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苏区被国民党军队团团围困,放弃根据地进行大规模转移被提上日程。在开始大规模转移之前,我党进行了哪些部署保存革命火种呢?
第五次围剿蒋介石动用了超过五十万的部队:东是蒋鼎文,北是顾祝同,西是何健,南是陈济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苏区所能控制的地区范围大大缩水,内部已经没有了转圜腾挪的空间,必须要转移。问题是,往哪里转移?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蒋介石作出的判断是,红军将会往西转移。这和我军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往东往北是蒋介石控制的核心地区,敌之势力最猖獗的地方;往南脱离大陆跑到海上是没有前途的(无论明朝郑成功还是后来失败后退往台湾的国民党都能证明这一点);所以只能往西,西部纵深广阔,国民党控制薄弱。
长征示意图
1934年7月,红六军队受命撤离湘赣根据地向西往湖南贵州一带转移,这支红军队伍肩负着两个使命——第一,吸引敌军调动敌军,减小中央苏区的压力;第二,作为先遣军,探查合适长征的路线。红六军团孤军深入,过湘江之后在横断大山中持续转战,但因部队损失严重,国军认为不具威胁,红六军未能达到调动敌人的战略目的。后在贵州境内,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会合,成功开辟了湘鄂川黔根据地,领导这支队伍的人是贺龙。
贺龙元帅
同一时期,红七军团也被调动往东往北,深入蒋介石势力腹地,最大程度调动围困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配合中央苏军即将到来的战略转移。这支队伍身负重任,但是中央给他们的配置却低得可怜,士兵数量仅六千余,枪支只有三千,许多士兵背上背的是梭镖,可想而知在敌人重兵囤集东部地区这支队伍的伤亡该有多吓人。
两支队伍一东一西调动敌人,从战略上来说都是十分高明的,说明当时的中共决策层并不昏头,在大的战略方向上是立得住的。但是具体到执行阶段,博古、王明等人的操作就很令人迷惑了,比如红七军团,总共六千人多人,两千多都是新兵,武器装备仅有一半,发放的宣传材料就有三百几十担,这和后来湘江战役时不肯放弃大型器械和坛坛罐罐的逻辑十分相似,重物轻人,也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拿红军有限的力量去争夺死的土地。
红七军团奉命北上
说完两支队伍的调动,想要大规模转移还需要一个必要条件,如何离开包围圈?其实我军虽然决策层出了问题,但是内部依然是团结的,反观国军方面,各个派系军阀之间就有很多小心思了。譬如蒋中正,当时他就觉得红军是一支可以用来打压异己,降服地方割据势力的队伍,中央军借着剿匪之名名正言顺进入两广,进入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借红军的手削弱军阀的力量。各地军阀对老蒋的小心思也明白。基于这个前提,红军就和陈济棠暗中达成了条件,明战暗和,中央红军也得以顺利借道转移出根据地。
广东军阀陈济棠
但是转移,往哪里转移?蒋介石团队分析出来比较有可能的路线是这么几条:一是往西与红六军团会合,经湖北地界再度转移至安徽,这条路线对蒋的政治影响比较严重,值得重点防范;二是走湖南,入贵州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四方面军当时已经在四川陕西边界建立川陕根据地,且发展多年,底子雄厚。因此这条路线的可能性也不小;三是经湖南,走贵州,渡过金沙江走川西路线。但是第三种可能性立刻又被蒋介石自己否决掉了,这是一条死路,不光他知道,想必毛泽东也知道,因为石达开,就是覆灭在这条路上。从后来我军长征的路线来看,恰恰是从蒋介石最没想到的地方,将石达开的死路走活,成功跳出包围圈,其实这也能说明红军队伍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支旧时代色彩的队伍。
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天国起义军
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之后,还必须有人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些留下来的人当中,就包括了我们很熟悉的瞿秋白、陈毅。留下来就是死地,在敌军团团将陈毅围困在梅岭之后,陈毅认为必死的情况下,提笔写下《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政党,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一支先进的军队,这支军队统帅的战略思维,士兵的执行能力都是世界顶尖的。所以可以放心地当作火种撒到各地,并在某一时刻形成燎原之势,李大钊先生的预言:试看将来的世界必是赤旗的天下。在红军早期的部署当中,就已经注定了红色事业在中国的生生不息,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