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刮风、没下雨,却水漫大街小巷。这两天,广东、广西、浙江、海南等多地都出现海水倒灌现象,而这已经是近一个月以来,我国发生的第二轮海水倒灌现象。
海水倒灌现象,究竟是不是罕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发生了两次,这样的频率给我们提了怎样的醒?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怎么去更好地防范应对?
大量海水灌入北海市滨海路。北海交警部门供图。图片来源:南国早报
海水倒灌、潮汐涨落,这些都是地球尺度的现象,生成原因非常复杂。其中,风暴潮是海水倒灌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由于强风吹过海面时,形成巨大的波浪,推动海水向岸边涌来。
如果风暴潮发生时,恰逢天文大潮,也就是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叠加,导致海水涨潮达到最高潮位,海水就会在风暴潮和天文大潮的双重作用下,形成更高的潮位,甚至冲破海堤,侵入内陆地区。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本轮海水倒灌总体情况如何?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风暴潮预报室预报组组长 傅赐福:
受此次强冷空气和台风“万宜”的共同影响,在11月17号到19号,东南沿海出现了0.5到1米的风暴增水,由于沿海正处天文大潮期,在浙江宁波、广东惠州、深圳和广西北海等岸段低洼地区发生海水倒灌。
从本次风暴潮的影响范围来看是非常广的,它波及了东南沿海六省一市,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还有海南。
但是从我们监测到的沿岸各站的最大风暴潮情况来看,普遍都小于1米,可以说风暴潮的强度其实是不强的。从我们监测到的海水倒灌的情况来看,也是比较轻微的,应该说整体的灾害损失非常轻。
没刮风没下雨,
为什么南方沿海地区会出现海水倒灌?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风暴潮预报室预报组组长 傅赐福:
分析这次海水倒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东南沿海正处天文大潮期,也就是农历十月十七到十九,天文潮是比较高的,在沿海的低洼地区,这样的天文大潮,它的潮水有可能就已经跟沿海路面齐平。
②受此次强冷空气和“万宜”带来的强风共同影响,在东南沿海形成了风暴增水,又叠加在此次的天文大潮之上,使得原来比较高的天文潮又多增加了0.5到1米,这些海水就会涌入到沿岸社区和街道。在没有风雨的情况下,借助海上风暴潮的力量,海水是很容易被推到沿岸街道跟社区的,形成海水倒灌的现象。
在11月中下旬,东南沿海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其实在我们监测中是非常少见的,这跟秋台风多发是肯定有关系的,如果没有秋台风多发的现象,有可能就不会产生风暴潮,单纯的一个天文大潮一般来说在低洼地区是不会引起海水倒灌的。
近期发生的海水倒灌现象,比较罕见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风暴潮预报室预报组组长 傅赐福:
近期两次海水倒灌事件发生在10月中下旬(辽宁沿海出现海水倒灌)和11月中下旬,其实还是比较罕见的。不仅仅这两次事件,从我们的统计来看,今年我国沿海共发生了灾害性风暴潮过程总计共有14次,近十年同期是年均发生6.7次,也就是说今年发生的这个次数已经比近十年同期水平多了一倍还多。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风暴潮预报室副主任刘秋兴:
近十年来,受台风影响,我国沿海各地多次出现风暴潮漫滩现象,例如“海鸥”风暴潮导致广东省湛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区域出现海水漫滩,“天鸽”风暴潮导致珠海市、澳门地区出现较大范围海水漫滩,“山竹”风暴潮致使深圳市和香港地区出现明显的海水漫滩。
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上述风暴潮漫滩均出现在7月至9月,历史上在11月中下旬由于台风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出现海水漫滩的现象较为少见。
有关部门要加强相关预报技术研究和系统建设,让这一地球尺度的现象提早被预知,从而为防灾减灾做好保障工作,也减少公众不必要的担心。
对于海洋风暴潮及其引发的海水倒灌现象,
相应的监测预报体系是什么?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风暴潮预报室预报组组长 傅赐福:
本轮在11月15号针对整个东南沿海六省一市就发布了风暴潮的消息,17号发布了警报,20号早上刚刚解除风暴潮的警报。我们监测的手段也有很多,我国沿海共建立了有超过200个验潮站,这些验潮站的主要功能是监测我国沿海的潮位变化,为我们提供风暴潮的实测资料。
国家海洋预报台会根据台风、冷空气等这些强天气系统的一个演变预报,还有掌握风暴潮的实测资料,综合研判,并且会和沿海的预报机构开展应急视频会商,在会商完之后,至少提前一天发布风暴潮的预警信息。
同时我国也建立了国家、海区、省市三级的监测预警体系,每个海洋预报机构会根据自身的职责,管辖海域,还有精细化预报的要求,开展差异化的风暴潮预警服务。
整个体系也是进行了联合攻关,在风暴潮漫滩的精细化监测预报技术方面进行攻关,这项技术可以使我们在灾害来临之前,我们就给政府和公众提供哪些地方会海水倒灌,哪些地方会海水淹没的信息,这样就会更有实际意义。
如何提前做足准备 应对海水倒灌现象?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风暴潮预报室副主任刘秋兴:
针对我们国家近期出现的这种海水漫滩、海水倒灌现象,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工作——加强预警预报工作,特别是针对天文大潮期风暴潮过程的预警预报工作,开展台风和冷空气共同作用下东南沿海风暴潮预报技术研究,加强河口海岸区域风暴潮、天文潮和洪水耦合机理预报技术研究;
还要开展沿海重要区域的精细化风暴潮漫滩预报技术研究和漫滩监测预报系统建设,为沿海地区的防潮减灾提供具体可靠的预报保障;
此外,沿海处在低洼地区的居民在天文大潮期要尽量做好防潮准备,因为有时候即使没有明显的天气系统影响,沿岸的低洼地区也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海水漫滩或海水倒灌的现象。
国家海洋预报台也会及时跟踪风暴潮过程,发布最新预警信息,也提醒公众及时关注国家海洋预报台的风暴潮预警信息。
风暴潮预警级别
分为Ⅰ、Ⅱ、Ⅲ、Ⅳ四级警报
分别表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
颜色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
海水倒灌
通常发生在沿海地区或河流入海口
海水倒灌进入城市
一旦超过城市排水能力
可能会引发城市内涝
遭遇内涝时,该如何防灾避险?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社、应急管理部
未来两天海洋环境预报
预计明天,
渤海有0.7到1.4米的轻浪到中浪;
黄海、东海北部有1.3到2.3米的中浪区;
东海南部、钓鱼岛附近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北部、中部有2.5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区;
北部湾有1.8到2.3米的中浪区;
南海南部有2到2.8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预计后天,
东海南部、钓鱼岛附近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的大浪区维持,浪高2.5到3.5米;
巴士海峡、南海北部、中部的大浪区维持,浪高3到4米;
南部的大浪区维持,浪高2到2.8米。
11月21~25日西北太平洋海浪数值预报
美丽海岛海域海况
预计明天,
钓鱼岛、分界洲岛、蜈支洲岛、永兴岛、黄岩岛附近海域有2.6~3.5米的大浪,平潭岛、东山岛、湄洲岛附近海域有2.3米的中浪,以上海岛都不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东极岛、洞头岛、南麂岛、南澳岛、川山群岛、永暑礁附近海域有1.8~2米的中浪,刘公岛、嵊泗列岛、普陀山、大陈岛、嵛山岛、海陵岛、南三岛、东海岛附近海域有1.3~1.7米的中浪,这些海岛较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我国其他美丽海岛附近海域都是轻浪,海况不错,非常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美丽海岛是指以下的35个海岛:
觉华岛、长山群岛、菩提岛、长岛、刘公岛、灵山岛、秦山岛、连岛、崇明岛、嵊泗列岛、岱山岛、东极岛、普陀山、大陈岛、玉环岛、洞头岛、南麂岛、嵛山岛、三都岛、平潭岛、湄洲岛、东山岛、钓鱼岛、南澳岛、万山群岛、川山群岛、海陵岛、南三岛、东海岛、涠洲岛、分界洲岛、蜈支洲岛、永兴岛、黄岩岛、永暑礁。
更多滨海旅游预报 尽在中国海洋预报
PC端可登录中国海洋预报网http://www.oceanguide.org.cn
移动端可使用中国海洋预报微信小程序
进入“中国海洋预报”微信小程序
进入“全球海啸预警”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