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再见爱人》成为全国人民最下饭的电子榨菜。三对结婚多年、有房产、有资产、有事业、有孩子的高质量中年夫妻,在全国人民面前闹离婚。
调侃戏谑之余,作为一个普通中年人还是会一脸问号:这些名人夫妻,婚姻中亮红灯也许是真,但和普通人“水深火热”的中年生活相比,真算个事儿吗?
三对结婚多年的中年夫妻,当下人生困境竟然是对方爱不爱自己、有没有在乎自己、有没有把东西送到心趴上、失去自我了?只能说他们日子过得还不错。
普通中年人的低谷——父母身体亮红灯、自己事业不保、孩子学习拉胯,桩桩件件都比婚姻问题重要。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默默努力的中年人”,看看那里贴出来的大家的遭遇,才是真实的中年低谷。
单亲妈妈带俩娃,老大学习不好,要找私教补习,自己被前夫所累负债,出不起补习费,找前夫要,前夫又不给,自己奔溃了。
结婚十年,丧偶式育儿、夫妻形同路人,那个本该一起为这个家遮风挡雨的人成了自己生活中的风雨,鸡肋婚姻还有必要继续吗?
为钱、为工作、为孩子发愁,才是普通中年人的低谷日常。
这两年我也看到一种新型逃离——借着要给孩子“最优质教育”,一群中产父母们企图润向全球,以寻找另一种喘息。好像出了国,一切就能有个全新的开端,过往那些教育焦虑、35岁被裁的职业困境,以及婚姻名存实亡的魔咒都能换个土壤被消解和治愈。
国外自由和轻松的生活环境,真能让这群中年人逃开低谷吗?
今天要分享的,是我身边三个中年华人的真实故事。
当年他们意气风发、“美漂”成功,确实曾一度翻开过人生的新篇章。但进入中年后,发现无论你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难以逃开低谷这个坎儿。
(为方便阅读,以下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单亲妈妈遇到青春期娃,交出去大半条命
讲述人:Melody
当年我和老公一起来美国读书,经历了毕业的痛苦、找工作的压力、等身份的煎熬,十余载波折熬过,最后一切尘埃落定后,却迎来了离婚收场。
离婚理由不狗血,就是常见的中年夫妻婚姻平淡、一方出轨的剧情。财产分割清晰、孩子归我、和平分手。
图源pexels
离婚三年,我和十五岁的儿子生活在美国,成了一对相依为命的搭档。然而,这个“搭档”关系却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没有伴侣在身边,每天都像在进行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工作、家务、应对孩子的情绪,让我没有一丝喘息。
就拿最近的一次争吵来说,本来想趁圣诞假期,带着孩子去欧洲透透气。可刚和儿子提起,他的反应却像按下了炸弹开关,大吼大叫,说哪里也不去、就想在家宅,再沟通就是我逼迫他。最后,谈话以儿子用力摔门结束。
摔门声就像一把锤子,重重敲在我疲惫的心上。
离婚和青春期,让儿子的情绪像过山车,发脾气是家常便饭。
从前,“丧偶式”家庭已经让他感到缺乏父爱,离婚后,前夫的冷漠和疏离则像一把刀,让他的伤口更加深。
我曾带儿子去看心理医生,他承认有过自杀念头,听到后我无法原谅自己。
每次我想带他散散心,儿子总是拒绝。有次假期,我定了一处风景很好的海边木屋,叫他一起去玩,他死活不肯离开家。
最后,我决定留他一人在家,自己去。
那晚,我例行给他打手机,打了好几通都没人接。心急如焚的我只能大半夜又驱车赶回家。进门后发现,他一直打游戏,若无其事地说没听见手机响。
带娃让我筋疲力尽,特别是最近,我刚换了一份工作,压力很大。一周55小时工作,我经常熬夜加班,偏头疼、呕吐成了常态。
图源pexels
作为一个单亲妈妈,我知道自己“病得不轻”,但不能停下。 钱没赚够,儿子也没成年。别无选择,我只能咬牙挺住。
每天听到周围的同事、邻居、儿子的家长都在问我“How are you today?” 在这份“浅薄”的客气面前,我只能挂着微笑回复一句“I am good!” 内心深处,我知道自己的状况糟糕透了。
也曾想过回国,但回国后我拿什么养活自己和孩子?孩子的学业、我的工作都像无形的枷锁,把我牢牢困在这里。
来美十余载,依然没找到归属感
讲述人:Lucy
在美国留学、工作十多年,房子买了、娃也生了,我却一点都没有扎根的感觉。每天做着一份无趣的工作,黄皮肤在职场行走,天花板触手可及。
办公室的美国同事聊起球赛和假期,我只能微笑点头,心里却很疏离。工作之外,最熟的朋友还是求学时期的国内好友。看他们在朋友圈分享家长里短和八卦新闻,那些热闹仿佛属于另一个世界。
美国节日于我,不过是不上班的放松日,没什么值得庆祝的。
反倒是春节一到,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来,而我只能看着朋友圈的年夜饭,给父母打一通问候视频。
偶尔会默默问自己:“难道要这样在这里过一辈子吗?”
图源pixabay
我曾提过回国发展,但码农老公认为美国工作机会更多。“我们这个年纪,回国谁还会要?”
虽然我认同,但迷茫感还是无法摆脱。现在的枯燥生活尚且还有工作和孩子填满,可等到退休了,孩子长大离家了,余生要怎么过?
在美国我也不是完全没朋友,但语言、文化和经历等不同,你很难深交。
曾有邻居A,她总说我是“上帝赐给她的礼物”,我们时不时会小聚、短途旅行,家长理短聊聊天。后来有一次聚会,她邀请了我和另一位友人家庭一起吃饭。
当她们彼此热络交谈、分享信息时,我像个局外人,坐在那里默默吃饭。语言、文化和类似经历孕育出的默契,是我这个外来人企及不来的。
我也交到一些同胞交朋友。但大家聚到一起,三两句就会绕回孩子教育。美国的中年华人,看似生活富足,实际上真正有时间享受生活、能活出自我的人少之又少。
不少人都在强撑着婚姻和工作,为孩子兢兢业业打工。等孩子考上大学离家后,瞬间失去生活重心。
图源pexels
儿女双全、度日如年
讲述人:Cynthia
我和老公从留学美国到工作这个过程一直顺风顺水,尤其是一对龙凤胎出生后,虽然辛苦,但全家小日子也过得很美满。我曾以为顺风顺水的日子能一直这样下去,直到步入40之后,人生状态急转直下。
先说女儿。从小,她是我们眼中的完美小孩:学习成绩优异、从小到大获奖无数,学业上自我要求严格,从未让我们担忧。然而,在进入青春期后,她开始有严重的容貌焦虑。
半年前,女儿的饮食习惯变得异常。
女儿体型适中,但她却认为自己太胖,开始控制饮食。最初她只是少吃,后来发展到拒绝正常吃饭,甚至开始对每一口食物都表现出强烈的负罪感。体重和BMI迅速下降,医生诊断结果,厌食症。
图源pexels
节食和容貌焦虑让她变得敏感易怒,任何劝导都会引发一场风暴。
有几次,她因为吃了几口饭而摔盘子、大哭,甚至出现自残倾向,这些情绪波动更让我感到恐惧。我带她去看医生,接受营养干预和心理治疗,但她强烈的抵触。
再说儿子:相比于女儿的隐性挣扎,儿子的叛逆则显得更加显而易见。他沉迷于电子游戏,学习态度急转直下。
曾经的勤奋小孩如今成绩一落千丈,甚至还拿了D。他说自己对什么都没兴趣,认为“努力没有意义,人早晚会死”。
我试图限制他的手机时间,但只要手机被拿走,他就会发疯,摔东西、歇斯底里。
为了帮助儿子,我们主动联系了学校老师,沟通他的状态,并请求在课堂上多关注他。
老师们同意强制他参与课堂讨论,并为他安排额外、适度的学习任务,帮助他逐步找回学习的成就感。
我还带着他去看心理医生、运动、旅行、散心,希望能减少他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但收效甚微。目前,学校给出的建议是让儿子休学一年。
图源pexels
更糟糕的是,过去几个月,我是孤立无援在处理孩子的事情。
丈夫因为国内病重的父母暂居国内回不来,无法顾及孩子。两个娃的起居生活、学业和健康全压在了我身上。
这段时间我严重失眠、焦虑、陷入抑郁,需要医生开安眠药才能睡觉。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孩子的变化让我感到深深自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是对他们关注太少?还是我们教育方式本身就存在问题?
而需要拧成一股绳时,伴侣又掉链子,说好共同进退呢?但他给父母尽孝,我又不该埋怨什么。
日子怎就过成了这样?煎熬何时能结束?
走出中年低谷,觉醒与转型
在美国这几年,我是深刻体会到,换一个环境未必能解决人的困境。
人到中年,体力、脑力下降,创造力、雄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也被育儿、健康、父母养老和生活账单挤得没有空间。
但也并不是没有出路。
哈佛大学教授亚瑟·布鲁克斯花了几十年研究,在《中年觉醒》( 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一书中给出的办法——走出中年的人生低谷,需要觉醒和转型。
书中也指出了觉醒的具体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曾提出,把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和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两类。
流体智力,是指为解决抽象问题的去语境化能力;而晶体智力,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通过文化适应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
流体智力在30岁末或40岁初达到顶峰,接下来就会开始衰退。但晶体智力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而稳步进步,直到真正步入老年后才有所下滑。
截图源自《中年觉醒》
年轻时,我们拥有老天爷赏赐的智慧、可以创造并生成许多事实;年老时,我们拥有后天习得的智慧、能理解事实的意义并将其付诸实践。想要走出中年低谷,我们应该在中年时学会跳上晶体智力。这是中年人该有的觉醒。
在书中,作者提到著名作曲家巴赫被儿子超越后、自己成功转型、获得幸福晚年的故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是巴洛克时期的伟大作曲家,但在晚年,他的音乐风格逐渐被认为过时。
他的儿子小巴赫以新颖的风格(早期古典主义音乐)崭露头角,甚至在音乐界的影响力上超过了父亲。巴赫并没有为自己被超越和淘汰感到沮丧,而是将注意力从创作表演转向教学、研究音乐理论和修订自己的作品,专注于晶体智力的发挥。
除了把精力聚焦在自己晶体智力的发挥上,作者通过研究还发现,最幸福的人他们会把时间、注意力和情绪自我管理所释放的能量,用在信仰、家庭、友谊和工作这4个地方,这是重要的转型。
图源pixabay
把家庭放在优先级靠前的位置、努力保持和睦的家庭关系,拥有两到三个深度连接的朋友,以及在工作中除了找到成就感外、还要找寻到为他人服务的意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内容。我认为作者提到的“信仰”更容易被我们中年人忽略。
作者此处说的“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信仰,而是走上一条超越日常生活的道路,关注比日常更宏大的事物。这个信仰可以是哲学、兴趣、精神层面上一些更宏大的追求。
我们需要一些能够让你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跳脱出来,看到更大格局的东西,给自己一个更宽广的视角。
否则,日常生活就会困在“我的房子、我的车、我的电视、我的朋友、我的钱、我自己”这种索然无味、狭隘的空间里。
秋色连波在《寥寥中年事》里写道:“所有看似无法收场的场面,面孔一抹,也都能收场”,你我的中年低谷亦是如此。
Readfirst
教育的选择遍布全球,如何把钱实实在在花在刀刃上,选对适合孩子的路径?
留学全知道和阅读第一携手国内外顶级教育资源,让您无论在择校、选机构还是挑专业,都能“一站式逛齐”,不费心找到好资源!
极度内卷之下,如何跳出传统思路,打造个性化人设?
大湾区学生如何差异化竞争,凸显优势?
文科VS理科生、牛娃VS普娃的申请策略有何不同?
英美双申时间线、申请技巧和避坑指南?
如何将AI合理运用到申请中,提升竞争力?
为了全面、专业地为家长们解决这些问题,帮家长、中学、机构和大学提供彼此交流的平台,留学全知道和阅读第一将在11月23日,推出链接国内外顶级国际教育资源的行业对话:EduKnow 留学菁英汇。
名额有限,点击下方图片一键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