一个战略转移,准备向西北方向走,所以起初准备了大量物资,挑了很多东西在路上,队伍有8万多人,行动很慢。但是前有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后有追兵紧逼,红军不得不边行军边打仗,在此过程中,物资逐渐消耗殆尽,粮食问题时常困扰着他们。所到之处,红军只能依靠打击土豪劣绅、搜寻粮食来维持生计。

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外孙齐放:严明筹粮纪律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为了筹备物资,长征途中,林伯渠“约法三章”:一切缴获要归公,该分配给群众的分给群众,该留给部队的留给部队;个人不能私拿私分一点物品;不准吃土豪家的东西,也不准在土豪家煮东西吃。

同时,林伯渠还制定了《各部队取用没收品征发品办法》,规定十分详细。比如谷子可以按需领取,取用盐、油、洋油照市价减半。在物资供应上,先收集起来,再将布匹赶制成衣服、绑腿等,按照新制定的供应标准进行分发。这个规定使战士们基本的吃穿用度得以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红军总供给部部长的林伯渠

“筹粮最困难的时候是在过雪山草地,进入藏族地区。因为本身少数民族人口就少,在国民党和当地土司的宣传下,好多人都跑了,找人也找不着,正好赶上麦子成熟,就只好直接下田去割麦子,然后带上。但外公一直跟大家强调红军的纪律,走到哪儿都要弄清楚这些粮食是谁家的,中农以上的富农或者土豪的粮食原则上是可以没收的,但是贫下中农和老百姓的粮食是要付钱的,不能随便拿走。”

在没收和征集粮食的工作中,林伯渠十分注意维护少数民族利益。过草地前筹粮时,林伯渠起草了通令,要求各部队只有在其他办法不能解决粮食问题的时候,才允许收割藏民田中已熟的麦子;收割普通藏民麦子时,必须将所收数量、原因等,用墨笔写在木牌上插在田中,藏民回来后可拿木牌向红军领回粮钱。

在维护少数民族利益上,齐放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1935年,外公他们走到了藏区边界,那时候周边已经没有吃的了。走了好几个村庄才在一户人家草席下面的炕洞里,发现了被藏的200斤玉米。战士们想直接拿走,外公却慎重提出,要先弄清物主是谁。他说:如果是地主,我们按政策没收,如果是普通百姓,就按市价收买。后来,经过调查,物主是一户中农,于是外公他们留下信和钱,才将粮食背走。

尽管长征经过的地区筹集粮款非常困难,林伯渠还是严格要求部属注意政策,在没收和征集粮食的工作中,防止侵犯群众利益,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利益。最终,林伯渠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中央交办的工作任务,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外公一路行军,一路工作,每到宿营地,别人休息了,他还要忙着开会、调查、筹集和分配粮款物资,十分辛苦。那个时候,红军非常注意跟群众之间的关系,一路做群众工作,让群众认识红军,支持红军。”

据统计,红军在四川懋功停留期间,林伯渠领导供给人员征粮58000余斤;过草地前,两次总计筹粮115万斤,为红军的行动提供了后勤保障。

长征的记录者

林伯渠是长征的亲历者,也是长征的记录者。在枪林弹雨、风餐露宿的间隙,林伯渠坚持写日记,记录长征途中的行军、作战、所思、所见。

“这个日记叫《长征日记》,记录了从1935年5月至1935年11月期间,外公所亲身经历的艰苦长征历程。这部日记并没有正式成书发表,仅曾在《中共党史研究》上刊出过,如今藏于中央档案馆。日记中详细记载了每日行军、露营的情景,以及部队人数、物资的变化,筹粮、筹款分配等各项事宜。它不仅是对长征这段人类历史上艰苦卓绝斗争的真实写照,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档案资料。”齐放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日记》部分内容(齐放供图)

据齐放介绍,这本日记是记录在64开的小笔记本上,便于携带,用铅笔书写,共有60多页。因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日记内容也很简洁,要点突出,涉及行军、会议记录、筹集粮盐等重要事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日记》部分内容(齐放供图)

例如红军强渡大渡河后,召开总结会议,林伯渠在1935年6月1日的日记中,记录了这次会议,张闻天同志在会上,总结了渡河成功的原因:(一)党与军委战略正确;(二)红军英勇;(三)群众拥护,并提出了今后的重点任务,提高士气,消灭敌人;巩固和扩大部队,加强地方工作;瓦解白军。

日记中还较为具体地记录了红军每日行军里程,到达地点等情况,如:6月11日的日记记载,行军约八十里;6月12日,行军五十里;6月13日,行军约六十里。

此外,日记中还详细记载了筹粮、分粮等工作的情况,因为林伯渠在长征中主要负责筹集军饷,如8月9日的日记,记录了当天供给会议和制定二次筹粮计划等内容;再如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吴起镇;10月25日,在这里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在当日的日记中,林伯渠记录了,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所做报告的重点内容。

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出,林伯渠作为长征的亲历者,他的日记得以保存下来极为珍贵。而这部日记也成为我们从不同角度探究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奇迹的一扇窗。

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外孙齐放:林老关于长征的四首诗

诗歌里的长征

长征路,承载着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也凝聚着二万五千里的坚定意志。在这条充满艰辛与辉煌的道路上,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也留下了无数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篇。

其中,林伯渠也曾以诗记录长征红军的征程,其笔下共留下四首诗篇,每首诗都承载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这四首诗分别是——

1934年10月所作的《别梅坑》。

1935年9月创作的《巴西阿西》(亦名《长征》)。

1935年10月完成的《初抵吴起镇》。

1959年9月所作的《记长征马灯》。

齐放对外公在长征出发前夜所作的《别梅坑》记忆深刻,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

在中央苏区一年多的战斗和工作中,林伯渠与何叔衡结下了深刻的友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林伯渠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何叔衡则被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

“在突围转移的前一天,何叔衡特地邀请外公至其住处,共赴惜别之宴。两个人一杯花生米、两杯清酒,相谈甚欢。他们两人都是建党之初的老党员,何叔衡还是一大的代表,何叔衡年纪很大了,长征开始时中央就决定他留下坚持斗争,而外公则参加长征。他们两人依依惜别,相谈至深夜。何叔衡知道林老此行必是艰难跋涉,于是将他女儿为他织的毛衣脱下来送给他。外公再三推辞,但拗不过何叔衡,就收下了这份礼物。但没想到,两人这一别,再也没能相见。”回忆起外公这段经历,齐放不禁红了眼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表离别之情,林伯渠取过笔墨,创作了《别梅坑》一诗,送予这位情深意重的老战友:

共同事业尚艰辛,清酒盈樽喜对倾。
敢为叶坪弄政法,欣然沙坝搞财经。
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
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

“后来,何叔衡在赣南长汀一带坚持斗争,59岁的他常年被疾病困扰,身体每况愈下。有一次面对土匪的围追堵截,为了不拖累战友,他毅然决然地让同志们先行撤离,自己却跳了悬崖,以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幸运的是,这个悬崖不是很深,他没有当场丧命。但是搜查的敌军很快发现了他,并冲他开了枪,何叔衡壮烈牺牲。”

1935年6月,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进入四川西北的懋功,同川陕革命根据地来的红四方面军会合。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不服从党中央北上抗日的决定,主张退向西部川康少数民族地区。至8月,中央红军由毛儿盖经草地向班佑、巴西、阿西一带前进,张国焘则率部至四川西康边境。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林伯渠奋笔疾书,写下了《巴西阿西》(亦名《长征》)这首诗: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未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当时张国焘公然反对北上方针,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在这个危急时刻,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外公所作的《巴西阿西》这首诗,讲述的就是红一方面军到巴西阿西以后的见闻和感受,同时对张国焘公然反对北上方针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齐放称,第三首诗《初抵吴起镇》是1935年10月所作,当时中央红军已经到达陕北苏区的吴起镇,也预示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有4个不同的纵队,从4个不同的地点出发,历时2年多的时间,到1936年10月才完全结束。一般来说,我们纪念的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主要是指中央红军出发的时间,中央红军出发时有8万多人,最后到达吴起的时候只剩7千多人,到达吴起那一天,外公很高兴,就写下了这首《初抵吴起镇》,表达了他对长征胜利的喜悦。”

1935年10月22日,中央红军越过六盘山封锁线,到达保安西北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合,林伯渠豪情满怀,写下了《初抵吴起镇》:

一年胜利达吴起,陕北风光慰所思。
大好河山耐实践,不倦鞍马证心期。
坚持遵义无穷力,鼓励同仁绝妙诗。
迈步前进爱日永,阳光坦荡已无歧。

“前面三首诗都是外公在长征途中所作,而最后一首《记长征马灯》,则是在解放后,外公回顾那段历史时所作。”

195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林伯渠参加中国人民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仪式。在众多展品中,他在长征中自己曾使用过的马灯前久久驻足凝望,而后深情赋诗一首,即《记长征马灯》:

长途不疲伴用仁,掌握光明赖一灯。
总是前进好景色,目标注定有南针。

以上四首诗,记载了林伯渠长征出发时与亲友的离恨、长征途中与分裂者的斗争以及长征取得阶段性胜利时的喜悦,和解放后对长征岁月的深切缅怀。细细读来,让我们仿佛回到了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触摸到了一代伟人的内心世界……

回首漫漫长征路,林伯渠披荆斩棘,凭借坚定的意志和卓越的才能,圆满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重任,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也完成了他革命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页。

撰文:李影

视觉:王学民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