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这就是在《长安十二时辰》故事发生之前,主角张小敬的人生经历,西域就是指唐朝所设置的安西都护府,大体位置在今天新疆地区。整个故事当中一条重要的主线就是烽燧堡之战,负责守卫的第八团220人,只有张小敬、闻无忌和萧归(龙波)幸存下来。
那么烽燧堡之战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呢,张小敬为何能幸存下来?
时间
开元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735年,距离《长安十二时辰》故事发生的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还有九年的时间,那时已是张小敬在西域的第十个年头。烽燧堡之战后,张小敬本来因为功劳得到了提拔,但是由于和上级不合,最终回到长安任不良帅。
具体时间,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应该是在十月份。十月,突骑施军侵扰北庭及安西的拔换城。盖嘉运于二十四年(736年)正月率兵出击,于二十六日,大败突骑施军,得胜而归。
地点
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乃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其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武周时期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
安西拔换城,又名威戎城,今新疆阿克苏地区。烽燧堡其实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唐朝的烽燧制度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更趋完善。大凡每30里置一烽燧,临近边境的烽燧要在附近筑城,严加保护。所以张小敬的第八团就是负责驻守拔换城北30里的那个烽燧堡,属于前哨和前沿阵地。
交战双方
西突厥突骑施汗国,在苏禄可汗当政时期达到了鼎盛时代,向西屡破大食,阻止其东扩,并归顺唐朝,在当时隶属于北庭都护府管辖。但是,苏禄一直野心勃勃,不满足于做唐朝属国,一直垂涎于唐朝的安西,北庭属地。
开元五年,苏禄联合大食,吐蕃军队进犯安西,被安西副大都护汤嘉惠派兵击败。苏禄上表称臣,玄宗允之。不久,苏禄攻占碎叶城,以之为牙,正式建立汗国。开元十四年,苏禄趁机劫掠安西四镇,第二年,又联合吐蕃进攻安西,被击败。开元二十三年十月,苏禄再次侵扰北庭及安西拔换城,就是张小敬所经历的烽燧堡之战。
张小敬所在的第八团是个什么存在呢?
首先,他们肯定是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的,因为他们是驻守在安西拔换城北30里的烽燧堡。其次团这个单位应该是府兵制的遗存叫法,也可叫做营,是折冲府的下级单位。按照正常标准来说,一团应该有5队,一队有3伙,一伙有5什,所以一团应该有750人。他们220人驻守烽燧堡,应该只是第八团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剧中设计的烽燧堡之战的大的时代背景 ,应该说大体是和真实的历史相符的。但是也明显能看出有推测和杜撰的可能,突厥人是在十月份进攻的,但是直到第二年的正月盖嘉运才出兵击退突厥,所以时间上有明显的纰漏。但是这样已经很用心了,不论是地点还是时间人物,都非常贴合历史。
附上原著中关于烽燧堡之战的具体描写,大家可以看看:
九年前,一个烽燧堡,十几个残余大唐兵被突厥人包围。眼看突厥人的一个一两百人的骑兵的队伍,就要进行再次围攻,唐军只好退守这全城最高的一座碉楼。闻无忌与战友张小敬,和萧规三人立于楼顶,剩下的十多大唐军在堡下与突厥人厮战。
此次围攻结束,只剩下闻无忌,张小敬,萧规三人还能动弹,其他人非死即伤。瞬时又有三十多人冲了过来,闻无忌和张小敬决定拿出猛火雷。三十个弹指火雷,就会爆炸,突厥人已经爬上碉楼。闻无忌猛然踢了张小敬一脚,使他避开了射来的箭,但也使突厥人一刀砍断了闻无忌的右腿。闻无忌抱着突厥人双双跌入楼底。
张小敬此时发疯似的,又是一阵厮杀,这时萧规看到援军到来!竟在高兴之余忘了敌人。张小敬大喊一声"小心"挡在萧规面前,被刚上来的敌人一刀劈瞎了左眼。萧规反身一个旗杆捅杀了敌人,抱着张小敬跳向了一旁的沙漠,猛火雷爆炸。
之后援军击溃了突厥人,事后清理战场救下了张小敬,萧规,以及卡石缝中侥幸生还的闻无忌。此后闻无忌在长安开了一间香料铺子,张小敬担任长安不良帅,维护长安治安,萧规不知所踪!可是世事难料,九年后由于强拆,闻无忌竟让人活活打死!
女儿闻染被关入大牢,几日后又被放出。张小敬外出公办回来,得知此事,将那夜杀人的熊火帮几乎连根拔起,又杀死了与他们勾结的万年县尉,最后还捉住了永王,所以才被关入死牢。
参考:《旧唐书》、《资治通鉴》、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