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莫斯科的中心,一名68岁的儿科医生布亚诺娃因为一句被认为“有问题”的话,失去了事业和自由。

这句话具体说了啥,其实没人能拿出录音或证据,但法庭已经给了判决:五年半的刑期,去劳改营反省。

她的支持者当然气炸了,然而在这个地方,表达不满本身就是冒险行为。

事情发生在某天的诊室,布亚诺娃正在给一个孩子看病,孩子的妈妈阿纳斯塔西娅·阿金什娜忽然指控她“同情乌克兰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金什娜与丈夫离婚后独自带娃生活,战争爆发后,前夫参战并死在了乌克兰战场。

在诊室看病时,她们聊到了孩子的父亲。按照阿金什娜的控告,布亚诺娃医生说了句类似“他是乌克兰的合法目标,乌克兰人有权开火”,这样的话。这句话让阿金什娜认为布亚诺娃医生是在同情乌克兰军队,抹黑俄罗斯军队。

没过多久,这段控诉的视频就在俄罗斯亲战的社交媒体上火了,还惊动了高级官员。然后呢,侦查委员会就派人把布亚诺娃带走了,家也搜了,工作也没了。

布亚诺娃自己否认说过这些话,说她既不会也不可能对着一个孩子的家长讲这种话。

一群俄罗斯医生写了一封公开信为布亚诺娃辩护,称这种谴责是“耻辱”。要求释放她的请愿书也收集了6000多个签名。

她的律师也坚持认为,没有录音、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全凭对方的一面之词定罪根本不合理。但在庭上,控方找来了阿金什娜和她7岁的孩子作证。

最终,布亚诺娃被定罪,理由是“传播虚假信息”,按照俄罗斯的法律,这种罪名的分量一点都不轻。

布亚诺娃的故事不是孤例。在俄乌冲突升级后,举报俨然成为了一种“义务”。从邻居到家人,只要觉得对方言行不合时宜,立刻举报就行。官方甚至鼓励大家多举报,表示这是爱国的表现。

那些亲战的社交媒体频道也很活跃,什么都能成为话题,比如“谁说了物价贵”或者“谁家的墙上挂着不对劲的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布亚诺娃案中,这些社交频道功不可没:她的故事被传播出去,便立刻引发大量讨论,最终直接将她推入深渊。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种举报文化像是带着一股子复古情怀,和苏联时代的告密传统遥相呼应。只是如今的工具更先进了,不需要偷偷摸摸递纸条,用手机拍个视频发上网就能引起轩然大波。

在另一件事中,一位87岁的退伍军人格林奇因为在公交车上抱怨了几句“瓦格纳集团”,当场被两个小伙子揍了一顿,还被送去警察局。虽然他最后没被起诉,但从医院回到家时,脸上还带着伤。

他的父亲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清洗”中被处决,而如今,他感叹:“我们这是自由吗?连随口说话都要提心吊胆。”

布亚诺娃、格林奇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人选择沉默,害怕在某个意想不到的瞬间,自己也会成为下一个目标。

在这样的社会里,说话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场赌局,而这个赌局的下注成本似乎越来越高。

话说回来,俄罗斯的言论环境也算是有点“独特”,毕竟这里的自由并不是“能说什么”,而是“知道不该说什么”。

至于布亚诺娃,她的医生生涯已经到此为止,恐怕只能在劳改营的日子里,能帮狱友看看感冒发烧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