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通河的桥

作者:陈明杰

这是一条流淌了不知有多少年的河流——伊通河。她是我们长春的母亲河,长春是她流经的最大的城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无数人写过这条河,他们妙笔生花,激情四射,用优美的文字讴歌这条河。可是我仍要写一写这条河,特别是要写在长春市区段内架设在这条河上的一些桥梁,因为它们见证着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进步,见证着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春的巨大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通河带状公园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家住在距伊通河仅有一公里远的地方。课余时间,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去伊通河附近的“泡子”里戏水,也会去伊通河沿线的上下游“探险”。那时候,从南到北,在长春市区之内,伊通河上仅有长春大桥、东大桥等伸一只手就可数得过来的几座人和车辆可以通行的“正经”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期的伊通河南关大桥,资料图片。↑】

以前的人们“逐水而居”,是因为生活离不开水源。而河流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增加了一些灾害或烦恼,比如水患,比如两岸交通不便等。伊通河虽然是我们长春的“母亲河”,但当年这条河流也把我们的城市“一分为二”,成了两岸交往甚至发展的“拦路虎”。由于思想观念特别是经济条件的限制,这条说宽不宽、说窄不窄的河,曾经就像是一条难以逾越的“天堑”,羁绊着我们这座城市前进的脚步。

记得当年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刘英俊烈士纪念馆,在通过伊通河时,要走一段既狭长又距水面很高的独木桥。在宽达百余米的河道上,走这样的独木桥,让我和同学们都提心吊胆,双腿发抖,不敢迈大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春伊通河鸟瞰,图片来自网络。↑】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国家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长春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激情”,日新月异地发展。仅从伊通河上的桥,就可以看出长春的变化之大。

要想富,先修路。而桥是路的延伸,没有桥,长春的很多路就成了“断头路”。数十年以来,长春市区的版图扩大了很多,在伊通河上,从南到北现在已经建设了和美大桥、北湖大桥、自由大桥、南三环桥等大大小小二十几座桥梁,由过去的一只手可数,到现在的双手双足数一遍还有余。而且有些桥梁气势恢宏造型精美,犹如一件艺术品。各座桥梁连接的河流两岸,还建设了多座或大或小的公园。那几座历经雨雪风霜的老桥,也全部经过重建和改造成了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桥梁,有的甚至还翻新了好几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宁桥附近,作者供图。↑】

在当年我和同学们参观过的刘英俊纪念馆附近,建起了永宁桥,桥上车水马龙,夜景绚丽梦幻。而永宁桥旁的长吉城际铁路高架桥上,高铁列车时不时地从伊通河上空风驰电掣般驶过。

轨道交通8号线是一条行驶在高架桥上的“快轨”车,它有一段旅程与北湖大桥紧紧相依。在与北湖大桥并肩前行的这一段路上,轨道交通8号线设有“北湖公园站”和“北湖大桥站”两座车站。从这两个站点下车,可以分别从东西两侧进入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这个4A级旅游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通河卫星桥边的轻轨斜拉桥,2023年6月和平胡同拍摄。↑】

除了轨道交通8号线,轨道交通3号线和4号线也都跨越伊通河,它们都有自己的专用桥梁。轨道交通3号线通过的卫星路桥,是一座现代感十足的斜拉桥,它独特的“风帆”式造型,使其成为伊通河上赫赫有名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而轨道交通2号线和6号线都有隧道从伊通河“身下”穿越过去,可谓“水下之桥”——不知不觉中,条条钢铁巨龙穿梭于伊通河底。正在建设中的轨道交通5号线和7号线,将来也都要穿越伊通河——除了轨道交通1号线之外,可以说长春的1—8号轨道交通线路,或从上,或从下,全都跨(穿)越伊通河。

我小时候,伊通河里的水是“听天由命”流淌的,即雨多的时候河里水多,雨少的时候河里水少。而现在伊通河在市内的各流域修建了若干座“闸桥”,既可根据水情排水蓄水,也利于清污。现在路过伊通河上的各座桥梁,除了冬天封冻季节,随时可见宽阔的河面水波潋滟,令人心旷神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通河的桥,作者供图。↑】

以前看到一些水系发达的城市端午节举办龙舟赛,我心生羡慕。现在我们的伊通河上也已经举办过龙舟赛了。舟不是桥,但它们也相当于移动的桥,既会给伊通河增加动感,也会缩短桥与桥之间的距离。

除了那些用于行人车辆过往通行的桥梁,在伊通河两岸的河边水上,也建有许多供居民休闲观景的不跨河的桥梁——栈桥,并且这样的栈桥还越建越多。清晨或傍晚,居住在河两岸的居民,既可以到河边的甬道上散步,也可以徜徉于这些观景桥上欣赏河流及两岸的景象。人们或独自或“组团”来到河边的大小广场与甬道上,伴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跳起广场舞或做其他健身运动。而市区之内伊通河两岸的甬道,皆可连贯各座桥梁,方便游人和骑行爱好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通河的桥,作者供图。↑】

如前所述,有的河边还改造成了公园,成了网红景点。人们在池塘边流连,在栈桥上漫步,不时举起相机或手机,拍下自己或亲朋好友的“靓照”,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伊通河中还有一些岛屿,因为有水相隔,过去都是杂草丛生之地,人们只能远望。如今,这些岛屿与相近的岸边都有桥梁连接,岛屿也被开发成为各类主题公园,种上了人们喜欢的花草树木并设置了雕塑。人们漫步在河边或岛上的万紫千红之间,欣赏着散落于树木草丛中的雕塑作品,耳中充溢着从设置在草丛中的音箱里如泉水般涌出的轻音乐,无比舒适惬意,幸福感油然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四环伊通河大桥夜景,作者供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断地治理、改造和建设中,伊通河上下及两岸不断增加的桥梁、隧道、栈桥,不仅让“天堑变通途”,也让伊通河变得越来越可亲、可爱、可观、可喜了。

(本文原载2024年10月1日《长春日报》)

作者简介:

陈明杰,土生土长的长春人。退休前在伊通河西边住,退休后在伊通河东边住。上学前经常在伊通河边戏水,退休后经常在伊通河边遛弯儿。常在河边走,近来常写河——偶尔也写桥。网名“北湖月光”“北湖愚公”,编辑美篇持续六年多,累计阅读量突破300万。

【胡同长春】编发长春记忆图文,欢迎阅读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