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武夷山茶叶、建窑建盏知名度不断提升,茶盏文化产业已然成为闽北的富民产业、文化支柱产业和城市名片。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检察院紧盯服务保障“讲好茶盏故事”,强化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充分发挥刑事制裁威慑作用,切实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为“茶盏本土名片”在秀丽闽北结出更加美丽的硕果提供高效优质司法保障。
检察履职 引领办案质效
2022年5月,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检察院对廖某某假冒名家建盏注册商标案提起公诉。同年9月,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廖某某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0元。该案获评2022年全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优秀案例,该案的成功办理,成为建阳检察保护知识产权,助推建盏行业发展的第一步。
“近年来,我们强化两法衔接,建立惩治到位的协同治理机制,通过联席会议、联合调研的方式,发现涉茶盏案件线索。”据办案检察官介绍,该院依托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在发现涉及茶盏企业、个人行政违法或犯罪线索后,第一时间对案件开展分析研判,引导行政执法部门收集固定相关证据,提出法律适用意见,以便迅速启动刑事侦查取证程序。去年以来,该院共起诉该类案件4件10人。
同时,该院针对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往往呈现犯罪环节多、犯罪链条长、组织分工细的特点,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作用,积极开展涉茶盏刑事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深挖漏罪漏犯等工作,实现全链条打击。
为最大限度帮助被害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该院坚持引导侦查和自行补充侦查相结合,准确认定被害企业损失,同时加强被告人释法说理,促使被告人认罪认罚,积极赔偿被害企业经济损失。去年以来,共帮助商标权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70万余元。
延伸职能 助推综合治理
假冒注册商标案件常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更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创新生态。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检察院在处理江某假冒注册茶商标案时,迅速介入侦查,对制造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标识的个人及企业依法追诉,实现了对整个犯罪链条的打击。
针对此案,检察官实地调研商标防伪和经营管理问题,以检察官“建言”等方式,助力被侵权企业堵塞经营管理漏洞,同时向案发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出综合治理类检察建议,促进其构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培训、政企联络等保护机制,整治茶市场乱象。
据悉,该院构建“实地调研+检察建议”的工作模式,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分析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类似问题的治理。此外,该院还探索“检察+协会”护企模式,组建专业团队深入建盏协会、建盏企业、龙头茶企等开展法治宣讲和咨询,提出风险防控建议,同时加强与区建盏协会等单位的沟通协作,设立“建盏文化保护检察实践基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目前,该基地已然成为服务企业、普法教育、信息共享一线平台。
紧盯隐患 凝聚内外合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检察院紧盯茶盏产业发展风险,汇聚多方力量共促发展。
为加强建盏技艺源头保护,该院根据“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辖区内盗挖盗掘建盏案件线索,深入“建窑遗址”开展实地走访,针对监管薄弱环节向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促其完善巡管保护、文物保护宣传等机制。
同时,该院走访区建盏协会及企业,出台工作意见,细化护航建盏产业发展的“八条举措”,精准服务建盏企业。并与区文体旅局协作,建立文物保护协作机制,加强建窑建盏文化遗址保护,完善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机制,形成法治保护合力 。
此外,针对茶盏公司及从业人员众多现状,加强与区工商联、公安、法院等职能部门的协作,建立产业发展协作机制,通过设立联络员、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为茶盏产业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