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相阻止汉宣帝出兵匈奴,从天道、道义、国情等方面,向汉宣帝阐述此时攻打匈奴,不仅违反道义,还没有顾全到当时边境居民的生活困苦问题,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够从实力和德行上都去让对方臣服于汉朝,才能够真正的击败对方,让匈奴在也没有还手之力,这样才符合天道的规律。

魏相劝阻汉宣帝的话,在史料上是有记载的,魏相的整个叙述,非常谦卑,言辞犀利,有理有据,最重要的是,魏相言语中露出的格局非常宏大。

魏相这个名字出自《易》“省视也。从目从木。“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是辅助者的意思,也代表了魏相的家人对魏相的期盼。

后来给魏相起名字的父母果然期望成真,魏相做了汉朝丞相。

魏相,出生时间不详,字弱翁,是济阴郡定陶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菏泽,那一带在古代是大家族比较多的,但是关于魏相这个人的家里人都有谁,在历史上是完全没有记载的,这就比较奇怪,因为如果是普通人,史料上至少会记载到他的父亲的,很少有这种凭空出生的。

魏相最早的时候,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狱卒,后来经过学习研究《易经》,再加上魏相本身很贤良,被地方推荐为贤良,按照汉朝的察举制,被地方推荐上来品格优秀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即使要确有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相

就是说,进入朝廷之前要接受皇帝亲自出具的题目,通过考试才行,这就是察举制中的对策,而魏相在这场考试中,不仅通过了,还拿到了最高的名词,也就是历史上最早的高第。

拿到高第的魏相被汉昭帝任命为茂陵县令,先从地方开始历练,历练好了再提拔上来,就在魏相任茂陵县令的时候,有一位桑弘羊的门客,狐假虎威,假装自己是天子派下来的御史,在茂陵县招摇撞骗,还狂妄地以茂陵县丞无礼为由,将茂陵县丞绑起来治罪。

魏相见这个御史的行为太过蛮横,怀疑有诈,于是将其拿下,进过查证,这个御史果然是假冒的,按照汉律,是要处以死刑的。“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这件事传到了朝廷,百姓感慨这个门客奇葩之余,也对魏相的雷霆手段非常佩服。

后来魏相还因为这件事被升任为河南太守,魏相一上任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河南的治安得到了直接有效的控制,民生得到了有力的恢复,所以百姓们都很感激魏相。

本来按照这样下去,不出几年,魏相就可以拿着河南太守的政绩顺顺利利升官的,但是这时却发生了几件事,让魏相本来顺遂的人生泛起了波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千秋

第一件事,前任丞相田千秋去世后,他的儿子在雒阳做武库令,这本来是一个不大的小官,但是田千秋其子是一个胆小怕事,能力平庸的人,听说河南雒阳的一把手是以严酷出名的魏相就十分畏惧,生怕自己德不配位,做不好事情受到魏相的惩治,所以干脆辞官逃跑了。

前丞相儿子办的这个事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前丞相儿子犯不上这么做,因为前丞相并不是犯错被退职的,而是荣休故去,汉朝还是比较将人情的,就算看在前丞相田千秋的面子上,朝廷也会善待其子的,只要其子不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魏相也不会为难他的。

但是这件事不是他跑掉了这么简单,有人要为这件事负责任的,这个人就是魏相。

魏相在听说前丞相之子要到自己管辖地就职后,本来是想要给他安排个能晋升的官职提拔他呢,也没有想到前丞相的儿子给出了一个这样的操作,魏相当时就傻了,赶紧派人将前丞相之子追回来,但是为时已晚,前丞相之子已经逃之夭夭追不回来了。

魏相当时就担忧地说:“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

魏相所有的担心都是对的,霍光后来果然因为这件事斥责了魏相,认为魏相还是一个浅薄张狂,捧高踩低的人。“霍光果以责过相曰:‘幼主新立,以为函谷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子为武库令。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国家大策,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霍光

霍光是汉武帝留下护卫江山的辅政大臣,汉昭帝年幼,一切军政大事由霍光处理,所以霍光才是当时汉朝的实际掌权人,而魏相在霍光的心里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真的就很难翻身了。

后来,有人因为嫉恨魏相,诬告他滥杀无辜,霍光竟然也相信了,因此将魏相治罪,这个诬告的案件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但是霍光就是因为之前的事情认定了魏相是个小人,魏相就这样含冤入狱了。

魏相的这个案件不明不白地就放着,也没人处理,可见魏相被人穿小鞋了,霍光对魏相进行了冷处理,魏相面对权势滔天的霍光,真的是有口难辩,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旦人认定了对一个人的印象,后面即使做再多的事,都很难改变。

后来,魏相就因为诬告案被关了好几个月,魏相的部下为了解救他,甘愿在军队多服役一年为魏相担保,魏相在河南的百姓为了为他鸣冤,几万人守在函谷关想要进宫给汉昭帝上书陈述魏相的冤情。

霍光知道了魏相的部下和辖区百姓如此拼命,不由也怀疑魏相是不是被冤枉的,所以霍光对魏相的案件先按下不提,随后再暗中悄悄调查魏相的案件和魏相的为人,经过调查,魏相确实是一位人品端正、有能力、光明磊落的好官。所以后来霍光借着大赦天下,将魏相给放出来了。再次任命魏相为茂陵县令,之后又升魏相为扬州刺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霍光

后来霍光见魏相兢兢业业,很是得意,就将魏相又升迁为谏议大夫,河南郡太守。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汉宣帝继位,汉宣帝见魏相政绩非凡,将魏相征召为大司农,从此在长安朝廷为官,这时魏相第一次接近中央。

之前魏相受到霍光斥责,又被青红皂白的诬告遭遇牢狱之灾,其中都有霍光的责任,要说魏相心里完全没有想法,那时不可能的,虽然事后,霍光将魏相放出来了,又重新启用魏相,但是曾经留下的伤疤不会因此完好无损。

魏相开始留意霍光的一举一动,发现霍光其人谨慎坦荡,之前二人之间的误会,霍光确实是误会魏相了,并没有打压魏相的意思,魏相本来想释然了,但是霍光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霍光本人虽然没什么毛病,但是霍光的家人却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多年来霍光的家人凭借着霍光获得了很多权势富贵,却没有真本事来维护,导致霍家存在很多很多弊病和疑难,甚至还产生的不该有的野心,企图篡位。

魏相就对汉宣帝切切实实地阐述了霍家的问题,“相因平恩侯许伯奏封事,言:‘《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皆危乱国家。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繇冢宰。今光死,子复为大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汉宣帝从小长在民间,经历过苦难,养成了清明坚毅的性格,所以认真地考虑了魏相的建议,对霍家进行削权,及时保护了自己的江山,识破了霍家的阴谋。“宣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霍氏杀许后之谋始得上闻。乃罢其三侯,令就第,亲属皆出补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询

因为这件事,汉宣帝认为魏相能够担当大任,后来任命魏相为丞相。

元康元年(前65年),匈奴在西域攻打已经投降的车师国附近的汉朝屯田军,但是多次进攻失败,汉朝很多将领便想要趁匈奴兵力微弱,久攻不下的机会,攻打匈奴,魏相对此事进行了劝阻:“相上书谏曰:‘臣闻之,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敌加于己,不得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此五者,非但人事,乃天道也。间者匈奴尝有善意,所得汉民辄奉归之,未有犯于边境,虽争屯田车师,不足致意中。今闻诸将军欲兴兵入其地,臣愚不知此兵何名者也。今边郡困乏,父子共犬羊之裘,食草莱之实,常恐不能自存,难以动兵。“军旅之后,必有凶年”,言民以其愁苦之气,伤阴阳之和也。出兵虽胜,犹有后忧,恐灾害之变因此以生。今郡国守、相多不实选,风俗尤薄,水旱不时。案今年计,子弟杀父兄、妻杀夫者,凡二百二十二人,臣愚以为此非小变也。今左右不忧此,乃欲发兵报纤介之忿于远夷,殆孔子所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愿陛下与平昌侯、乐昌侯、平恩侯及有识者详议乃可。’上从相言而止。”

“相敕掾史案事郡国及休告从家还至府,辄白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变,郡不上,相辄奏言之。时,丙吉为御史大夫,同心辅政,上皆重之。相为人严毅,不如吉宽。”魏相执政九年后,于神爵三年三月丙辰日(前59年4月20日)去世,朝廷追谥他为宪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