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16日至17日,第三届水下考古宁波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港通天下”港口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宁波海曙举行。会议以“新格局·新理论·新突破”为主题,13位专家代表作现场报告,8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相互分享中国水下考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成果与研究心得,彼此探讨海上丝绸之路、港口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

11月16日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水下考古与专题展陈”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技术”两个主题,展开交流和分享。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健全面回顾了中国水下考古从起步到成熟的过程,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宁波‘小白礁I号’考古工作流程完善,为沉船考古和后期资源保护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孙健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健。

孙健提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水下考古开始起步,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队伍不断壮大、工作能力日趋提升,已成为我国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9月,“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幕,沉睡在深海1500多米处、历经500多年的两处沉船遗址出水文物首次公开亮相。

“随着我国水下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的发现,尤为引人注目。”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辛礼学介绍,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货物数量巨大,超过10万件,品类多、档次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礼学。

航线、贸易和船上社会,可以透物见人,认识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翟杨以长江口二号沉船为例,进行了以船为中心的研究分享。

“我们对瓷器和船货的研究水平,超过我们对古船的认识和研究水平。”翟杨说,长江口二号的整体打捞为古船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接下来我们可能会做航路、船上功能分区等不同内容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翟杨。

传统木板船由大量木质船板连接拼合而成,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拼缝,古人往往会使用艌料对其进行封堵,从而保证木船良好的水密性和浮力。

“从现代材料学的角度来说,艌料一般是由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以及增强纤维共同组成的复合材料,古人则是通过经验的摸索,就地取材制作艌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沈大娲介绍,宁波“小白礁I号”所使用的艌料,与中国传统艌料的成分有非常大的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大娲。

沈大娲说,近年沉船保护修复过程中,应该根据考古发掘的实物成分,决定修复材料的使用,“还可以通过和其他国家艌料的对比,印证古代中西方的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17日上午,会议围绕“水下考古理论方法与海丝研究”以及“港城考古与航海研究”的主题,展开交流和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见祥。

上海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教授、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丁见祥认为,“水下考古是田野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海洋考古是考古学的分支学科”的认识,既延续了水下考古是“田野考古学在水域的延伸”的传统看法,事实上也强调了水下考古是海洋考古学(不限于)发展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国庆。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梁国庆发表了题为《水下考古精细化发掘——以漳州圣杯屿沉船考古为例》的演讲。

他表示,考古队首次采用水下摄影拼接,在低能见度海况下获取了沉船遗址的全景高清三维影像。影像中可见,沉船主体区域残存有木质船体,大量船货瓷器成摞码放,按大小、类型包扎,体现出最大限度利用船舱空间的理念。

“圣杯屿元代沉船发掘是中国水下考古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让大众亲眼见证了中国元代晚期的龙泉青瓷外销贸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盛景。”梁国庆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伍显军。

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伍显军发表了题为《港城一体 海丝节点——关于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独特价值意义的探讨》的演讲,详细介绍了朔门古港遗址水门头、朔门和邻江港口三个主要发掘区域发现的重要遗迹、遗物。“温州朔门古港具有港城一体的突出特点,其鼎盛时期是在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温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是龙泉青瓷走向世界的重要始发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侯昕。

浙江万里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副教授侯昕,作了题为《宁波北渔山灯塔——基于海洋文化视域下的港口历史符号解读》的学术演讲。

她表示,小白礁Ⅰ号发掘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东南约26海里的渔山列岛海域的北渔山岛小白礁礁体北侧,而北渔山灯塔堪称“海丝要冲、世界航标”,在国际航运史和世界技术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渔山灯塔由彼时极负盛名的法国BBT公司设计建造,运用超辐射菲涅尔透镜技术,堪称航运史上革命性的突破。无论是透镜规模还是技术含量,均达到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术文。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博士梅术文,在研讨会上作了《吴越——中国舟船的发源地》的演讲。

他详细介绍了与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顿贺的合作研究成果。长江的中下游、吴越之地,是中国舟船最早的发源地。吴越舟船文化,对中国古代四大优秀船型的形成和发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国际友好交往,有很大的贡献。

“如果我们注意现代几千吨乃至几十万吨的远洋运输钢船,除近些年才在船首加装了球鼻、首横剖线外飘外,主体型线延续的是浙船鸟船的主要特征,说明浙船贡献巨大而深远。”梅术文博士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国聪。

在研讨会最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院长林国聪介绍,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落成开放十周年来,依托各级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关心重视,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各地的鼎力支持,基地与港博共同走过了“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荣”的辉煌十年。

“基地多次派员参加国家组织的水下考古、技术潜水及出水文物保护培训,十年间新增水下考古队员3名,宁波现有水下考古队员10名,水下考古人才储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被誉为‘水下考古的宁波力量’。”林国聪说。

(图文来源于“宁波文化遗产”,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