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刘半仙,你这话当真?"父亲紧握着我的手,眼中闪烁着不易察觉的期待。

眼前这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微微一笑,捋着胡须道:"老李啊,你这个儿子前程似锦,将来定有贵人相助。"

那一年,我十八岁,对命运一事将信将疑,只是父亲脸上那抹欣慰的笑容,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01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那是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父母生育了八个孩子,四男四女,在当时的农村并不算罕见。

我家的老屋是一间坐北朝南的土坯房,屋顶是厚重的青瓦,经过多年风吹日晒,瓦片边缘早已斑驳不堪。

每到饭点,家里总是热闹非凡。八个孩子围坐在一张方桌旁,争抢着碗里为数不多的咸菜和萝卜。

大姐总是默默地把自己碗里的好东西夹给年纪小的弟妹,二哥则总是抢着把最大的红薯据为己有。我在兄弟中排行老三,名叫李建国,常常只能吃到一些残羹剩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你看你长得这么结实,多吃点粗粮饭更有力气。"母亲每次都这样安慰我,其实我知道,她是在为桌上的分配不公找个说法。确实,在家里的几个兄弟姐妹中,我的身材最为高大,但也是最瘦的一个。

02

记得有一年春节,姑姑来家里走亲戚,给每个孩子带了一身新衣服。大哥的是蓝布棉袄,二哥的是灰色的确良上衣,轮到我时,只剩下一件明显小了一号的旧外套。

姑姑有些歉意地说:"建国啊,你这身板长得太快了,姑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尺码。"我强颜欢笑地穿上那件紧绷绷的外套,在院子里僵硬地走了几步,惹得二哥在一旁哈哈大笑。

"建国,去后山捡柴火!"这是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每年冬天,我都要起早贪黑地往后山跑好几趟。说话的人总是二哥李建民,他在家里俨然成了小管家,专门负责分配杂活。

那是一个特别寒冷的早晨,天还没亮,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我裹着那件紧巴巴的旧棉袄,背着比人还高的竹篓,踩着结冰的小路往山上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每次都是我去?"我终于忍不住问道,声音在寒风中有些发抖。

二哥正在灶台前烤火,头也不抬地说:"你力气大,干活麻利,不是你去难道让大哥去吗?再说了,你看看你的个子,比我还高,这种活计不是正合适吗?"

03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瘦高的身材,默默地往山上走去。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安排,在家里,最重的活计总是落在我头上。不仅要捡柴火,还要担粪、犁地、修屋顶。父母对这样的分工也从不过问,仿佛这就是理所应当的。

有时候,我也会偷偷羡慕二哥。他生得白净,从小就会来事,对长辈总是嘘寒问暖,难怪在家里最受宠。每次他都能找到各种理由逃避重活,而我却像一头小牛一样,默默地承担着所有的苦差事。

1978年深秋,一个改变我命运的机会悄然而至。那天早上,我正在田里翻地,村支书骑着自行车过来通知说,县武装部来村里征兵了。按照原定计划,应该是二哥去应征。父母早就和他商量好了,觉得他模样周正,说话又利索,当兵肯定有出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就在体检那天早上,意外发生了。二哥突然腹泻不止,疼得在床上直打滚。母亲熬了姜汤,可还是不见好转。眼看着征兵的时间就要到了,父亲急得直跺脚。

"建国,你去替你二哥参加体检吧。"父亲突然转向我,眼里带着一丝我从未见过的期待。

我愣在原地:"我?可是……"

"别可是了,赶紧换身干净衣服去。"父亲打断了我的话,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机会难得,说不定是你的造化。"

母亲赶紧翻出一件还算干净的衣服,帮我换上。那是二哥的衣服,穿在我身上显得有些小了。我照了照水桶里的倒影,看着自己黝黑的脸庞和高瘦的身材,心里直打鼓。

04

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去了征兵现场。排队体检时,我的心跳得厉害。轮到我量身高时,征兵的军官笑着说:"小伙子,一米七八,正合适!"接着是体重、视力、听力,每一项检查我都屏住呼吸,生怕有什么闪失。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我竟然顺利通过了体检。当我拿着合格证书回家时,院子里站满了左邻右舍。二哥的腹泻不知什么时候也好了,脸色有些难看地站在角落里。

在我即将启程去部队的前一天,父亲神神秘秘地说要带我去见一个人。

"刘半仙就住在隔壁村,他算命很准的。"父亲一边带路一边解释道,"你二哥参军的事情,就是他去年算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跟着父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刘半仙的家是一间普通的土屋,门前种着几株苍劲的老槐树,树叶已经开始发黄。屋内光线昏暗,只摆着一张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方桌和两把竹椅。

刘半仙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他的眼睛却异常明亮。他示意我坐下,仔细端详着我的面相,又翻看我的手掌,不时发出若有所思的声音。最后,他问了我的生辰八字,在一张黄纸上写写画画。

05

"这个娃娃命中有贵人啊!"刘半仙突然抬起头,眼睛炯炯有神,"而且不止一个贵人,将来必定平步青云。"

父亲听后连连点头,我却觉得这话太过虚幻。在那个年代,谁不是靠自己的双手打拼?什么贵人,都是骗人的吧。

来到部队后,我很快就适应了紧张的军营生活。也许是常年干重活的缘故,我的体能在连队里数一数二,训练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在部队里,我认识了一个好战友——小白。他是城里人,读过高中,见识比我广,经常给我讲一些我不懂的道理。

"建国,你知道吗?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不是出身,而是你怎么做人。"小白经常这样对我说。

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主动帮助其他战友。有人体能训练跟不上,我就陪他加练;有人思乡心切,我就开导他。渐渐地,我在连队里有了好人缘。

转机出现在我入伍第二年。一次重要的演习中,我临危不乱,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件事引起了师里首长的注意。

"小李,你小子不错啊!"师政委郑泽民找我谈话时说道,"我看你很适合去军校深造。"

我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报告首长,我……我文化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