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85年,我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四次找参谋长要求转业,虽然降了级,但这个选择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

我叫李国强,今年已经64岁了,回想起39年前那个夏天,仿佛就在昨天,那时我25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在部队里当了七年兵,觉得自己啥事儿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1985年的夏天,老家来信说我爹病了。我站在操场上,看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心里头五味杂陈,我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个弟弟妹妹要照顾,虽说当兵是光荣的,可我总觉得自己对家里有亏欠。

那会儿部队里条件还不错,每月工资60块钱,比起村里人强多了,可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们连队驻扎在山区,平常除了训练就是站岗放哨,日子过得单调。有时候晚上收听广播,听到革新开放的新鲜事,心里头就痒痒的,想去外面的世界闯荡闯荡。

我们营长是陈德明,40来岁,是个雷厉风行的,他总说我是连队的骨干,嘴上没明说,可我知道他是不想让我走。我爱人张美玲在老家,我们是相亲认识的,结婚那会儿我刚入伍没多久,她一直支持我在部队发展,可我知道她心里也盼着我能回去。

有天晚上,我跟战友刘建军聊起了转业的事,刘建军比我大一岁,是个乐天派,我们从新兵连就认识了。

"国强,你又在想转业的事儿啦?"刘建军一边擦枪一边问我。

我叹了口气,"是啊,总觉得在这儿待不住了,你说咱们这辈子就在军营里过了?"

刘建军放下枪,拍了拍我的肩膀,"哎呀,你就是想得太多,咱当兵的不就是要听党的话,在哪儿不是为人民服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知道刘建军说得对,可心里那个坎儿就是过不去,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找了参谋长王志远,王参谋长是个严肃的人,平常没人敢跟他开玩笑。

"报告参谋长,我想申请转业。"我站得笔直,心里却忐忑不安。

王参谋长皱了皱眉头,"国强啊,你可是咱们连队的骨干,怎么突然想转业了?"

我咽了咽口水,"参谋长,我想为家里多做些贡献,也想尝试新的发展。"

王参谋长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先别急,好好想想,军营才是你的家啊。"

我走出办公室,心里头更乱了,这时候,我碰到了咱们连的老兵油子赵铁柱。赵铁柱今年40岁了,在部队干了大半辈子,前几年转业后开了个小卖部。

"小李,看你愁眉苦脸的,怎么了?"赵铁柱递给我一支烟。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赵铁柱。他听完,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茬,"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也要考虑清楚啊。转业可不是小事。"

我点点头,心里却还是拿不定主意。晚上我给美玲打了个电话,电话是公用的,一个连队就一部,平常大家都排队使用。

"美玲,我在想转业的事。"我对着话筒小声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美玲轻声说:"国强,你要是真想转业,我支持你。但也别太急,好好考虑。"

挂了电话,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一大早,我又去找了营长陈德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营长听我说完,皱着眉头说:"国强,你是想家了吧?要不要把爱人接来团里工作?"

我摇摇头,"谢谢营长关心,但我是真的想尝试新的人生。"

陈营长叹了口气,"你再好好想想,咱们营还指望你呢。"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心里更加矛盾了。一方面,我知道留在部队有好的发展前途;另一方面,我又渴望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每天训练的时候,我都心不在焉,连队长都说我最近状态不对劲。

这时候,我家乡的邻居林小琴来队里探亲,林小琴比我大三岁,在城里开了家小店,她听说我想转业,就主动找我聊天。

"国强,我听说你想转业?我在城里开了家小店,生意还不错。要不要来帮忙?"林小琴笑着对我说。

我心里一动,但还是有些犹豫。正好这时候,我认识的一个转业军人孙志刚来队里探望。孙志刚比我大十岁,前两年转业到地方单位工作。

"国强,转业的路不好走,但也有机会。关键看你怎么选择。"孙志刚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我听了这些人的话,心里更加纠结了。我知道,这个决定不仅关系到我自己,还关系到我的家人和战友们。我得好好想想,到底该怎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