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红色基因就一定要成为领导干部?谁说当了一辈子普通公务员就不能成为时代的楷模?
人生航程,起点或许各不相同,但只要你肯踏实努力,一样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许光,就是这样一位既平凡又伟大的共产党员。
虽然他出身于开国上将许世友家,但一生却淡泊名利、严于律己,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
人之初,命运多舛
1929年的河南新县,迎来了一位不平凡的新生命。
这个孩子,就是许世友将军的长子许光。
谁曾想,他日后会成为家喻户晓的时代楷模。
命运之神似乎格外不眷顾许光。
他才3岁,父亲许世友就随红军转战去了。
年幼的许光只能跟随母亲和奶奶,在根据地艰难度日。
童年的辛酸,许光不是没体会过,但他从不向命运低头。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孩子失去了父母,沦为孤儿。
相比之下,许光还算幸运。
母亲和奶奶的呵护,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尽管生活困苦,但许光从小就懂得感恩,体贴长辈的不易。
父子重逢,志在军旅
1949年,新中国成立,父子二人终于重逢。
20岁的许光,早已是一身正气的青年。
他立志要像父亲一样,投身军旅,报效祖国。
凭借着刻苦努力,许光成为新中国首批拥有大学学历的海军军官。
在北海舰队,他更是以出色的能力,晋升为舰艇长。
荣誉接踵而至,但许光从不骄傲自满。
在他看来,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尽职尽责。
在部队期间,许光时刻以父亲许世友将军为榜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他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团结带领官兵,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许光的军旅生涯,为他日后回乡奉献埋下了伏笔。
弃官从父命,回乡尽孝道
1958年,一个电话,改变了许光的人生轨迹。
父亲许世友嘱托他回乡,照顾患病的奶奶。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许光毅然决然选择了回乡。
官不想当,功名利禄都抛在脑后。
在他心中,孝道大于天。
许光深知,奶奶把自己拉扯大不容易。
多年来,奶奶含辛茹苦,对自己呵护备至。
现在奶奶生病了,正是自己报答她的时候。
照顾奶奶的点点滴滴,许光都记在心里。
直到奶奶去世,他才释怀。
归乡不忘初心,奉献家乡几十载
回到家乡,许光先后担任新县人武部副部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他没有搞特殊化,而是兢兢业业为群众服务。
作为人武部副部长,许光扎根基层,走街串巷,倾听百姓心声。
他组织民兵修公路、架电线,让偏远山村通了公路,用上了电。
许光常说:"共产党人要多为群众办实事,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1987年抗洪时,许光带伤坚守一线,昏迷三天三夜后,又继续投入救灾。
洪水无情人有情,许光和战友们昼夜奋战,终于夺回了一条条宝贵的生命。
群众说:"有许主任在,我们就感到踏实。"
新县的父老乡亲,没人不知道许光的为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开国上将许世友之子。
因为在许光眼里,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公务员,理应为群众做实事。
他常说:"不要总提我爸爸是谁,共产党人不搞特殊化。
咱就是新县的一名普通干部,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
"正是凭着这股为民情怀,许光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相濡以沫育英才,教子严格重家风
家庭生活中,许光是一位慈父,更是严师。
他与妻子相濡以沫,共同抚育四个孩子成才。
许光秉承父亲家风,教育子女要靠真本事,不搞特殊化。
长子许道昆想提前入伍,他没开后门;二儿子许道仑当兵退伍后不想复员,他也不开绿灯;大女儿许道江想借他的关系参加高考,他也予以拒绝。
许光常教育子女:"你们要继承爷爷的优良传统,不能抹黑家风。
要刻苦学习,掌握真本领,靠实力说话。
"在他的教导下,子女们个个争气,在各自领域成才立业。
许光教子有方,但对妻子却格外体贴。
妻子杨定春身患肺气肿,生活不能自理。
许光不辞辛劳,亲自照顾妻子起居。
他学会了做饭、洗衣,把妻子伺候得妥妥贴贴。
夫妻恩爱,举案齐眉,成为当地的佳话。
晚年俭朴似布衣,修鞋捐房心不改
许光晚年的生活,俭朴得让人心疼。
81岁高龄,他还会自己拄着拐杖,到路边摊贩那里修鞋。
当时的修鞋摊老板还不知道,这位衣着朴素的老人,竟然是开国上将之子。
直到送许光离开,老板才恍然大悟。
但这位老红军后代的高风亮节,却让老板一辈子难忘。
修鞋摊上,许光总爱和老板唠嗑。
他问长问短,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冷暖。
老板说:"这个老头真实在,一点架子没有。
"殊不知,许光的一言一行,都在为共产党人树立榜样。
就是这样一位省吃俭用的老人,却又是出了名的慷慨。
九十年代,许光家的老宅成了游客祭拜许世友将军的圣地。
得知政府要建设旅游景点,他二话不说,把老宅无偿捐了出来。
许光"花钱如流水"的事还不止这些。
他常年资助困难的红军后代,总额达十多万。
同事们不理解,但许光却说:"都是革命战友的后代,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受苦。"
一次,许光遇到一个当过兵的乞丐。
得知对方生活困难,许光当即资助了一笔钱,并送去棉被御寒。
同事说他太慷慨,许光却说:"穷苦人不容易,咱帮一把是应该的。"
患癌不言弃,临终不添乱
2012年,许光被确诊为肺癌。
但他想到的,却是不能给子女添麻烦。
面对病魔,许光提出"三不原则":不用进口药、不做过度治疗、不给子女添麻烦。
即便是女儿想给他住院治疗,他也以"花不起那么多钱"为由拒绝了。
许光的病情不断恶化,但他始终抱以乐观的心态。
他安慰子女说:"人总有一死,重要的是活得有意义。
你们要好好工作,为人民多做贡献。"
一个月后,许光病危。
但他仍惦记家乡人民,嘱托儿子把毕生积蓄,捐给新县的公益事业。
儿子许道仑含泪答应了。
2013年初,许光静静地走了,走得像他一生一样低调。
但他的事迹,却永远铭刻在家乡父老的心中。
人生不问出处,唯有奉献最真
纵观许光的一生,他虽出身名门,却从不居功自傲。
他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言行,展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
清廉自守,是许光的座右铭。
一辈子不贪污,不以权谋私,儿女也从不给他戴高帽。
勤俭节约,更是许光的生活准则。
从不大手大脚,即便家境困难,也乐于资助他人。
许光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奉献一生。
不管是作为军人,还是作为公务员,他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有人说,许光的人生,像一部传奇电影。
但在他自己看来,无非就是尽忠职守、服务人民的平凡故事。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优良家风,生生不息。
许光用自己的人生证明,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不分出身,不问背景,唯有奉献,方显伟大!
信息来源:许世友长子许光:81岁路边找人修鞋勤俭一生,患癌提"三不"原则
2022-12-26 19:00·老闫侃史
许世友长子许光:81岁路边找人修鞋,患癌提三不,不给子女托人情
2022-10-14 17:18·悦悦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