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面子没了?在近日召开的G20峰会上,印度和韩国都对中国交了底,英国澳州也已经转向。

在这次峰会期间,中日、中韩、中澳等国的领导人纷纷与中国进行对话,这不禁让人感到一种微妙的外交氛围正在形成。

甚至连有六年没有英国领导人访华的中英关系,也在此次峰会上实现了高层会谈。此外,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表示将与中国展开对话。

笔者觉得,随着特朗普再次执政,美国盟友们正在迅速调整对华政策,希望在特朗普之后的“狂轰乱炸”中寻找一种避险之道。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态度转换。

在G20峰会上,中印外长举行了会晤,印度外长苏杰生在王毅面前表达了关于中印关系的三点立场:

1.中印之间的共识远大于分歧;

2.印度不希望让分歧来定义两国关系的未来;

3.印度愿意在G20和金砖国家组织框架内与中国加强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表态无疑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印度可能正在调整其外交方向,逐步走向与中国和解。

一方面,持续已久的中印边境问题,印度并未能从中获益,反而感到难以承受长期消耗

另一方面,中印间的经贸摩擦同样影响着印度的经济发展。当然,更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在于美国政坛的变动。

特朗普的上台使得美国的对外政策充满不确定性,印度考虑到自身的国家利益,选择与中国交好似乎更为明智。

印度之后,韩国也向我国交了底。

韩国总统尹锡悦对媒体表示,韩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不会选择站队,而是希望与两国保持紧密合作。

这一言论在外交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尹锡悦曾被认为是坚定的亲美派,如今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姿态,对韩国的平衡外交策略是一种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拜登政府的政治影响力正在减弱,而特朗普则以孤立主义著称。韩国显然不愿意卷入美方遏制中国的博弈之中,这种选择源于对自身国家利益的深思熟虑。

虽然特朗普尚未回到白宫,但他对“美国优先”的立场态度明确,这让美国的盟友感到担忧。

相较之下,民主党执政的拜登政府在外交上更倾向于联合行动,为盟友留下一定的利益空间。但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令盟友成为被收割的对象,因此,许多国家在考虑未来时,倾向于与中国加强合作。

随着中国在过去几年间不断发展壮大,美国的围堵政策并未奏效,反倒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愈加自信。

现如今,许多美国盟友面临着利益平衡的抉择:继续追随一个逐渐衰退的美国,还是与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

在利益的考量下,多数国家似乎倾向于后者。

同时,日本首相石破茂以及其他高官试探性地表达了,希望美日同盟关系更加平等的愿望。

他们提议,如果美国可以在日本设有军事基地,那么日本也应有权在美国设立类似设施。

这一表态暗示了对美国长期主导地位的不满,也反映了这些战败国在美国力量减弱时试图寻求更多自主权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中东和拉美国家也在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多年来,美国在中东的干预和剥削令当地国家心存怨恨,而这些国家如今正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转向其他大国获取支持。


在拉丁美洲,中国的经济援助正在帮助一些国家走出困境。例如,秘鲁的钱凯港由中国出资建设并已投入运营,不仅提升了秘鲁的基础设施,还为整个南美洲提供了新出海口。


这意味着南美国家可以更直接地与亚洲市场进行贸易往来,而不必再依赖美国的港口或巴拿马运河。

但对此,特朗普团队的态度极其强硬。一名顾问甚至提议,对通过钱凯港运输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声称这是对那些与中国在海上基础设施上合作国家的警告。

这样的言论无异于公开挑战美洲国家,这些国家正在努力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寻找独立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