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的一天,已经年近耋耄的杨得志在夫人的搀扶下,参加一年一度的红军聚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曾是在战场上厮杀的将领,而此刻大多曾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已将记忆掩埋进土壤,只剩下他们几个尚在人世的人回忆往昔峥嵘岁月。

汽车的行驶声音擦过杨得志的耳边,他尚有不错的听力,这对他来说已经极其满足。

“是老师长来了!”不知是谁的声音在汽车轰鸣声之后响起。

杨得志闻言,立马起身,跟他的夫人说道:“我得到门口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个老师长到底是谁呢?为何杨得志如此尊敬他?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呢?

一、从军记

李聚奎于1904年出生在湖南涟源市,7岁便开始读书,22岁的他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参与了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

24岁的他,因受到湖南独立第5师1团团长彭德怀等众多共产党员的影响,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自此完成了“心跟着党走”的蜕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第一次参加小组会议,他便郑重表示:“我这一辈子跟党是跟定了,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他也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青年时期对党发出的誓言。

李聚奎一路表现可嘉,从班长、排长一直做到了大队长。他在大汾圩,灵活地掩护队伍的前行,并使得自己领导的中队适时撤出,避免了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在大年三十的农庄,依旧保持清醒,别人再劝酒,也顾及着万一敌人的侵袭而滴酒不沾,果然在半夜敌人侵入的临危之际,及时叫醒部队,带领他们走出山庄,脱离了危险。

1929年的秋天,时任红五军八大队长的李聚奎,因为战事不断的消耗他的身体,最终病倒了。

此时队伍已经从湖南转战到了江西莲花县一带,但他连日高烧,想尽办法也无力消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部队不能在一个地方耽搁太久,大队党代表王如痴劝他就地静养,等好了,再继续为党为人民作战。

李聚奎哪里肯答应,但架不住诸位战友的劝阻,又害怕加重队伍的负担,于是决定在江西莲花县九堡的一户农家里休整,并让一个勤务兵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家一家四口对李聚奎很用心,像亲人一样让他吃好喝好,可是李聚奎的病却仍因为医疗条件跟不上而不见好。

李聚奎自知恐怕大限将至,便把手头仅有的十几块钱交给勤务兵,嘱托他转给农户家。

农户见此状况,既非常感动,又在心里下足了决心,一定要找到瞧病的大夫,治好这个大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户一夜辗转反侧,天还没亮就想起有位萍乡的老中医,都说他有妙手回春的盛名,便急忙打点好家事,并把李聚奎的情况报告给当地的党组织后。

几番周折他终于借到一顶轿子,和勤务兵一起把老中医请来了。

有了老中医的救治,在吃了几副药之后,李聚奎的身体有了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子渐渐过去,李聚奎的身体也恢复得很快。他深知农户救命之情在乱世中恐怕无以言谢了,唯有积极作战,或许才是他真正可以表达感谢的方式。

于是他向农户一家告了别,准备立即赶回战场,同时在离开之际,他将积攒多年的钱都送给了农户,奈何农户一家说什么也不肯收下。

他眼含热泪,郑重地感谢了这家人,后头也不回地冲回他的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战场后,他凭借着自己骁勇善战的力量,获得了党组织的认可。接连指挥了三甲嶂、大渡河等令人刮目相看、足以体现其指挥智谋的战役。

而在三甲嶂、大渡河这两场战役中,他的部下便是戎马一生的杨得志。

杨得志出生于湖南,与那位大人物算是同乡,信仰相同的二者也很机缘巧合地擦肩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5年,年仅14岁的杨得志便随堂哥去江西安源煤矿挑煤,原本想要通过辛勤劳作贴补家用,但没想到干了半年,连回家的车票钱都没有攒到。

这份工作使杨得志见识到了资本家的剥削,但他这时也无计可施,无奈之下只好和表哥回家当长工。

但如果杨得志在这里再坚持两年,就会碰到家乡隔壁韶山的读书人,领导的安源矿工起义。唯有起义,才能刺破资本家的丑恶嘴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8年,由于杨得志再次失业,便投奔工农革命军第七师(朱德部)。

他在见到毛泽东后,被他的乡音和循循善诱的语言所折服,再加上对共产党的作风特别向往,他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便是他想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经介绍,终于是入了党。

杨得志开始了他“快狠”的战争之路,他参加了红军三次“反围剿”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作战期间他善于捕捉战机,凭借着高速运转的大脑得以迅速定下作战的决定,经常使敌人经常被打得措手不及。

二、三岬嶂之战

1934年,此时李聚奎正指挥红1师第1团,而杨得志任该团团长,蒋介石正发动第五次“围剿”。

第五次围剿红军无奈占了下风,部队的损失已经惨重,在疾雨中飞驰的兵团,眼中满是重振士气的渴望。故此战意义之大不容小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团对阵三个师,看起来如同天方夜谭,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瞬息万变的作战过程中,只要在恰当的时机,精准判断出战略要地,并凭借着猛劲冲击,便不会再有难事。

“去三岬嶂!”李聚奎一声令下。

“去三岬嶂!”杨得志大声应和,连引起整个团都一齐呼喊,以壮士气。

众人都知道此战凶险万分,敌人的军队数量是自己的几倍,但为了整个革命事业,他们已经持有必死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岬嶂易守难攻,李聚奎指导着红1军第1团驻守在这座高约500米的土石山上。

四面皆是敌人的枪林弹雨,几百吨的炸弹也被敌人接连投掷在这小小的山头。

红1团起先还用着刺刀,到最后直接赤身肉搏,坚持了一天一夜,死战不退,直到主力到来。

到最后,该团已剩不到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在总政治部的《红星报》上,撰写了《把第1团顽强作战的精神发扬光大起来》的社论,号召学习红1团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

三、生死存亡大渡河

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保留希望的火种,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终是于1935年5月到了大渡河畔。

大渡河是长江的一个支流,河宽有百米,且水流湍急,入眼处尽是高山。当年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便是率领军队西征至此,由于渡河失败而全军覆没。

蒋介石便是深谙此旧事,命令河对岸的川军构筑好工事驻守于此,还令国民党军队10万大军追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情形可谓是,后有追兵,前无去路。可以说,如何渡过大渡河决定了红军的生死存亡。

上级将强渡大渡河的任务交给了李聚奎领导的红一师。

李聚奎为此殚精竭虑,正苦思冥想时,听到杨得志对他说:“师长,我有个主意!你看前方河边有两条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聚奎顺着杨得志的望远镜看去,果不其然。久经沙场如他,自然心领神会,连忙派人拿下这两艘小船。

夜幕已至,万籁俱寂,突然几声枪响,打破了这份宁静,船上的敌人仍在饮酒乐甚,尚未反应过来,便死在了富贵乡里。

船已经有了,那么如何强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杨得志也在心里有了打算,便向李聚奎请缨:“我愿意负责强渡!”

二者商议了许久,终于达成了共识,此一役,唯靠快狠准的用兵之道和生死不顾的士兵了。

杨得志冒雨带着一营疾驰了80多公里,赶到大渡河的南岸安顺场,歼灭敌人两个连后,决定由第一营营长孙继先率领的18名勇士渡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渡河的场面非常的焦灼,18名勇士分两船,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火力掩护下,奋力渡河。

在前进的过程中,小船在不时地颠簸,但勇士们并不畏惧,一直奋力前行,有的人身上被炸起的残渣割破了皮,也浑然无感,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上岸。

终于在离河岸只有五六米时,勇士们不顾敌人的扫射,一齐跳上岸去,冲垮了敌军一个营的防御,巩固滩头阵地,后又接应了第一师余部和干部团过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战,使得国民党防线终被撕出一道缺口,为红军北上开辟了道路。

杨得志也经此一役,声名大噪,开始担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大队长。

四、孤独之旅

强渡大渡河后,李聚奎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的参谋长,后又遇到西路军前线覆灭孤独流浪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李聚奎已是红四方面军红31军、红9军的参谋长。

此时的他率领红9军和红5军、红30军一起西渡黄河,但遭到了马家步兵的追杀,在此期间,李聚奎指挥西部军连番作战,均对马家军进行了重创。

但当时间来到1937年时,巨大的天幕黑漆漆地遮掩了下来。

马家军在河西走廊围堵了西路军,以至于整个军团全军覆没,只剩下了李聚奎形单影只,在悠悠的祁连山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不想死,也不愿死,只要剩下一口气,他就一定要撑住直到寻到党中央。

李聚奎凭借着强大的意志,打扮成了一个叫花子,靠着自己的双脚,在敌人的搜捕和恶劣的环境下,终于是回到了红军的行列,此时距离他失联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月。

毛泽东见到他时,他一时无语凝噎,毛泽东郑重地说道:“你是虽败犹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后期,李聚奎渐渐转到了后勤工作,对于党中央的安排,他并没有丝毫不悦,而是欣然接受。他认为既然党中央需要他做这些,那么他只要努力做好,便是对人民负责。

他分别于1948年,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委,于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期,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

在抗美援朝时期,李聚奎还推广了一种供志愿兵们干粮——炒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外作战一个不方便的点便是物资的运送,长时间跋涉所带来的干粮,对于战场上无数奋战的勇士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现在急需要一种方便携带又便于储存的干粮,来让前线的志愿兵们放心突破敌人的包围圈。

时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苦思冥想,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1937年的一段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他由于西部军全军覆灭,孤身一人在河西走廊漂泊。

他在途中遇到过一位热心的老百姓,这位老百姓见他周身破烂,瘦骨嶙峋,便将一种炒面拿给了他。他一口吃下,顿时觉得如获新生,这才得以继续赶路,回到党中央。

他大概推测了这种炒面的原料以及制作方法,以易于保存、运输、使用的目的开始让后勤部制作了起来。这批样品被送到前线之后,颇受志愿兵们的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55年,李聚奎根据党中央的任命,开始担任石油工业部的部长。而此时恰好赶上军队授衔,由于李聚奎并不在军队,只授予了勋章,而没有军衔。

李聚奎并没有什么不满,对他而言,无论什么职位,能够为党为人民做实事,便已足够了。

党中央固然是知道李聚奎在整个抗战时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不愿英雄埋名,便在1958年,将李聚奎调回了军队,同时补授了上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李聚奎便一直为新中国的后勤与军事教育事业鞠躬尽瘁,退休时仍担任中央军委顾问,关心军队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

他认为既然担任着职务,就没有闲养的理由。在86岁高龄时,他仍会亲自向中央军委领导直抒己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8年,一枚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军功勋荣誉章挂在了他的胸前。

1995年,李聚奎逝世。

一代将星自此黯淡,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他的故事被后代们传唱,一代又一代仍然在传承着他永恒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