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再见爱人》里的封神时刻,是李行亮崩溃三连问:“我怎么会这样?我是不是有病?我是不是需要心理医生?”
这一幕戳中了很多人的“心趴”。当情绪病成为现代流行病,正视情绪问题,适时“求救”,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件。为此我们特地连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治医师金金,看看当我们面临李行亮三连问时可以怎么做?
1
Hi金金!前几天的《再见爱人》你看了吗?看到李行亮三连问,很想知道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有病”?
高强度的工作、生活给我们带来压力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现在也有很多疗愈的办法,只要你能很快调节过来就没问题。但是如果你已经有下面三个维度的问题,可能就需要好好正视一下自己是不是出现了“情绪病”——
1.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在面对事物的时候,我们是否经常感觉自己无法坚持,很难用自己的意志克服。
2.症状持续的时间:不开心的阶段是否至少持续了两周甚至更长。伴随精神不济、失眠或者嗜睡、没有胃口或者暴食,对什么人和事都没有兴趣或者看不顺眼……
3.社会功能有无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工作、学习、集中精力。
2
这种时候是不是可以找亲人朋友诉说?
跟身边人分享心中苦楚,适当的情感发泄,也许能够缓解抑郁的心情,一个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如果亲人、朋友中碰巧有人是懂些心理学知识,那你很幸运,也许他们可以提供一些专业的倾听。不过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其实很难共情到抑郁情绪,就像节目里嘉宾们都催促李行亮去安抚麦麦,却没有人关注到李此时的低落与茫然。而且有时也会因为关系太熟了,提出的建议会带有偏见不够客观。所以在和亲人朋友倾诉时,有时没有得到安慰,反而会被指责是“想不开”、“心理脆弱”。
但心理上出现问题,一般是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3方面影响的结果。生物因素来自遗传、神经递质失调、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社会因素就是长期处于一个自己无法控制、不舒服的环境;心理因素,是自己思想的偏差,想不开、脆弱等等。导致抑郁情绪是三方面综合来考量的,而不能只归结为一句扁平化的“自己脆弱”。
即便接受过专业的训练的人,从朋友角度地开解和作为心理咨询的访谈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你们的关系很亲密,互相也非常了解,不一定能站在一个理性的、客观的角度帮助你找到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亲人朋友的劝解对你无效甚至有反效果,还是要去专业的机构问询专业人士。
3
心理医生能给我提供解决方案吗?
当然不是。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的作用其实更像是一面镜子,TA并不会像军师一样对你发号指令,为你当下所面临的事情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心理医生的作用就是帮你看到自己最初的想法、心灵深处的期待、在应对痛苦时习惯性采用的心理防御,继而帮助你更了解自己,从内心重新滋养自己、获得能量,最终让抑郁的人拥有重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或者放弃困难的勇气,慢慢从抑郁的情感中走出来,所以心理咨询很可能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一定要静待花开。
4
药物可以取代心理咨询治疗吗?药物是安慰剂吗?
是否需要吃药这个需要精神科医生经过缜密且专业的分析之后才能判断,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是不会开药的。药物不是安慰剂,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调节脑内神经递质,让处于坏情绪的人在生理层面更容易感受到愉快感。很多人在状态很差的情况下,不管你对他说什么他都只能感受到负面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药物帮他把神经递质调节回正常水平,之后再对他进行心理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打个比方,比如有一个人他不小心脚骨折了,你直接告诉他出门晒太阳、积极做康复、下次小心点,他会觉得你在说废话,因为他做不到。你得先帮助他把受伤的脚固定好,让脚处于一个等待康复或者正在缓慢康复的状态,再告诉他晒太阳有助于恢复,告诉他具体的康复方法。这时,他会更加配合积极治疗,越变越好。
5
该去哪里找靠谱的心理咨询?
我们在选择心理机构的过程中,除了像我们这种三甲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也可以关注不同区域的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以上海为例,行业协会官网会定期发布接受过审核和监管的专业心理健康机构。另外不同市、区也会有公益的心理热线,比如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北京市心理热线88585821。比起你在网络上大海捞针,不如先去公益热线简单问询,然后再去专业的机构系统咨询。
今天就要播出《再见爱人》新一期了,不知道李行亮夫妇的情绪是否会有所好转?如果问题还在加重,诚恳地劝一句:咱还是去看看心理医生吧!
编辑:Valerie Zhang
撰文:边缘
设计:晓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