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宁波东南海域的国电象山海上风电场,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深海铺缆机器人下潜到海底,通过探测装置精准找到海底电缆后,一边行进,一边用高压水流将泥沙冲开,形成3米多深的深沟,完成电缆铺设。
“开沟的深度和宽度,相比之前的设备有大幅提升。”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组组长刘凯翔介绍,开沟越深,意味着电缆埋设到海床下的深度越大,对于海床的安全性就越高,深度达到3米,靠的是机器人1100匹的大马力功率,此前,这样的机器人装备在国内还是空白。
高压水下电机是水下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大马力意味着机器人需要搭载大电压电机。为此,未来机器人成立了包括软件、硬件、液压等专业人员在内的22个项目组,从耐高压、导航定位、动力传输等方面加快技术攻关。在高区管委牵线下,未来机器人还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展协同合作。为支持企业创新,省市区发放扶持资金5000多万元。公司成功获批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研发项目列入省重大创新工程。截至目前,产品涵盖50多种型号,深海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
经略海洋,装备先行。未来机器人是高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的典型企业之一。“踏浪探海”的过程中,高区还培育了克莱特风机、双丰物探、至帆海洋装备、诺亚方舟船舶、汐威智能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海上用风机、空气动力船、水下机器人、海底探测仪等成为主导产品。
其中,双丰物探进军深海领域OBN海底节点设备和海底四分量检波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克莱特风机在海洋工程及舰船风机等高端装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至帆海洋装备在水下智能监控系统,以及深水雨刷网络摄像机等水下关键零部件领域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贝泽机器人完成智能水下清洗检测机器人的全自主研发设计;诺亚方舟船舶研发生产的空气动力船及铝合金快艇技术国内一流,是我国空气动力船产业发展的倡导者及相关标准的制定者。
在龙头企业引领下,高区海工产业不断向大海深处挺进。瞄准高精尖,高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打造技术研发、公共服务、成果转化等各类平台,创新管理体制和人才引进机制,构建起集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人才支撑、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大力提升海工装备产业的支撑能力。
高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拥有涉海新型研发机构6家,海洋勘探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64个,建起覆盖全创新链条的平台体系。全区90%以上的涉海企业与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全区从事涉海领域创新项目的高端领军人才达200多名,为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谢菁 通讯员 孙佳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