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据媒体报道,欧盟将要求中国企业将生产工厂设在欧洲并共享知识产权,作为外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的条件。
欧盟官员表示,作为欧盟绿色技术战略的一部分,新标准允许外国企业也获得资助。
报道称,欧盟的新要求与中国的相关规定相呼应,通过对中国实施更严格的要求,欧盟希望“保护欧盟内遵守严格环保规定的企业,加强它们的竞争力”。
这事儿有一个大背景,今年10月份,欧盟不顾中方反对,执意通过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草案,宣布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高达35.3%的关税。
这一决定背后,是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感到担忧,并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维护本土企业的利益。
回溯中欧电动汽车产业近年来的合作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段“蜜月期”。
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和动力电池生产商纷纷踏上了欧洲的土壤,设立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也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积极吸纳我国的相关技术,以期加速自身的电动化进程。
其中德国尤为突出,成为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热土和重点对象。
而随着中国电动车向海外扩张,欧洲本土的汽车生产商和政策制定者逐渐感受到压力。
数据显示,今年8月,欧盟的电动汽车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3.9%,并且已连续四个月下滑,其中德国的销量大幅下降了68.8%。
这让欧盟汽车产业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于是使劲了手段对付中国的电动汽车。
虽然中欧双方一直在保持沟通,但在谈判进程中,欧盟并未彰显出解决问题的真诚态度,反而一再抛出无理的诉求,企图逐个瓦解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力量。
欧盟的谈判手法显著透露出“区别对待”的策略,他们试图利用中国企业间的竞争态势,采取“私下接触”的方式,逐一与中国企业进行谈判,以此施压,迫使其接受有失公允的条款。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更是对中国企业尊严的一种践踏和挑衅。
更为甚者,欧盟甚至选择绕过中国官方的谈判代表,直接与部分中国企业开展“秘密会谈”,这种在幕后搞小把戏的做法,激起了中方的极大愤慨。
欧盟离间中企后,中国反制快准狠,下令中国车企暂停赴欧投资。
东风、长安、奇瑞等汽车集团立即响应号召,各自将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生产计划推迟。
此前蜂巢能源在德国的两个大型电池厂项目已经进入规划阶段,原定于2024年和2025年分别投产。
而这次,为了适应欧盟的关税政策,该建设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
另据路透社报道,有知情人士表示,由斯泰兰蒂斯集团和零跑汽车成立的合资企业零跑国际,已取消在波兰蒂黑的工厂生产第二款电动汽车的计划。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设立了贸易壁垒,这一举措无疑给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供应链支持带来了挑战。而中国方面若因此暂停投资,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欧洲市场的电池供应,加剧电池的短缺问题。
制裁和施压解决不了问题,希望欧盟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