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1.13 分钟
前段时间看到统计局发布了一项全国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核心数据之一是——全国居民日均劳动时间仅 3 小时 28 分钟。
然后社交网络上充斥着很多都是以「全国居民劳动就业活动不满三个半小时」为标题的内容。很多人看到这标题内容就瞬间炸开了锅,义愤填膺道「每天 996 的我,怎么就被平均成 3.5 小时了」「统计是不是用脚做的?」等等,大多认为这个统计严重失实。
但实际上,这个锅,打工人真不用背。为什么呢?因为这次统计新增了 6-14 岁少儿的时间利用数据,这就让劳动时间的「平均值」变得很有戏剧性了。
打个比方,假设你每天工作 12 小时,你的另一半在家全职带娃不上班,那平均下来,两个人每天劳动时间是 6 小时。再加上如果家里还有老人小孩,比如 3 个不从事劳动活动的家庭成员,整体的劳动时间平均值就瞬间被拉低到 2 小时以内。
这么算下来的话,日均劳动时间可不就直接平均降到不足 3 个半小时了么?
是不是一下就能理解了?所以,所谓的全国居民日均劳动时间仅 3 小时 28 分钟,不是大家工作偷懒的锅,而是统计口径的魔法。
那问题来了,既然调查都有详细的组别数据,为什么偏偏大家只盯着「日均劳动不足 3.5 小时」这条?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简单粗暴的标题,断章取义的短平快内容,要比认真分析的数据更能吸睛。
在这个注意力零存整取的时代,长篇分析文就像一盘隔夜的凉饺子,没人有耐心去翻。而爆炸式标题则是热腾腾的火锅底料,一下就能把人的情绪煮沸。
再加上一些自媒体深谙「情绪化=点赞量=流量」的黄金法则。有的刻意制造争议,挑选最炸的点,不在乎数据是否全面,也不在乎逻辑是否成立,情绪到位了才是硬道理。
毕竟在流量为王的江湖里,点赞和阅读播放量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媒体和自媒体绞尽脑汁地用「短平快」的信息绑住你的注意力,因为你的每一次点击,都是未来广告投放的香饽饽。
在这样的情况下,情绪裹挟了注意力,那真相就容易被「平均」掉了。这里的「平均」不是数学上的平均概念,而是类似一种稀释作用。换句话说,你能从短视频、自媒体推文中刷到的,往往不是调查报告本身,而是经过一层甚至多层的加工、裁剪、乃至篡改后残留下的碎片。
甚至还有一些媒体属于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先定观点,再找数据,甚至必要时直接编数据,这种操作也不是没有。
于是,普通人获取信息的链条越来越长,而因为每个环节都有掺水的可能,那信息的客观性准确度就几乎可以说是不存在了。。
就像这次的劳动时间调查,如果你不去看原报告,只盯着「3.5 小时」咬牙切齿,那你可能已经掉进了流量陷阱,成了别人流量指标的分母。
基于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短视频的评论区总是火药味十足。情绪化成了标配,理性分析却成了稀缺品。毕竟,现阶段多数人所谓的信息的获取方式,早就被「短平快」和「断章取义」主宰了。而营销泛滥则是另一种催化剂。为了抓住你的注意力,标题党、情绪煽动的内容层出不穷,理性分析根本来不及冒头就被淹没。
面对这样的信息洪流,普通人想避免沦为「被拿捏的情绪化工具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更刺眼的是,在这些失真的信息背后,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也在滋生。
评论区里,一条看似无关痛痒的讨论,很可能在几分钟内变成争吵战场。一个瓶盖的的样式,也可能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进而引发舆论的连锁反应。从最初的讨论到后来的讽刺、攻击,甚至发展到人身侮辱,网络暴力的浪潮也就此形成。
总之,网络时代的传播效应,让一切都被放大到了极致,事实往往只占一小部分,剩下的全是情绪的堆叠。
那面对这样的信息洪流,我们只能随波逐流么?
显然不是,可以试着在看到信息的时候,多想一层为什么,或者反问这是真的么?甚至有耐心的再去查找原报告、原数据,而不是轻易被二次加工后的「爆点」牵着走。
多走一步,对己对他可能都是好事,一来自己不会被所谓的热点信息牵着鼻子走,二来也不会因此评论区跟别人进行无谓的争吵和情绪宣泄。
最最后,虽说在这样的信息洪流中,想要完全避免被冲击是不现实的,但至少可以尝试做个不轻易被操控的舵手,而不是随波逐流的浮萍。
当周围的一切都充斥情绪化侵蚀的时候,保持一份理性,或许就是最珍贵的自我保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