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4月
上海首度在3个地铁站开启
“闸机门常开”模式试点后
11月16日
上海地铁又新增了18座试点车站
与首批3个地铁站
均为客流量较小的车站不同
新增车站中
包含早晚高峰客流量较大车站
换乘站及旅游景点车站
具体试点车站详见图
“闸机门常开”模式指的是地铁站闸机门保持开启状态,乘客刷卡或扫码后,经确认闸机屏幕显示“绿色通行”箭头,可以直接通行。
11月16日至11月18日,记者多次来到试点车站并注意到,在连日试点中,市民们正逐渐适应这一模式。同时,有了首轮试点经验,在本轮试点中,地铁站也做出了更好的引导。不过,也有乘客提出,闸机扫码识别率低也是降低进站效率的原因之一。
爷叔测试:
“如果不扫码会怎样?”
“怎么闸机门都不关?是不是坏掉了?”11月16日上午,一位女士正打算离开出站时,注意到2号线世纪公园站的进出站闸机均保持开启状态,一边嘀咕着,一边半信半疑地扫码出站。
当日上午9点多,记者在现场看到多位市民发出了类似的疑惑,还有一些市民似乎对此感到很新奇。
“我来试试看,如果不扫码会怎么样。”一位爷叔自言自语地说着往外走,很快被闸机拦下。随后他扫码出站,试着从出站闸机进站,又被闸机拦下。
2号线世纪公园站在世纪公园的南边,周末早上有不少前往公园晨练的游客。由于附近有多个居民区,因此在工作日早高峰期间,仍是以进站通勤客流为主。
11月18日,在开启试点后的首个工作日早高峰,记者再次来到该车站时看到,尽管此时客流量要比周末早上大了不少,不过多数乘客仍能有序通过闸机,极少数乘客在看到没有关闭的闸机时有一些迟疑,但都很快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快速通过。
当闸机监测到无效车票或无票通过时,闸机门会快速关闭,在乘客后退一步后,闸机门会再次打开。早上9点多,记者通过手表粗略估算,在5分钟内,入站闸机关闭了10次左右。这一成绩与首次试点后的首个工作日早高峰几乎一致。
“其实多出入几次后,和平常进出站没有太大区别。”在2号线世纪公园站4号口,一名提着买菜车的爷叔对记者说。
不过,记者注意到,针对先前首次试点期间提出的问题,在本轮试点中,车站方也进行了一些改进。
比如,在首次试点中,记者曾注意到有部分乘客看到打开的闸机门时会愣在原地。在本轮试点中,当有乘客表现出迟疑时,会有工作人员立刻主动上前告知“本站正在进行闸机常开门试点”。
另外,此前还有一些乘客因为打开的闸机门而走错方向。而在本轮试点中,各试点车站都在出站闸机外安置了易拉宝,上面有“出站闸机、只出不进”的标语,同时在地上贴有“乘客止步”的地贴,进站闸机前也贴有“进站检票”的地贴。记者在多日的观察中,几乎没有再见到因开门而走错闸机的乘客。
有市民吐槽扫码进站识别率较低
不过,还是有个别乘客遭遇到了特别的状况。
“现在是不收钱了嘛?”两名拖着行李箱同行的乘客在通过2号线世纪公园站出站闸机时,其中一名乘客的码没有刷上,同时也没有扣费。在记者告知他们这里正在进行“常开门试点”后,他想要回去重新扫码出站时,却被闸机门拦住,无奈下只能前往服务中心求助。
尽管如此,在记者的观察中,最常见的情况仍是由于网络或者设备的问题,又或者是两名乘客贴的太近,乘客刷卡或扫码没有成功,但是身体已经先一步越过闸机,导致闸机门关闭。
记者使用手表粗略估算,在闸机门常开时,一名乘客从刷卡到进站大约需要2秒左右,而正常进入闸机,由于需要等待闸机门关闭再打开,则需要4秒钟左右。但是,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闸机门关闭,乘客需要后退一步再等待开门,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我是觉得能明显感觉到要比往日更快一点的,就怕前面有人被拦下来了,整个队伍都慢了。”在2号线世纪公园站候车的罗先生说。
为什么在常开门后,能感觉到有更多人被闸机拦下来呢?
罗先生认为,很多人都是将闸机门打开作为扫码进站或出站成功的标志。在常开门后,乘客只能通过看闸机屏幕上与闸机门上的显示灯判断,部分乘客还没有转变习惯,在没有扫上码的情况下继续前行,导致闸机门关闭。
也有市民认为是刷卡和扫码识别率较低、延迟太高导致的。
“如果大家都用的是交通卡、纸质车票就不会有这种问题。扫码的时候机器不灵敏,经常遇到扫不上的问题,再加上扫码成功的提示不明显。”在社交平台相关话题的讨论中,一位市民评论道。
“有时候一连换好几个机器都扫不上码,即使不在常开门试点的地铁站,这种情况也很普遍。”另一位市民说。
不过总体来说,“闸机门常开”模式确实对地铁通行效率有一定提升。
自今年4月上海开启“闸机门常开”模式试点后,杭州、合肥、深圳、青岛等地也纷纷开启“闸机门常开”模式试点。
据上海地铁介绍,此前上海三个地铁站试点效果良好,对高峰客流的通勤有所提升。本次开放的试点车站18个站点涵盖了不同特征的车站,将对明年6月份之后是否继续推广有借鉴意义。
对于这项新模式的展开
网友们表示
也有网友提出建议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