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还是打了!6枚美制导弹扑向俄本土,俄军官被“斩首”,援俄朝军将达到10万?
特朗普刚刚赢得美国大选,他的竞选承诺之一是快速解决俄乌冲突。然而,在外界密切关注他如何兑现这一承诺时,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却突然加剧。
关于俄乌局势,今天我们聊一聊近期发生的4件大事。
第一件事,乌克兰在凌晨发起了对俄罗斯的突袭行动。这次突袭使用的是美国制造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有6枚导弹被发射,其中5枚被俄罗斯的防空系统成功拦截,但有1枚击中了俄罗斯布良斯克州的一处军事设施,造成爆炸和火灾。
这是俄乌冲突持续1000天以来,乌克兰首次利用美制武器直接攻击俄罗斯本土目标。
美媒此前报道称,美国拜登政府已经解除对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的相关限制,允许其在俄乌冲突中更大胆地使用这些武器。
但该消息尚未得到美乌双方的正式确认。然而,乌克兰的突然行动似乎验证了这一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以“导弹会用实际行动发出声明”回应了这一传言,显然是对美国支持的信心体现。
这次袭击无疑突破了俄罗斯的“红线”,使得局势骤然紧张。俄罗斯很可能不会袖手旁观,预计将采取强硬措施进行回击。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如果乌克兰继续使用这种远程导弹袭击俄本土,恐怕俄罗斯的反应将更为激烈,不排除通过军事反击来迫使乌克兰停止此类攻击。
第二件事,普京签署了一项新的核威慑政策。这一政策扩大了俄罗斯可以实施核威慑的对象范围。这意味着,任何在核国家参与或支持下对俄罗斯进行攻击的无核国家,都可能被视为发动“联合攻击”,使得俄罗斯有权作出核回应。
从普京的举动来看,他似乎不仅是在警告乌克兰,也是在向整个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发出警示。尽管核武器的威胁极其严重,俄罗斯不太可能轻易动用,但普京通过调整核政策,显然是想震慑那些试图在背后操控局势的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特朗普赢得大选,俄乌局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特朗普承诺解决这场危机,而拜登政府则可能在其正式上台前继续对乌克兰提供支持,使局势更加复杂。而这种背景下,美俄之间的博弈或许会更加激烈。
除了这些高层次的战略较量,俄乌双方的“斩首行动”也在持续进行。这种针对指挥官和高层领导的行动,旨在削弱敌方的战斗力,并造成心理打击,进一步加剧了当前的紧张局势。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第三件事,“斩首行动”再度上演,俄军指挥官被“斩首”。
俄黑海舰队指挥官瓦列里·特兰科夫斯基在塞瓦斯托波尔遭“斩首行动”身亡。据俄罗斯安全局发布的视频显示,这位指挥官驾驶的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爆炸,导致他当场死亡。
相关的两名嫌疑人已被逮捕,并承认在乌克兰军方的指示下在特兰科夫斯基的车上安装了爆炸装置。乌克兰方面对此事件暂未作出回应。
塞瓦斯托波尔作为俄黑海舰队的重要基地,在俄乌冲突中一度成为焦点。乌克兰屡次对黑海舰队发动袭击,目标包括舰队总部及其舰船。
这次袭击再次凸显了俄乌冲突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正面战场的对抗,还涉及背后的策略博弈,包括“斩首行动”和“无人机战”等现代战争手段。
第四件事,朝鲜可能派遣10万大军援助俄罗斯。
消息称,朝鲜已经向俄罗斯提供了一系列重型武器,如170毫米M1989“谷山”自行榴弹炮和升级版240毫米多管火箭发射系统。部分武器已部署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用于支援与乌军的对峙。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不仅如此,根据美国和其他西方媒体的报道,朝鲜或许将派遣多达10万士兵分批次协助俄罗斯作战。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俄朝联合行动将非常引人注目,显示出双方或准备长期合作。
当前在库尔斯克前线部署的是朝鲜最精锐的“暴风军团”特种部队,尽管有报道称朝方士兵已有伤亡,但其投入的决心不容小觑。
从朝鲜的军事参与以及西方对乌克兰解禁远程武器的动态来看,俄乌冲突似乎正在不断升级并走向更广泛的国际化舞台。
这不仅给地区局势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还可能导致冲突的外溢效应增加,或将演变成更大规模的“跨国战争”。
这场持续了1000天的大战,带来了数不尽的苦难与动荡,希望各方保持克制,尽早给冲突画上句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