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1.0时代(2016年11月到2021年1月),全球央行对美元的依赖明显减弱,转而增加黄金储备。
这背后的意思就是:大家对美元的信心有所动摇。我们国家也一样,外汇资产在减少,央行也开始从长期美债中撤资。
虽然有人觉得内债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人民币汇率还是反映了这些变化,这对出口其实挺有利的。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比较今年前十个月和2017年同期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增加了对俄罗斯、非洲、巴西和东盟的出口比例,而减少了对欧盟、美国和日韩的出口比例。
不过因为很多东盟的商品最终流向欧美,所以中国的出口表现还是不错的。
进口方面的情况也类似,美元体系下的合作伙伴占比都在下降,但对巴西和俄罗斯的进口增加了很多。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西主要提供农产品,几乎占了一半的比例,取代了部分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而俄罗斯则主要是油气等资源品,国内对这些的需求很大。
反过来,俄罗斯和巴西对中国的工业品出口,特别是电动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尽管BRICS还没有明确的“区域化货币”框架,但去美元化的趋势正在逐渐形成。
再看新加入的沙特,最近两年它对美国武器的购买比例也在下降。这是因为美国的能源政策触动了沙特的利益(OPEC+)。
可以预见,如果特朗普2.0继续采取强硬态度进行谈判,美元的地位可能会进一步下滑。虽然他征收了一些新的关税,但失去了全球铸币税的力量后,欧洲可能会更加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