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续剧。

我前面两篇文章了。

从第一篇开始,我就质疑这老师身份真假了。第二篇干脆专门质疑。

现在,终于有人认领了。

记住啊:兰州市教育局。

先说说媒体吧。

多家媒体记者,联系这个所谓的老师想进行采访。但,截止目前,她没有回应任何媒体记者。

她得多心虚呀。

把自己扬名立腕的机会置之度外。

不是喊着要直播带货么。

媒体都不敢见了?

其次,说说兰州市教育局。

教育局的回复,信息量好大。

一、她不是在编在岗教师,仅是聘用过的老师。

二、她不是视频之后辞的职,而是视频之前就辞了职。

三、她辞职有一段时间了。

四、离职发生在视频拍摄前。

一句话,根本不是正儿八经的老师,临时聘用而已,而且她是离职后才拍的视频。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

在她离职之后,本就没权进入课堂了。

那么离职之后才拍的视频。则她的教室,从哪借的?咋混进的学校?还是在横店租的教室?她的那些学生,是她雇佣的演员,还是她与之前的一些学生家长合谋进行的商业炒作?

她最早的回复里倒是说过,学生家长提议与她一块直播,去接这泼天流量。

如果学生是由家长提供,拍摄也是该女和家长合作,那么在法律上,她不再有侵犯学生人格权的风险。

但另一个风险来了。

就是欺骗大众。

一、你不是教师了,你还冒充教师。诈骗吧?

二、你不是教师了,还拍这种侵权+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视频,你这是抹黑教师。认真一些,算不算寻衅滋事?

兰州市教育局可有得忙了。按教育局工作人员给媒体的回应:目前,多部门已介入调查,相关信息将通过官方渠道公布。

等着吧,看调查组通报吧。

这个假冒老师,至少要重蹈猫一杯老路。

最次也是全网销号。

会不会有行政甚至刑事处罚,我们拭目以待好了。

我感叹的是,我们的观众,对真假的容忍度好高。而对多元化,又容忍度好低。

他们该容忍的不容忍,比如男人穿裙子,女人穿和服,学生穿cosplay。因为这属于个人权利,不属于真假问题。他们的不容忍,给人的感觉,唯恐别人不知道他们是坏逼。

不该容忍的,他们又瞎容忍。比如网络上这种骗流量的低劣剧本炒作及其当事人。他们对骗子骗术的容忍,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傻逼。

中国网络堕落为大粪缸,跟我们的观众水平有相当的因果关系。

需求决定供应。

有什么样的网友,就有什么样的网红。

不接受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