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唐 糖

生活变得复杂,选择似乎更多,自由却没有如期而至,被内耗和纠结困扰的现代人,离幸福越来越远。鸡汤喝了一碗又一碗,道理听了一遍又一遍,最终还是回到老轨道,日复一日的重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我是怎么想到要写这个话题的?源自前几天晚上的一个经历。

本来已经吃过晚饭的我,在晚上7点多又萌生了饿意——严格的说,不是真正的饿,而是馋,而馋的东西竟然是平平无奇的白米饭。也是,我已经好久没吃过纯粹的白米饭了。在萌生这个念头之后的2分钟内,我就完成了“从床上翻身下床——走到厨房——淘米——盖上电饭锅的盖子——按下开关”等一系列动作,煮饭时间是自动的,10分钟。也就是说,10分钟后,我将吃到一碗热腾腾的、晶莹剔透的白米饭。

10分钟后,我如愿以偿。中午剩了一点芹菜炒肉,我把米饭和炒菜搅拌到一起,真香。2分钟后,碗就空了,心满意足。

但如果你以为我只是顺从了自己的欲望,吃了一顿加餐,那就错了。事实上,我虽然吃了,但并没有吃的很多,所以这个“吃”并没有给我增加心理负担。其次,我虽然在那一晚吃了,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还是会秉承着一贯的16:8进食时间,保持足够长的空腹时间。

以上,是一个普通到近乎平庸的生活瞬间,但却值得我特别书写。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要首先回顾一下在过去类似场景下,我的惯常行为。一般来说,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首先,我会陷入很长时间的纠结,吃还是不吃,这对于当代女性来说,是个问题,大问题。

资本的发声器——媒体,凭空捏造出一个“以瘦为美”的畸形审美,每个女性都幻想拥有模特般没有一丝赘肉的身材,好多100斤的青年女性即使已经饿的脸色发青、姨妈出走,还在努力的奔向85斤。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作为一个拥有普通人的普通身材,甚至有时还被夸赞身材不错的中年妇女,也很难不被这场畸形审美的比赛裹挟。别说晚上已经吃过东西再加餐,就是晚饭,也是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

“吃了会胖”像一个恶意的诅咒,悬在头顶上方。但我们都知道,靠有限的意志力强行压抑自己的第一本能,这种做法也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其次,在反复纠结的最后,一般我会屈从于自己的本能,决定加餐。但已经躺上床的我,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挪动身躯,马上下床为自己利落的准备一碗饭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会翻开点餐app,在眼花缭乱的餐食中挑选外卖。

说来奇怪,越饿的时候,往往越选不出吃什么。如果仔细觉察,会发现在决策困难的背后,其实还是藏着"吃与不吃“、”吃爱吃的、好吃的、香的辣的,还是尽量健康的,不那么容易发胖的“之间纠结。于是这一趴,自然又会花费很长时间。更离谱的是,很多次到最后,当意志力被消耗殆尽,开始进入破罐破摔的心理防御模式,一连点上好几份根本吃不完的外卖,满足自己越被压抑越贪婪的口腹之欲。也就是传说中的暴饮暴食。

最后,终于点晚餐了。开始时刻关注着外卖员的动向,掰着手指头计算外卖员还有多久才能送到。一般来说,又得半小时起步。

于是,从发起”想吃一点东西“的念头,到最后塞进嘴里完成这次自我满足,没有一个半小时,是完不了的。结果是让本来就晚的加餐时间雪上加霜。自然,吃完之后的自责、懊悔是免不了的。至此,一条完整的内耗链得以完整的呈现:产生欲望——自我批判——试图压抑欲望——摇摆不定/纠结内耗——屈从欲望——破罐破摔——自责懊悔——周而复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吃饭这件事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剪影,它所反应出来的,却是一个人长久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乃至生活模式。换言之,相同的模式,今天在吃饭这件事上表现,明天就可能在人际交往这件事上体现。模式不改,生活本质上就只是周而复始的循环,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如果把【曾经的我】和【如今的我】进行对比,会发现我的变化如此之大,简直可以用天渊之别来形容。【过去的我】纠结内耗,暴饮暴食,心情沮丧,对自己的自控能力越来越没有信心;而【如今的我】没有内耗、轻装上阵,既不严苛的虐待自己,又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身材管理始终在线,最重要的是,这个所谓的”自律“完全是无痛的,是像我这样从小到大都被说”自控能力差“的人,也能轻松实现的。

那么,我是如何从内耗/低效/焦虑的模式,转化为清爽/高效/自律的模式呢?两种模式的转化,关键何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内耗纠结必然带来低效,而且内耗纠结也必然伴随着焦虑、内疚、自责等负性情绪。内耗、纠结是行为表征,低效是行为结果,而内疚焦虑则是情绪体验。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内耗、纠结、焦虑.....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纠结,一般伴随着选择困难,就像我前面举的例子,吃还是不吃?吃好吃的还是吃健康的?难选。仔细观察,这两个选项的本质,一个”我要的“,另一个是”我应该要的“,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是本我,一个是超我,而之所以纠结,本质上就是负责调停本我和超我的”自我“功能太弱,它起不到对两者的有效调节作用。

所以,想要不纠结、不内耗,实现所谓的自律,答案呼之欲出:发展自我功能。但是发展自我这个话题太过宏大了——质上说,我们生而为人,自我的发展是贯穿生命始终的,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作为”人“的高明之处。但问题在于,怎么发展?

不管是作为自我疗愈的个体,还是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我认为发展自我的关键在于3点:通过觉察,深刻的认知自我;通过自我关爱,深切的滋养自己;通过发展深度关系,深刻的连接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通过觉察,深刻的认知自我。没有清楚而深刻的自我认知,“自我”的发展就等于是空中楼阁。

所有改变的基础,都在于清晰的自我觉察,从某种角度说,没有觉察,就没有改变认知的可能,没有疗愈和发展自我的可能,没有任何改变自我的可能。觉察太重要了。

通过觉察,我们可以真正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三观和好恶,了解自己的情绪扳机点,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了解自己的目标和生活方式。这几方面,涵盖了心理领域中,关于自我发展的内容。

我们远不如自己以为的那样了解自己。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纠结、内耗,乃至焦虑,都源于“不清晰”。从这个角度说,所谓的自律,其实根本不是靠自制力强迫自己做什么,而是建立在清晰的自我认知和清晰的目标的基础上的顺其自然。

举个例子。晚上想吃东西,到底是饿还是馋,能分清吗?如果是前者,那属于生理需求,但多数情况下是后者,或者两者混合。馋的背后,除了生理需要,还掺杂了大量的心理需求,这些心理需求具体是什么?清楚吗?如果不搞清自己发出“吃”的需求背后的真正动力,就会出现选择障碍。

再比如,如果晚上想吃东西这件事,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心理需求,那么,基于对自我的了解,该如何处理这个需求呢?是直接满足还是能靠意志力压下去?是肆意满足还是部分满足?如果肆意满足,那怎么平复随后而来的内疚情绪?如果部分满足,那会不会造成自己的不满足感?这些问题,有清晰的答案吗?

再比如,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足够清晰吗?能分清欲望和目标吗??目标和欲望很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是:欲望是”别人都说瘦好看,所以我也想瘦“,在欲望之下,没有具体的行动,没有等待的忍耐,它虽然看上去是“我”发出的,但本质上自我意识并没有参与其中。目标则恰恰相反,目标是自我意识参与的产物,是具体的,与之相伴的,是具体的行动和愿意等待的决心(也就是耐心)。

所以,控制自己不去吃,到底是出于欲望(我想变美变瘦),还是目标(我计划在X月内减重N斤,体脂率达到XX水平)?如果是前者,那么因为动力模糊,,所以很容易被推翻,如果是后者,清晰明确的目标很可能会触发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控制加餐这件事变得容易很多。

由此可见,觉察带来清晰,而清晰是减少内耗、焦虑,增加行动力和掌控感的最有效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接下来谈谈“通过自我关爱,深切的滋养自己”。

一言以蔽之:几乎所有的爱纠结、内耗,容易情绪焦虑的人,本质上都是缺爱的人。这里所说的缺爱,是指从个体的感受上,没有获得慈爱的、接纳度高的对待,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遭遇困难和坎坷时的支持性关系。

爱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渴望被爱,但却受个人的人格发展水平所限,不会爱。从某种角度说,没得到过足够的爱,自然也很难学会真正的爱自己、爱别人。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人生的真相在于,如果一个人足够幸运,那么ta在童年时可能获得足够的爱,这些爱将为ta构建强大的心理地基,足以应对一生的披荆斩棘。而对于大多数不那么幸运的人,唯有在后天学会“自爱”,才能疗愈早年的创伤,发展自我。

自爱这个词太大了,用自我关怀表达自爱,则更为具体。

关怀的意思是,不带评判的接纳,尊重。听上去是陈词滥调,但做到的确需要下一番功夫。还拿晚上吃饭举例,如果感觉晚上加餐是不对的,甚至上升到是罪恶的,如果吃就代表自己是没有自控力的“死胖子”,那毫无疑问,这种想法是对自己残酷的鞭笞,完全谈不上一丁点自我关怀。

也许有人会说:难道任由自己想吃就吃,就叫爱自己吗?那吃成个大胖子,不是照样受别人歧视,到时候想自我安慰恐怕也很难吧!

放纵从来不是爱,就像如果家长对孩子溺爱,也不是真正的爱一样。还拿这件事举例,什么是真正的爱自己呢?

首先,如前文所述,你要觉察自己想吃东西的念头,是出于饿还是馋。如果是单纯的饿,那就可以评估一下自己的忍耐力,能否忍耐。如果是馋,那就需要看看自己明明不是那么饿,但却想吃点东西的背后,是哪些真正的需求?

说说我自己的自我觉察吧,那天我其实不是太饿,但就是很馋大米饭,原因大概是我好久没吃过大米饭了,正好看一个我关注的健身博主在科普,其实大米属于优质碳水,完全可以好好吃,听他这么讲,我想大米饭的念头一下子就涌上来了。除此之外,我感觉自己在潜意识里也有一点想要小小的放纵自己的需求,因为我采取16:8的进食方法,一天吃2顿饭,所以很久都没有在晚上加过餐了,虽然饮食时间、结构的调整是我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但是天长地久也会有小小的厌烦,所以,偶尔放纵一下,符合我一贯的作风(我很讨厌一成不变的刻板生活)。

当我看到自己的这种需求之后,便欣然应允了自己。你看我马上去煮饭,以最快的速度吃到嘴里,这行为像不像一个满足婴儿的母亲所做的事?对了,如果爱自己这3个字很抽象,那你可以假设自己在照顾一个孩子,那你一定会有更多耐心,也更知道该怎么去做才是爱自己。

当人的需求被尊重和允许之后,ta的情绪自然就下来了——试想一下,如果你想吃,你妈偏不给你吃,那你可能会更生气,明明只有一分想吃的动力,因为不给吃,迅速增长到9分。情绪就是这样的小怪兽,你要多顺着它,尊重它,它就会立刻变得懂事起来。

在我自己想在晚上加餐的要求被视为“合理”,且马上得到了满足之后,我内心安静了很多,这时,我又想起了自己想要调整饮食计划的事,于是在真吃的时候,我施加了控制,只吃了半碗米饭。这样的结果是,我没有责备自己,也没有压抑自己,在满足自己的同时,仍然保证自己走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

而这,正是森田疗法的基本原则: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缺爱的人,永远不能”做正事“,ta的注意力时刻在弥补缺爱带来的匮乏感上,无法进行有效率的创造性生活。而被爱滋养的自我,则会迸发出源源不断的行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6

最后,谈谈通过发展深度关系,深刻的连接自己。

人是关系的产物,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没有关系,就没有人。而所有的美好的事情,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比如一个人和学习产生了深度的连接,ta就成为了学霸;一个人和爱人有深度连接,ta就拥有了灵魂魂伴侣;一个人和自我产生了深度连接,ta就能真正活出”真实的自我“(真我)。

而如何产生深度的连接,我认为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以正念的态度去生活,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地,认真的活,这样,你的内心就会有很强的踏实感,而这种踏实感,就是你与外界发生深切连接的直接体现。

比如散步,我以前喜欢一边散步,一边听歌,一边胡思乱想的走神。而在我练习正念的生活态度时,我会认真观察和感受自己的每一步路,自己的脚踩在地上是什么感觉,自己的鼻子闻到了空气中的什么味道,眼睛看到了什么东西。在这个看似闲散的散步过程中,我由衷地感觉自己和这个世界产生了深刻的连接,存在感直线上升,焦虑情绪消失殆尽。

记得之前我在正定古城游玩时,站在红墙外照了几张照片发在朋友圈。当时一个朋友问我:”这是在正定哪里照的?“,她这个问题把我问懵了,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正定几乎遍地都是这种红墙。没想到她说,她虽然去过很多次正定,但是却对那些红墙熟视无睹,毫无印象。

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没有和当下产生连接的例子,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几乎时刻发生在我们身上。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麻木的、熟视无睹的,我们的五官虽然形式上没关闭,但实际上却是关闭的。

当我们刻意训练自己,在每一个瞬间都活在当下时,人会体会到充分的充实感、踏实感,焦虑和内耗也就不翼而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7

我是个爱发朋友圈的人,嘴碎爱念叨,前几天关于吃饭这件事我还发了个朋友圈,今天又把它写成了一篇文章。在那条朋友圈里,我写道:如果让我给现在的自己打个分,那一定是满分(100分)。我说:”我对自己太满意了“。

其实这句话所言非虚。我始终记得曾琪峰老师之前讲过的那个案例。他的一位来访者请他为自己打分,他打了100分。那位来访者羞涩的说:”谢谢你曾老师,但我知道你给我打100分是为了让我高兴,如果下次你给我打90分,可能我会更高兴,因为那个90分可能更真实。“曾琪峰老师回答道:”你说的那种评分,是功利性的评分,而我之所以给你打100分,是因为你是一个人,一个造物主的神奇产物,人本身就值100分,它不因你是否残疾,学历高低,收入地位多少而增加或减少。“他的话让那位来访者很震惊,若有所思。

我在第一次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就被深深打动,热泪盈眶。说到底,我们的纠结、内耗、焦虑等等,本质上都是接受了这种功利性的评判标准的产物。因为这些条条框框,我们对自己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我们对待自己越严苛,内耗就越重。我们的严苛,完全是爱的反义词。

换句话说,我们一直在对自己做错的事,自然也只能收获错的结果。所以,陷入精神内耗、无法过充满期待的创造性的生活,并在这滩烂泥地里周而复始的循环,几乎是一种必然。

如今的我,几乎没什么变老焦虑,没什么容貌焦虑,没什么体重焦虑。我每天锻炼,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每天中午在太阳最好的时候出去散步、晒太阳,探索这座城市的街道;我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泡沫轴放松拉伸,用金刚趴助眠。我一天吃2餐,亲自动手、认真烹调,营养丰富、搭配合理。我的东西收拾的井井有条,家里的环境干净清爽。除此之外,我养花也养猫,每天按自己的心情随意看书,随便写点什么,有时候发出来,懒得发就不发。

这一切,是我多年自我疗愈和成长的结果。过去的自我,高度内耗、焦虑纠结,但那并不是我的黑历史,而是我来时的路,如果不曾深陷泥沼,如果不经历切肤之痛,又何谈改变,何谈成长?从这个角度说,不管是纠结内耗,还是焦虑低效,这些也都没那么可怕或可憎,只要我们知道自己要去向哪里,终有一天能够抵达。

文章多是一气呵成,难免瑕疵重重,望请见谅。

如果能有耐心看到这里,那你就是我的有缘人,加个关注吧~

祝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能遇见最好的自己。

玩的开心,看的开心。

唐 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全网15w粉丝心理学博主

出版《做情绪稳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别让情绪绑架爱》

分享 心理科普|认知思维|方法论|行动派

话题 个人成长|家庭教育|两性关系

公粽 唐糖咨询师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