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33.9%,其中,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6.3万辆和1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9.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8%。从10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品牌都在销量上实现了非常巨大的突破。然而,有人欢喜就有人愁,多款新能源轿车在10月销量出现了大幅下跌,甚至不少原本热销车型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现象,用销量“腰斩”来形容都不为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们究竟为什么卖不动了?
指导价:23.19-33.59万元
作为特斯拉家族中的明星车型,Model 3在10月份的销量下滑至4281辆,相比9月销量23998辆,环比暴跌82.16%,这一数字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汽车市场引发了轩然大波。特别是与同级别的国产车型如比亚迪汉、小米SU7等相比,后者均在同一时期实现了销量上的新突破。
特斯拉Model 3销量下滑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这一现象主要是由特斯拉的生产和出口策略所引起的。由于特斯拉采用直营销售模式,无法实现现车交付,因此需要根据订单量和市场需求来规划生产计划,这样的模式难以满足全球需求快速增长,产能跟不上售卖,有部分客户自然会选择其它车型,从而影响了销量表现。
除此之外,随着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比亚迪、蔚小理等国产品牌逐渐占据国内电动车市场半壁江山,为了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和提升产品吸引力,他们几乎一年乃至半年推出一款新车,比如比亚迪汉、小鹏P7、蔚来ET7等。这些车型不仅在价格上与Model 3有所重叠,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有优势,比如比亚迪汉的刀片电池和DM-i混合动力技术,小鹏P7的自动驾驶系统,蔚来ET7的智能座舱,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不同的体验。
而Model 3作为一款2017年上市且从未大改款的车型,相比同价位或更低价位的国产电动轿车,在外观、内饰、空间、配置等方面都没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在高阶智能驾驶层面进化效率是相当高的,在很多层面,甚至要强于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FSD),但目前FSD在中国的商业化进程仍然没有获得监管审批,这些都给Model 3带来了挑战和冲击。而且Model 3还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和用户投诉,如动力消失、刹车失灵、底盘异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和口碑,也损害了特斯拉品牌形象和信誉。因此,Model 3的销量下滑也就是意料之中了。
指导价:16.58-23.98万元
红旗E-QM5作为红旗品牌旗下首款纯电动轿车,其市场表现一直备受关注。然而,9月卖出10863辆后,10月销量却骤降至6061辆,环比下降了44.21%,接近腰折。如果以一款中型纯电轿车去衡量,红旗E-QM5确实是很不错的一款车,其长宽高分别为5040/1910/1569 mm,轴距达到了2990mm。超长的车身和轴距使得这款车的内部空间十分充裕,估计不少消费者也是冲着这个优点去的。
如今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断提升,单纯靠空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红旗E-QM5除了尺寸、空间表现还算可圈可点,在定位、外观、配置以及动力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比如定位方面,红旗E-QM5主要销售渠道是网约车市场,给人留下了网约车的印象,这对于想要购买家用车的消费者来说,可能会产生排斥心理。外观方面,给人一种过于激进的感觉,许多消费者认为这款车型的造型独特甚至有些怪异,这与红旗品牌一贯的调性不太相符,这也是很多人比较难接受的。
内饰方面,整体风格上更加偏向于曾经燃油车的设计风格,比如机械式仪表盘+10.1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并非目前纯电动汽车主流的液晶仪表盘+大屏的设计,车机为红旗智联系统,只配备倒车影像、语音识别等一些常见功能。配置方面,全系车型都没有配备天窗,而且除了主动刹车、倒车影像和定速巡航外,其它的辅助驾驶功能一概没有。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副驾驶座椅配备了电动调节功能,而主驾驶座椅居然是手动的,没有电动调节功能,这种配置差异让人感到困惑。
动力方面,有两款高低功率可供选择,其中高功率版电机最大功率为140kW,最大扭矩为320N·m,而低功率版电机最大功率为100kW,最大扭矩260N·m,这样的动力显然无法满足对驾驶体验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续航方面的表现也受到了车主的诟病,虽然其CLTC纯电续航最长达到620km,但在实际使用中,特别是在冬季或者高速行驶时,其续航能力会大打折扣。要知道的是,16.58-23.98万元的价格,已经可以买到比亚迪汉、小鹏P7等热门车型,这些车的外观、配置、动力性能、续航里程都比红旗E-QM5要好。
车叔总结
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从年初的价格战到之后在产品方面的不断内卷,有些品牌凭借实力突围,有些品牌无奈退市。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环境中,无论一款车曾经有多少令人羡慕的成绩和光环,但当它失去了应有的诚意,被用户和市场抛弃是迟早的事,就如今以上两款轿车因交产能问题、价格问题,以及产品竞争力下滑等原因,在10月份的销量成绩都不尽如人意。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车企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灵活调整市场策略,不断提升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车市风云变幻,未来谁能在激战中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