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前两年,淅川县楹联学会不断发起征联活动,为了写出理想的作品,先后四次到淅川采风。还有一次专程到香严寺、坐禅谷一游。领略了那里的自然之美景,聆听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丹江大观苑楚风楼里,欣赏到了精彩的楚风楚韵表演,婉转的音乐和演员们优美的舞姿赢得了游客的阵阵掌声。沉浸在这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厚重的楚文化风采,令人如痴如醉。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许多特色的文化,香严寺就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严寺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的淅川县。它历史悠久,文物丰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香严寺位于淅川县城南40公里的仓房镇,东临龙山,西接虎山,北依后岭,南面山形拱卫,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寺院整体布局如同莲花,居中而建,与周围自然景观和谐共生。古刹本身的历史悠久,建筑古朴典雅,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原为“大唐慧忠国师道场”,曾有僧众数百人,有“千顷香岩”之称。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香岩寺始建于唐”,“大唐慧忠国师道场,勅赐长寿,其以香岩传,由国师入塔时,异香百里,经月不散”,故亦称“香岩长寿寺”。其后屡废屡建,今日的上寺基本为清代建筑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严寺历史最重,几经废兴。开元二年(714年)一位俗名为冉虎茵、法名为释慧忠的诸暨(今浙江绍兴)僧人,云游至白崖山党子谷(今香严寺所在地),在此结庐为庵,开辟道场潜修四十余年。天宝十四年(755年)唐玄宗在慧忠的“戒行精专,佛法造诣高超,堪称一代大师”的奏请之下,下诏书将慧忠接到长安龙兴寺;安史之乱暴发后,慧忠又回到这里。大历二年(767年)唐代宗恩准慧忠在他原修炼道场白崖山党子谷建寺,大历八年(773年)敕赐“长寿寺”(香严寺前身),奉该寺为国家设置,赐给大量长生田,御赐佛经一套及“永镇山川”匾额,敕赐长寿寺度无名僧49人。大历十年(775年)慧忠在长安圆寂,在白崖山清风岭建无缝宝塔归葬,入塔时“异香百里,经月不散而名香严寺”,因此到明代前期俗称“香严长寿寺”。永乐元年(1403年)住持仁山毅禅师带领僧众修复香严寺。先在下寺修建门堂屋宇,而后动工修建上寺,但没有修到一半禅师便圆寂了。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批准再修建武当“太和山宫观”的同时,批准太虚禅师修建香严寺。九年后,寺院建成。寺内的匾额由驸马都尉沐昕题写。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宪宗赐香严寺新名“显通禅寺”,同时赐如意为香严寺住持。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夏末暴雨泛滥,丹江和淅水同时暴涨,将下寺山门、鼓楼、殿堂、屋宇淹没,四大天王、韦驮及十八罗汉佛像也随之消失。崇祯十七年(1644年)12月李自成、张献忠率军经淅川李官桥镇,意图围攻襄阳。军队驻扎在顺阳川,香严寺僧侣见势而逃,上寺禅院被义军烧毁。康熙三年(1664年)宕山远禅师率众僧在上寺建大雄宝殿三楹、释伽牟尼像一尊(高三丈三尺)、韦驮神像一尊(一丈六尺),为木刻金饰。 如今人们清楚地记起香严下寺那一座座凌空精美的琉璃宝塔和其他诸多的珍貴文物。非常可惜的是在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1968年修丹江口水库蓄水时被淹没了,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文革”时期,文物再次遭到破坏。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高度重视。虽几经修缮,但香严寺文物丢失现象不得不令人叹息!

1986年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香严寺中轴线上(五进院落)主体建筑有石牌坊、韦联殿、大雄宝殿、碳月轩、法堂、藏经楼等,两侧有普贤殿、文珠殿、观音殿、禅堂……现存殿堂房舍多达140余间,为中原地区最大古建筑群之一。单体建筑品类较全(殿、堂、楼、阁、门、厅、塔、坊、亭、桥等),建筑风格为中原地区(河南省及周围省的全部或一部分)习见的地方建筑手法,稍有苏杭建筑特色,是研究明清时期中原地方木构建筑法式的实物资料。石构建筑文物价值较高,如石坊、石塔、石桥等。特别是“救賜显通禅寺”坊,建于明代,条三间四柱无楼柱出头式大型石牌坊,为河南现存不多的明代石坊之一。现存元、明、清时期整残砖石和尚墓塔27座(含“文革”时被推倒,构件仍存原处者)。是河南省除登封少林寺塔林(现存古塔243座),少有的几处重要塔林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寺内砖、木、石雕及大型壁画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特别是大雄殿内的彩绘壁画,规模大,内容丰富,保存较好,是研究美术史、宗教史的珍贵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严寺位于丹江水库西岸白崖群山环抱之中,依山傍水,是“深山藏古寺,曲径通幽处”的真实写照,为古来选址之范例。依山就势建寺,高低错落有致,广植松柏翠竹,园林氛围浓郁,形成寺中有园、园中有寺的自由式园林布局的寺院。寺内外古木参天,修竹茂林,流水潺潺,山石奇秀,形成“一柏担八榆”、“一柏一石一座庙”、“珍珠来”、“豹头泉”、“双石洞”、“一步三眼井”、“孙膜看桃园”等自然景观,与庄严古朴的寺院相映成趣,风景宜人,为旅游观光之胜地。

(文/卞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