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广州安居集团公告:
“将在全市范围收购满足90平米以下的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房。”
收储标准有五条:
一是资产负债简单;
二是已取得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说白了就是不是烂尾楼;
三是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
四是房源权属清晰可交易;
五是优先选取整栋或整单元未售、可实现封闭管理的楼栋项目。
截至当前,全国有超过60个城市表态支持地方国资下场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房。
收储存量,也被市场认定为“去库存3.0”模式。
事实上,存储存量,并不是简单的解决存量,本质上是为了给地方财政化债。
要知道,地方城投兜底土拍的节点差不多在2022年,根据地产的开发周期算,未来2年,市场上超过一半的供给都是地方城投和国央企。
也就是说,如果地产不救市,地产“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在地方债里。
为什么要增发6万亿,为什么要发专项债?
在过去几年,地方财政因为疫情透支极其严峻,土地财政又时不时有“戒断”反应,导致市场效率整体空转了两三年。
地方财政因为过去的“无序投资”和“过度开发”,使得“财政效率”极其低下。只能通过“城投兜底土拍”的形势,以“扩大债务”和“债务展期”的方式进行“债务置换”,来掩盖“经济增长低效”的现象。
简单说,在过去五年,尽管土地财政被上面叫停,但地方因为“缺钱”且“妈不给钱”,还是是不是“自种自制”偷摸着复吸一口。
而在这个周期中,因为互联网、地产等多个行业整顿,导致就业市场失衡,从而引发“楼市低迷”。
这样的结果就是:
“如果不救市,城投、银行、地方债全会拉爆。此 次的收储,只是将城投们的雷打包到一个地方去。”
核心就是“拖”。用时间换空间,相信后人的智慧。
那到底要怎么解决?我说过很多次了。
解决债务的唯一方法就是扩大债务,化解债务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胀。
如今,我们执行的就是在第一个阶段,通过中央加杠杆的方式,将地方债务打包。好让地方卸掉包袱,将财政力量重新释放出来,全力拉动投资和消费,从而实现经济的正向循环。
但是债务还是要还的,根据剧本,一旦经济的循环进入正向通道。比如资本的投资热度起来了,就业起来了,消费起来了。那就全面拉动市场的通胀。
比如水、 电、油、气等能源费。
本质上就是通过“通胀逻辑”,征收“能源税”,以偿付中央加的“杠杆”。
我对这样的操盘逻辑,整体上充满期待。
但我又有一丝担忧,上阵子说的十万亿,很多地方还没有感受到。
如今市场面,充斥着不愿意出钱的资本家,和忧国忧民的穷中产。
我们现在所有的操作,本质上都是吸引“有钱的人”进场,加注。但是如今的市场,几乎不存在“傻白甜”了。
想想,如何让普通人收入增多吧,相信国运吧。
学习强国,走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