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胡喜贵

11月18日,雨水降落在新乡县朗公庙镇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上,一片片嫩嫩的麦苗绿得令人心旷神怡,简直是大自然最生动的画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正缓缓行走在麦田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期待。

每当茹振钢教授出现在田间地头,附近的村民总是格外兴奋。眼下他们纷纷围拢过来,有的热情地讲述着今年的小麦收成,有的则满怀期待地谈论着来年的种植计划,还有的则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向他请教小麦管理的最新技术。

茹振钢,这位几十年来致力高产多抗小麦品种选育的科学家,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小麦育种的传奇。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农民心中的“麦田守护者”。他的每一次到访,都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农民们的心田,也激发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无限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1月7日召开的2024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上,河南省种业创新重大成果的重磅发布,再次将茹振钢教授和他的团队推到了聚光灯下。在这次大会上,茹振钢教授团队研制的小麦数字化实验风洞和便携式作物抗倒伏强度测定仪,凭借其突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名列育种技术突破成果,为小麦“数字化”育种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撑,也为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字化实验风洞 精准模拟自然风力

小麦数字化实验风洞是茹振钢教授团队在小麦育种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这一设备通过高精度的模拟技术,能够精准地模拟出小麦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环境,包括风速、风向、风力等关键因素。这对于研究小麦的抗风性能、优化小麦品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育种过程中,科学家们往往只能通过田间试验来观察小麦的抗风性能,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难以获得准确、稳定的数据。而小麦数字化实验风洞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这一设备,科学家们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小麦进行精确的风环境模拟,从而快速、准确地评估小麦的抗风性能,为选育抗风性强、适应性广的小麦品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外,小麦数字化实验风洞还能够模拟不同生长阶段小麦对风环境的响应,帮助科学家们深入了解小麦的生长机理和抗逆性机制,为小麦育种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科学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巧轻便快速检测 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与小麦数字化实验风洞相辅相成的是便携式作物抗倒伏强度测定仪。这一设备小巧轻便,易于携带,能够在田间地头对小麦等作物的抗倒伏强度进行快速、准确检测。

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的抗倒伏性能是衡量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传统的抗倒伏性能观测完全靠育种家手臂检验作物茎秆弹性,具有费时费力、个人感知差异大、无法科学准确评估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高效、精准的需求。而便携式作物抗倒伏强度测定仪的出现,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通过这一设备,科学家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小麦植株进行抗倒伏强度检测,从而快速筛选出抗倒伏性能优良的小麦品种。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也为选育高产、优质、抗倒伏的小麦品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便携式作物抗倒伏强度测定仪还能够与小麦数字化实验风洞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麦抗倒能力评估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科学家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小麦的抗风性能,为小麦育种提供更加精准、科学的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字化育种 开启小麦育种新时代

除了小麦数字化实验风洞和便携式作物抗倒伏强度测定仪,茹振钢教授团队还创建小麦根系观察走廊、人工气候室等一流科研设施,为小麦育种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地下小麦根系观察走廊中,他们利用巨型透明玻璃和照明设备,清晰地观察到小麦根系的动态生长特点。该设施的建设,为选育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人工气候室中,他们利用计算机实时控制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加速小麦的生长和繁殖。这一技术的引入使得育种过程大大缩短,提高了育种效率。

这些先进技术设备的完善和成熟,标志着我国小麦育种技术迈入了数字化的新时代。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科学家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小麦的生长机理和抗逆性机制,为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