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放走钱学森,他一个带来的价值抵得上5个王牌美军师”,当时获知监禁5年之久的钱学森要离开美国的消息,有媒体这样报道过。

那么钱学森是何许人也?他为什么要离开美国?又为什要被美国监禁长达5年之久?这个被周恩来用11个王牌飞行员换回来的男人,回国后对中国做出了怎样?故事还要从他求学生涯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英与钱学森

求学生涯

钱学森出生于1911年上海,自幼聪慧过人且勤奋好学,从小喜欢思考研究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规律。在一节手工课上,班里举行纸飞机比赛,看谁折的纸飞机飞得最高、最远,姿态最好看。从小善于思考的他根据面越大跑起来受到的阻力越大、鸟类飞行等现象,选择光滑的纸张、并把每个角折得整整齐齐来减少摩擦,并在飞机头部夹了根小笔芯,降低重心,增加飞机的重量,使飞机飞得最高、最远,姿态最好看,最终赢得了比赛。

1929年,年仅18岁的钱学森成功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机械工程,常年平均分超过98分……毕业后他考取了清华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庚子赔款奖学金”中公费留美的资格。

1935年8月,24岁的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开始他的求学生涯。靠着聪慧、勤奋、好学,钱学森成功在1年内学完航空专业所有课程,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不得不面临找实习单位的囧境。为什么作为天之骄子的钱学森,也和普通人一样面临求职难的问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求学的钱学森

原来,当时美国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美国飞机制造厂只招收美籍白种人学生,不会招外籍留学学生。迫于生存压力,只好考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并认识了后来成为他的老师——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美国航空领域鼻祖级数一数二的人物。

同年,钱学森参加了马林纳领导的火箭研究小组,在老师冯·卡门的指导下,与马林纳等一起研究火箭发动机的热力学问题、探空火箭问题和远程火箭问题等。钱学森扎实的基础、在火箭、航空领域超强的天赋逐渐崭露头角,曾参与了美国军方安排的课题,火箭可储存液体推进剂的试验,成功研究出几种火箭推进剂。

因为钱学森在推进剂方面取得出色的成绩,且在火箭、航天领域存在着非凡的悟性。1937年,年仅25岁的钱学森受马林纳、史密斯、帕森、福尔曼4人之邀加入了“火箭俱乐部”,并成为5个“创始人”之一。并在学校几里地外的阿洛约•赛科山谷成立了实验基地,现为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所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所在地

1946年,仅35岁的钱学森,就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并获准可以查阅有关火箭、航空等领域全美最新的科技技术,他的研究重心也因此从航空转向了火箭,走上了成为一代火箭专家的巅峰之路。

1958年,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正式归属美国太空总署(NASA),后来成为美国登月计划主要的实验室。而作为传承美国太空总署衣钵的火箭公司SpaceX,自然对钱学森这个祖师爷敬佩万分。要知道当时美国的登陆月球计划、远征火星的计划所用的火箭、航空等领域理论知识,很多都是钱学森打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太空总署

在他诞辰时,特斯拉公司创始人名下的火箭公司SpaceX,发出推特,祝这位NASAJPL的创始人生日快乐!能得到这样待遇,可见他在美国的地位,已经是极其高贵显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箭公司SpaceX发的推特

艰难的回国之路

1949年,当钱学森在报纸中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心情澎湃,有了放弃了在美国获得的一切,回到祖国、报效祖国的念头。深夜里,辗转反侧的钱学森一直在考虑怎么说服夫人蒋英,并计划回国的路线。清晨,想了一夜的钱学森把约定告诉了夫人蒋英。

钱学森说:“昨天报纸你也看到了,咱们国家马上要结束战乱了,新中国已经成了,我想我们应该回祖国了,咱们在外求学还不是为了学得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好未来报效祖国。一起国内一直打仗,没有搞科研的环境,现在我也功成名就了,也该回去了。孩子们自小在美国出生,还没去过中国,也没见过咱们双方父母,也该回去认祖归宗了”。

夫人蒋英说:“学森哥,昨晚你一直翻来覆去没睡觉,我还以为你在科研上碰到难题了,没想到是这事呀。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支持你的决定,你到哪里,我们母子3人就跟到哪里,孩子们也大了,也确实该回祖国了”。

钱学森说:“阿英,谢谢你的理解与支持”。

夫人蒋英说:“学森哥”。

清晨的光芒洒满房间,照亮了相拥在一起的2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学森一家人

当钱学森把决定返回的消息告诉老师朋友时。

冯•卡门老师说:“钱,你是我的学生。我认为你这个决定是不理智的。你现在是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美国军方重要课题的研究小组组长。在美国,你能得到资金、技术、技术人员、研究设备等一切的研究资源,全美国都知道你在火箭领域取得的成绩,人们都尊敬你,你在美国每年也能获得丰厚的报酬。而你的国家目前还在战争之中,虽然新的中国成立了,但局势不稳定,你回去那边也提供不了科研需要的资金、技术、设备和技术人员,中国现在是科技荒漠”。

冯•卡门钱学森回国念头坚定,只好同意。

朋友们:“你疯了,钱,这真是个糟糕的决定,你要放弃在美国几年打拼的一切”。

钱学森:“我没疯,我的祖国战乱结束了,百废待兴,我的祖国,那的人们需要我”。

朋友们:“奥,好吧,既然你做决定,那祝你好运”。

钱学森:“谢谢”。

1950年,正当准备离开美国的钱学森得到禁止他离开美国的消息。原来此时朝鲜战争已经爆发,随着美国的飞机飞越过了鸭绿江,中国即将参加战,美国更是把军舰开到了台湾海峡,提供资金与武器,支持国民党反攻大陆,中美正式走向敌对面。

同时,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态度开始转变,逐渐阻止他们离境。当得知钱学森也在其中,并收到国内有关专家意见,说“钱学森是美国火箭、导弹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他一个人能抵得上5个王牌美军师,万万不可让他离开,让中国政府获得最先进的火箭、导弹技术”。自此之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对钱学森的监管,以危害国家安全罪,检查了他的行李、书籍与笔记,并没收了有关火箭、导弹技术的书籍与笔记。虽然美国政府已安排人员24小时跟踪监控钱学森一家人,但还是没有放过他。

1950年9月,美国政府已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员”,企图“盗取国家最新机密文件为由”,扣留所以行李,并非法拘留钱学森送到洛杉矶南边特米诺岛的拘留所。在这里,钱学森受尽各种折磨。

在拘留所强光灯24小时对准他,为了折磨他的意志,每过10分钟就会有人过来叫他,不让他睡觉。

经过加州理工学院老师和朋友的营救,在缴纳足够多的保释金后,拘留15天的钱学森终于回到家中。

但自此之后,美国政府要求钱学森禁止一切科研活动,并每周到洛杉矶移民局汇报情况。

一切的苦难没有吓到他,反而坚定了他们回国的念头。钱学森等留学生在美国受到迫害的消息很快传回国内,周恩来非常重视这件事,外交部做出指示,要严正声明,要求美国当局立即还钱学森和其他留学生的自由,谴责美国政府违背人权,违背美国的法律,要求解除对在美留学生的监禁,让他们自主的选择他们的去留。但,由于是在两国交战时期,中国政府的要求无人响应。

1954年4月至7月,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以美、苏为代表的世界各国在瑞士召开日内瓦举行国际会议,中国政府任命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为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首席代表,随行庞大的代表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举行国际会议

会中就朝鲜问题中、美两个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在会中就中国留学问题作出了谈判。

当天会议美方:“我这有一份中方拘留美方人员的名单,希望中国政府能为名单人员提供回国的机会”。

我方说:“本着人道主义,我们会为名单人员提供回国的交通设施,但贵方需要解除在美留学生的监控,放他们回国;据我们收到的情报,以钱学森为代表的部分人员受到你们的监禁和迫害”。

美方:“其他留学生可以,钱学森不行”。

最终经过激烈的争吵,为表诚意,中方释放了4名美国飞行员回国。美国人也如约让中国留学生回国。但在钱学森问题上依旧胡搅蛮缠,道:“根据前面咱们的约定,让中国留学生自己决得自己的去留,据我所知,钱学森是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在美国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在世界各国也没有这样待遇,他不可能有离开的意愿。除非中方能拿到钱学森明确的回国理由,否则我方不会释放钱学森回国”。

眼看着因为钱学森问题,双方分歧越来越大,钱学森回国之路笼罩阴影时,一封钱学森的求救信出现在了面前。面对铁一般的事实面前,美方迫于无奈,只能解除对钱学森的监禁,放钱学森回国。

那这封信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1955年6月,夫人蒋英意外地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中国五一劳动节天安门广场上的庆祝照片。照片中,一眼就认出了太老师陈叔通。便将情况说给了钱学森,这让钱学森看到回国的希望。钱学森当即决定写信给太老师陈叔通求救,告诉他自己回国的困难,请求他给予帮助。为了不让美国当局发现他写的信,决定把这封求救信夹在寄给蒋英妹妹蒋华信中,并用特色墨水书写,希望由她转寄给太老师。信件很快太老师转交到中央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学森求救信

1955年8月,中方再次以释放了11名美国飞行员为筹码,加之提供了钱学森写了求救信,迫于各方压力,美方最终同意不得不同意钱学森回国,钱学森很快收到了美国移民局的通知,得到允许他回国的消息。但他们在最后一刻还是上门尝试挽留钱学森,并以参加美国空军最高机密的科研项目为诱饵挽留钱学森。

说道:“中国现在是科技的荒漠,一个世界知名的航空科学家回到你的国家,能做什么呢?去种地吗” ?

钱学森道“只要能回到祖国,我做什么都行,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种苹果”。

当全美得到美国当局放钱学森回国的消息,议论纷纷。

“不能放钱学森回国,他学了美国火箭、导弹领域最先进的知识,他一个人要抵五个王牌师”。

“我们不能让钱学森活着离开美国”。

“美国政府会为自己的愚蠢而悔恨”。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轮船,结束了长达5年的监控生活。一路平安抵达香港,当晚抵达深圳匆匆北上,回到了他念念不忘的祖国,此后再没有去过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家的一行人

两弹一星的诞生

深夜,迎接他的陈赓大将军问出了压印许久的问题,向他询问道:“钱学森同志,咱们到底,能不能造成自己的导弹”?

钱学森道:“陈赓将军,能,我们中国人不比美国人少个脑子,美国人能造出来,我们中国人当然能造出来”。

听到钱学森斩钉截铁的回答,陈赓笑了“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请,周总理在里边等你”。

随后周总理对钱学森道: “美国人一直在对我们国家核威胁,全国主要城市都是他们的目标范围。为保证国家安全,中央决定研究原子弹和导弹。并计划将二者结合起来,御敌于国门之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上获得真正的安全,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

接到如此重任,钱学森满腔报国热血被彻底点燃,连写撰写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毛主席看好非常满意,对于他提出的关于“尽快发展火箭、导弹技术的意见”相当重视。不仅专门召集朱德、彭德怀和在京的几位元帅们一同讨论,做出了火箭研究和导弹研发的战略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的接待

当时我国刚刚经历完朝鲜战争,面对着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中国,国家还是咬着牙,竭尽全力满足钱学森的要求,要人,从全国各地抽调技术专家和大学毕业生;要技术与设备,和苏联签订的合作协议,配合钱学森搞导弹的研发。在这茫茫戈壁的大西北,一群可爱的人民对着“两弹”打响了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学森在授课

当时我没有苏联提供的技术援助,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很多问题,但苏联老大哥也不是上帝,对导弹的核心技术始终有保留,并且带来的导弹样品也只是没有制导系统的淘汰产品。为了尽快制造出导弹,研究所计划先研究苏联技术,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但是不久后,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所有的技术专家和核心零部件供应,导弹研究陷入困境。虽然当时导弹理论研究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国内工业水平满足不了所需要的零部件,后来通过调整方案,降低技术指标,终于在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导弹“东风1号”发射成功,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枚导弹发射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那个被西方国家核威胁的艰难时期从此一去不复返。但是毛主席做出指示,没有导弹,原子弹是个吓唬人的东西是吓不到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两弹结合的工作再一次交到钱学森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

1966年10月,中央决定两单结合的发射试验,导弹和原子弹从不同方向运往酒泉基地。发射当天狂风夹杂着黄沙像是要破坏掉基地的一切,战士们冒着黄沙,将核弹头和导弹连接起来,最终一把利剑在祖国的西北大地拔地而起。

4、3、2、1,发射,看着拔地而起的利剑,钱学森想起回国前的挽留,喃喃道“这就是我种的苹果”。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导弹在飞行894公里后,成功在指定靶区爆炸,消息传出,举世震惊,中国再次发出震惊世界的咆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单合一试验成功

结束语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钱老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让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提前至少20年。2009年10月31日,钱老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钱老不只为我们留下一项项尖端军事科技,还为我们留下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永远缅怀这位为中华民族作出突出贡献的时代楷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老的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